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去年是比亞迪年,那么今年就是理想年。自從試過不少國內新能源車后,發現理想能夠成功的點就在于對于用戶需求上的把控,并不是簡簡單單在“冰箱彩電大沙發”以及增程式方面的突擊。國人以大為美的需求下,理想用SUV車型+MPV內布局+新能源的三合一打造出的ONE在當時就算是一個“異類”。現階段各家再去追技術落后的增程式,只能滿足沒有固定車位的大多數消費群體。
汽車作為一個家庭選購的大難題,可以在諸多產品中脫穎而出,自然有他的道理。我自己試駕過L7和L9仔細的體驗下來,發現從上車開始后幸福指數確實高,但滿滿體驗下來后指數開始逐漸降低,究其原因:很多配置有,但絕對算不上好。
也正是如此,網上有了“不能帶家人去試駕理想”的理想梗。從駕駛員、機械黨、配置愛好者而言,增程式的理想確實達不到要求,也有了理想被噴的初衷。但新能源作為新賽道,消費者選擇的時候沒有過多的品牌羈絆,哪哪都有加上不張揚的外觀,成就了現在理想的銷量水準。
我當時試駕時魔毯2.0還沒上,從各個方面體驗的觀點已寫在上篇文章。對于大車必然開船的“點頭效應”,我不相信理想做不好,但就現在的體驗來看,光就這點駕駛弊端就直接讓我勸退了。或許有人會回懟“激烈駕駛是少數”,也正是佛系開車,家庭用車的終極理念成就了理想銷量的最直接因素的。
光從駕駛感受(阻尼、懸架等)而言,我自己體驗覺得ONE比L系列要更強一些。當然“升級”到四缸機這一項,就讓人對ONE沒了想法,畢竟科技產品買新不買舊。L7的后排和儲物空間是目前理想車型之最,看似789在擠牙膏,實際上對于不同家庭用戶的需求打磨,真得別小看這幾厘米的車長差異。屆時三十萬以內的L6來領之時,將會帶來新的一波新車剛需。
除了L6,就不得不聊聊理想的“跳樓款”MEGA。先說顏值,我覺得舊款Model 3、極氪001等街車都是屬于被強行顏值適應,到現在都沒覺得屬于好看的程度。那么MEGA既然要準備搶極氪009以及阿爾法的飯碗,我看從老樣子依舊會從空間、體驗、需求方面入手,顏值只要夠科幻就行,不用走什么豪華路線。最近從車媒體曝出的宣傳片“片場諜照”和李想本人之前的“跳樓言論”,屬實是將話題流量牢牢拉住,尤其是在友商們新車發布的時間點。如此優秀的產品經理+媒體人,李想的高調雖讓人略有不爽,但不得不佩服國內的確很難看出第二位同款。
MEGA的流線型造型雖怪(沒有看習慣),但還沒有達到無法適應的感覺。電動車低速看三電,高速看風阻,結合網絡上聯想圖的拖鉤玩法,只要法律法規運行,似乎能夠買得起50萬+的有錢人們覺得這樣的生活調性才能突出自己的個性吧。此時5.2米甚至5.4米,也都不是問題了。
接下來就期待一下已經開始降價的L系列如果去定價L6,以及MEGA的終端售價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