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紅色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71年,陜西一老農意外撿到了4件布滿文字的青銅器,因為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干脆拿來當夜壺用。
誰知26年后,專家看到后眼睛發亮,直說,這是稀世國寶!
那么,老農撿到的究竟是什么?它又為什么被稱為稀世國寶?
老農意外發現四個銅罐
1971年,在陜西寶雞扶風縣段家鎮,突發暴雨。
那時候洪澇災害持續不斷,方圓百里的水幾乎都漫過了膝蓋。
等到大水過后,段家鎮到處都是淤泥,有些地方甚至連棺槨都被沖了出來。
為了排除水患,當地群眾組織起疏通隊,在寶雞嶺一帶開始了水道疏通工作。
而大同村的老劉,就是本次疏通隊的一員。
他和村民們一起,扛著鐵鍬來到寶雞嶺的河道,在那里負責采挖淤泥的任務。
中午時刻,村民們都累壞了,各自去乘涼的地方休息,老劉也打算喝口水休息一下。
誰曾想,剛準備拔出鐵鍬的時候,老劉突然被土里的一塊硬物卡住了。
他使勁搖了搖鐵鍬,發現根本拔不出來,于是老劉干脆力一甩,直接把那塊硬物連同泥巴一起帶了出來。
圖1
將東西弄出來以后,老劉發現這是一個銅罐,上面布滿文字。
正當老劉準備起身離去之際,他發現下面的坑里還有幾個銅罐,于是老劉一并將其給薅了出來。
在忙活了十幾分鐘以后,老劉一共撈出來4個銅罐。
為了防止被村民們發現,老劉暫時將這4個銅罐扔在附近的水溝里。
等到傍晚大家收工以后,老劉再將這些銅罐撈出來帶回家。
然而,回到家以后,老劉的妻子卻開始發脾氣了。
她看到老劉手里的四個銅罐以后,誤以為這些是夜壺,于是把老劉痛罵了一頓,說撿什么回來不好?非要撿幾個夜壺?
老劉一開始不以為然,但盯著銅罐看久了以后,也覺得這像夜壺。
于是老劉干脆將四個銅罐扔到院子里,然后就不管不顧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妻子每天出門看著這個夜壺,就覺得十分晦氣。
畢竟像這種東西,十有八九是從地底下的哪口棺材里沖出來的。
萬一沾染了一些不干不凈的東西,到時候咋整?于是妻子打算將這幾個銅罐給扔掉。
圖2
當天傍晚,妻子就把這四個銅罐裝到蛇皮袋里,然后背到附近的山上給扔了。
老劉晚上回到家,發現銅罐不見了,于是詢問妻子。
當得知銅罐被扔掉以后,老劉長嘆一聲,便不再說什么了。
然而,到了晚上,老劉突然做了一個夢。
夢里他看到四個銅罐散發著光芒,而且渾身纏繞著金絲,把老劉看得頭暈目眩。
第二天醒來后,老劉便詢問妻子,她把銅罐扔哪兒去了?
妻子見老劉一副不依不撓的樣子,于是便用手指了指后山。
隨后老劉趕緊拿著袋子跑到后山,又把這些銅罐給背了回來。
回到家后,老劉也不知道這些銅罐是做什么用的,于是只能先把它們當做夜壺來用。
至于這些銅罐真正的價值,老劉打算以后有機會再來研究。
就這樣,這四個銅罐在老劉家里躺了將近26年。
直到1997年,這些銅罐才終于擺脫充當夜壺的命運。
西周時期的祭祀用品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古玩市場的興起,無數鑒寶工作者紛紛下鄉,企圖在鄉林野墅之間尋找古時候的奇珍異寶。
圖3
老劉那時候也每天盯著報紙看,一旦發現有關古代文物的報道,他就把圖片給截下來,然后和自家的銅罐做對比。
終于有一天,老劉發現了一款跟自家銅罐類似的文物,據說這種文物可以賣到10萬元,直接把貧民出身的老劉嚇了一跳。
要知道,那時候老百姓的月平均收入也才幾百元,這些瓶瓶罐罐居然能賣到10萬。
如果老劉的銅罐真如同報紙上所說的那個價,那他這輩子都不用再工作了。
就這樣,抱著暴富的心思,老劉和兒子帶著其中一個銅罐前往了當地的周原博物館,想要看看這個銅罐究竟值多少錢?
