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東二環,板塊目前的二手房整體來說價格還是比較平穩,不過一直以來整個東二環的劃定都有歧義,很多外圍也說是東二環。
隨著樓市遇冷后,那些假東二的情況,目前來看也不算太妙。
二手案例
中聯東郡,項目2014年開盤,均價1.25W,項目采取圍合式布局,搭配較大的中央花園,不過項目存在一棟公租房。
近期項目成交一套:高層精裝,101平,單價2.1W,總價216W。
對比歷史來看,7個月前成交一套同樣高層精裝2.48W,跌了3.5K。
對比2021年,項目成交2.83W,下跌7K,2年跌幅25%。
分析:對于項目而言,地處化工路以北,按最早期規劃,屬于東二環的劃片,按目前的定位來看,屬于東三環。
項目北側省兒童醫院,距離地鐵四號線直線1公里,東側鐵路和東三環,在外圍被鼓山隔斷。
可以說這個區位,除了蹭東二環的名之外,周邊的配套也基本是忽略不計。
借鑒以前個人的分析,這里就是稍微強一點的淮安。
長遠來看,受困周邊山體,這里的配套都已經定型,未來預期也看不到太多。
前幾年,東二環異常火熱,也帶動了前橫路以東的價格。
樓盤右側的城投鶴鸞郡,配建70%安商房,2020年開盤折后均價達到2.6W。
很明顯對比之下,中聯東郡,當時精裝二手2.7W-2.8W,接受度也尚可。
除此之外,這里還有一個更有力的代表,即龍湖觀宸。
聊到龍湖,就會聯想到綠城,兩個房企入榕拿下五四北泉頭的高價地,賣成現房,成為網友茶余飯后的談資。
兩家房企后來在福州接連拿地,當它們一起來到“東二環”后,如今回首會發現,它們在東二環同樣被坑。
拿地情況
2018年初,五四北泉頭的土拍供應,兩家房企入場拿地:
龍湖云峰原著:宗地2017-56號,成交樓面價20507元/平,溢價率33.7%
綠城柳岸曉風:宗地2017-55號,成交樓面價19242元/㎡,溢價率20%
2年后的東區,兩家房企入場拿地:
2020年6月:綠城以限價31.88億+競公租房900㎡拿下宗地2020-25號,成交樓面價25135元/㎡。
2021年5月:龍湖以限價6.44億+競公租房900㎡拿下宗地2021-13號,成交樓面地價16678元/㎡,地塊需配建1萬平的自持社會租賃住房。
以公租房4K樓面價,實際可售樓面價21664元/㎡,地塊還有9000平商業,實際樓面價更高。
分析:2018年2W左右的樓面價拿下泉頭這個邊緣地帶,放在整個周期來看,那一場也是土拍的轉折點。
幾個月后的土拍,公園左岸樓面價2.17W,觀湖郡樓面價2.3W,福州源樓面價2.06W等。
很明顯,那一場進場的房企,基本都被套牢,除了這兩家外,還有同時期的廈門住宅的水晶榕著。
雖然在泉頭吃了虧,不過在東區的拿地,兩家基本又趕上了新一輪高峰期。
2年后入場東區,都以限價+競配拿地,其中綠城以2.5W樓面價拿下五里亭純商,與當年的保利天2、建發養云,2.8W樓面價,差價3K。
時隔一年,龍湖入場東區,那一場算是整個東區土拍的巔峰之作。
當天,除了龍湖以2W+樓面價拿下這個靠近三環的配建公租房地塊外,建發同樣加碼。
限價+競8700平公租房拿下靠近三環的君蘭和鳴,成交樓面價24221元/㎡,扣除公租房,實際樓面價2.65W左右。
隨后東區土拍也開始遇冷,樓面價持續下調。
此時回顧兩家房企,目前都不再福州拿地,除了福州市場低迷外,自身的拿地周期,基本都在相對的高峰期,拿地的過程也不算理性。
樓盤去化
相比于泉頭兩個樓盤,都賣成現房,持續降價,可以用高峰期拿地,遠郊樓市低迷等理由解釋。
在東區的兩個樓盤,相比來說更多原因還是在房企自身。
綠城的桂語映月,在改善還算熱銷的背景下,開盤搞出加價,均價4W+的售價,做到一定去化。
后來樓市遇冷,房企變動過慢,導致庫存加劇,隔壁的廟宇,成了滯銷的典型負面。
隨后其變降價,奈何周邊剛改純商供應,項目的競爭力也在持續下滑。
目前晚開盤的和樾風華、天琴湖等,在同樣的去化時間周期里面,去化都遠強于該盤。
項目近期3個月0網簽后,終于啟動,本月網簽36套,平均后月均9套左右。
用這個項目對比,在五四北的滯銷盤柳岸曉風,簡單統計的網簽圖如下,可以發現這個東區盤還賣不過泉頭。
作為對比,龍湖在福州的操盤表現,相對還是比較亮眼。
頂著爭議,拿下殯儀館隔壁的九里晴川,賣到接近清盤的表現,直接吊打周邊的水晶榕著。
除此之外,房企的安商房龍湖天序,高峰期售價3W+,三江口的景粼天著等,去化都是周邊的佼佼者。
要是說房企在福州去化率表現最差的項目,可能是位于東三環的改善盤,龍湖觀宸。
作為袖珍盤,給出復式贈送的改善,上市同樣做出額外捆綁車位。
車位并非單純捆綁,因為這個項目的車位,一個備案均價50W。
也是因為這樣的情況導致,這個改善盤,實際售價達到3.5W左右。
對于只有117套的項目而言,項目在2021年底上市,當時樓市已經遇冷,不過項目拿地價過高,所以也就順應主流,搞出額外溢價。
最終結局是體量很小,賣得也很艱難,2年時間,還有35套庫存。
近一年時間,月均2套左右,上個月放出所謂的特價,終于做到8套的網簽。
從價格表現來看:
去年6月,5F-148平,496W送車位,實際備案445W,相當于捆綁50W車位一個,美其名贈送。
今年6月,2#-303,148平-435W,實際備案444W,優惠9W。
今年9月,2#-302,148平-385W,實際備案444W,優惠59W。
綜上,3個月時間,沒有差異的房源,直接降價50W。
如果放到去年上半年,還要加車位,即便低樓層可能有一點點優惠,按那個區位計算,車位實際最多15W。
相當于對比去年,降價80W左右。
這就是東三環改善盤,在一年時間的價格變化,一不注意,幾十萬就跌沒了。
盤點總結
從東二環外圍部分項目的表現可以發現,即便沒有配套加持,發展空間也很有限,但是在樓市火熱期,依然被炒到安商房2.6W,土拍樓面價2.1W,改善盤賣到3.5W的表現。
一旦熱度過去,這些炒作的外圍,跌起來的力度并不比郊區小多少。
龍湖觀宸,一年時間就跌了80W,跌幅20%,中聯東郡,兩年時間跌了7K/平,跌幅25%。
當聊起房企被割韭菜,很容易聯想泉頭、三江口等外圍,實際上東二環外圍前2年拿地的房企。
基本都被收割了一波,簡單羅列:龍湖觀宸、君蘭和鳴、保利云上、君樾府、首開香悅。
這些項目,扣除配建后,實際樓面價都在2.1W以上,部分高達2.7W。
目前售價基本都在3W以下,很明顯前兩年拿地的都被收割,無非看誰止損快。
綜上,研究板塊一定要看清楚配套分布,發展預期等,非板塊核心,只會空有其名而已,如果過高進場,及易虧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