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和死海之間,是史前的全球宗教重鎮,也是完整保留亞伯拉罕諸教信仰文明演進史的一個城市。耶路撒冷同時是亞伯拉罕諸教的圣地。亞伯拉罕諸教指世界主要的三個有共同源頭的一神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與東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如此稱呼,皆因這三個宗教均賦予圣經舊約中的亞伯拉罕(阿拉伯語譯作易卜拉欣)崇高的地位,且均發源于西亞沙漠地區,來源于閃米特人的原始宗教。
根據猶太人對圣經的注釋記載,猶太人的始祖是圣經中記載的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等人,他們大約生活在公元前2000年。雅各(阿拉伯語發音為葉爾孤白)是以撒的兒子、亞伯拉罕(阿拉伯發音為易卜拉欣)的孫子,后來改名叫以色列,意思是“和神搏斗的人”。
根據伊斯蘭傳統的說法,阿拉伯人的祖先是易斯馬儀(以實瑪利),而易斯馬儀則是易斯哈格(以撒)的同父異母兄弟,是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長子。因此,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是“兄弟”。
自公元前10世紀,所羅門王建成第一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遺跡西墻,仍是猶太教最神圣的所在。
基督徒也相當重視耶路撒冷,因為根據《圣經》記載,耶穌在這里受難、埋葬、復活、升天。
圣殿山
伊斯蘭教亦將耶路撒冷列為麥加、麥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紀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根據《古蘭經》的記載,在621年7月27日(回歷前1年7月17日)的夜晚,真主命令天仙哲伯勒依來帶著神獸布拉克來麥加迎接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遂在哲伯勒依來的陪伴下,瞬間即乘布拉克趕到了遠寺(相傳在耶路撒冷),并在圣殿山上建造2座清真寺——圓頂清真寺(建于690年)和阿克薩清真寺(建于710年),來紀念這一事件。
可以看出猶太教把耶路撒冷作為圣城要比伊斯蘭教把耶路撒冷作為圣地要早1500多年。
近幾個世紀,中東屬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奧斯曼土耳其雖然也信仰伊斯蘭教,但不屬于阿拉伯人,不能說這塊地方就是阿拉伯人的。一戰以后,奧斯曼土耳其崩潰,在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無數新興民族國家,包括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希臘,塞爾維亞等,現代埃及和現在所有的阿拉伯國家都是在此之后成立的,從合法性上來說,建立一個猶太民族國家,沒有任何問題。二戰希特勒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導致猶太復國主義高漲,大量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這片土地上,絕大部分猶太人是用錢向當地人購買土地的方式獲得,并沒有通過暴力搶掠的方式占領土地。猶太復國主義遭到當時英國殖民者的壓制,以色列建國初期的暴力行為,主要是針對英殖民統治的反抗,沒有針對阿拉伯平民。1946年聯合國通過巴以分治決議,決定在這片土地上成立兩個國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以色列第一時間同意并遵守了這個決議,阿拉伯人卻反對并不同意遵守該決議,反而要通過武力解決猶太人,消滅以色列,因而發動了第一次中東戰爭。通過幾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打敗了阿拉伯人,并反推到了原屬于阿拉伯的土地,這屬于戰爭勝利的軍事占領。阿拉伯人眼看軍事打不過才叫嚷著要回到1946年聯合國決議,恢復巴勒斯坦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