接待老劉父子的,是我國著名考古學家羅西章。
說起羅西章教授,那絕對是陜西當地有名的文物勘測者。
像西漢時期的麻紙,西周時期的陽燧,都是由羅西章教授發掘出來的。
關于羅西章教授最大的一項考古成就,則是發掘出周代禮器“害夫簋”。
這個所謂的“簋”,其實就是一種青銅打造的大碗,在古代人們經常用簋來盛放谷物和肉類。
圖4
當然了,像這么高級的碗,普通人是用不起的,只有像王公大臣這樣的貴族才能用的起。
而且他們也不是經常用,只有在祭祀的時候,簋這種東西才能派得上用場。
屆時王公大臣們邀請大祭司過來主持,讓侍者在簋里面裝滿食物,然后大祭司往簋里面噴灑酒水。
當大祭司講完一系列禱告詞以后,祭祀工作就圓滿結束了。
根據西周時期的史料記載,這種祭祀活動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以及國泰民安。
可以說,簋作為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祭祀容器,其被賦予的意義已經遠超它本身的銅器價值。
言歸正傳,繼續回到周原博物館。
羅西章教授在接到老劉遞過來的銅罐以后,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個簋。
而且從年代上來分析,這個簋應該是周夷王時期的。
因為簋上面刻印著129個銘文,銘文就講述了當時祭祀大典上發生的事跡。
而那次祭祀大典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周夷王宰殺牛羊,用來冊封那些有功的大臣。
圖5
由于這些銘文里經常提到“宰獸”這兩個字,所以羅西章教授也將其命名為“宰獸簋”。
就這樣,一件距今2500年的歷史文物,在經歷了26年的夜壺生涯后,終于得以正名。
按照羅西章教授的說法,這個宰獸簋的歷史意義比較厚重,所以它可以被判定為國家一級國寶。
看到羅西章教授這么說以后,老劉驚喜的說不出話來。很快,羅西章教授便向老劉提出了收購宰獸簋的請求。
畢竟這么珍貴的文物,怎么也得放在博物館里供著,如果就這樣天天給人當夜壺來使,那還得了?
10萬賣給博物館
于是乎,羅西章教授讓老劉開個價。
老劉聽到羅西章教授這么說以后,心情很是激動,直接要價1萬元。
對于老劉的開價,羅西章教授并不感到意外。
只不過那時候博物館沒那么多采購經費,所以他便和老劉討價還價了起來。
最終,兩人在經過一陣商議之后,老劉決定以2000元的價格,將宰獸簋賣給博物館。
圖6
在此之后,羅西章教授又聽到老劉家里還有3個銅罐,霎時間又來了興趣。
他計劃三天后登門拜訪,打算將老劉家里的文物全部采購回去。
然而,三天后的銅罐,可就不是之前那個價了。
老劉在經過一陣深思熟慮以后,認為自己的價格賣低了。
畢竟這可是國家一級國寶,才賣2000元一個,多多少少有點吃虧,于是老劉便把剩余三個銅罐的價格加到了10萬。
面對老劉的獅子大開口,羅西章教授有點犯難了。
要知道,當時博物館批給羅西章教授一年的采購經費,也只有3萬元。
現在老劉直接要價10萬,那還怎么買?
就這樣,羅西章教授的第一次采購行動失敗了。
無奈之下,他只能回去繼續想辦法。
在此期間,也有當地富商聽說了這個事件,并打算開價5萬元,購買老劉手里剩余的銅罐。
面對富商的金錢誘惑,老劉絲毫沒有被打動,直接拒絕了富商的收購建議。
就這樣,老劉手里的三個銅罐,暫時被雪藏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99年,這一年,拿到更多經費的羅西章教授,再次登門拜訪。
圖7
他同意老劉的要求,愿意以10萬元的價格來收購這些銅罐。
只不過,這10萬塊錢是要分期三年付款的。
對于這樣的支付方式,老劉表示可以接受。
就這樣,老劉和羅西章教授兩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乍一看,這筆交易對老劉來講似乎很劃算。
然而,如果再對比后面同類文物在拍賣會上的價格,估計老劉會把腸子都悔青了。
比如在2021年的時候,在北京保利拍賣會上,一位賣家出手一個西周“青銅簋”,直接拍出了3358萬人民幣的高價。
此外,在紐約的蘇富比拍賣會上,另一位賣家出手一個商代“小子簋”,也是拍出了3530萬的高價。
由此可見,這種青銅器在市面上確實屬于奇珍異寶一類的文物。
如果把老劉手中的四個宰獸簋組裝起來,再疊加那次祭祀事件的話,說不定這四個宰獸簋能賣出1個億的高價。
圖8
可以說,老劉當年用10萬塊錢出手這些宰獸簋,確實是虧了。
當然了,甭管老劉賺也好,虧也好,這些文物終究還是得歸國家管理。
畢竟文物一旦流通到市面上,到時候再想追回就來不及了。
所以當年老劉將其交給羅西章教授收購,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只不過,如今老劉再來看宰獸簋價格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有一絲后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