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舒說事(225)
建議每周休1.5天結余的時間留著增加長假
每年春節、五一、國慶三個長假對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對拉動消費、促進文旅產業發展和增加就業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問題在于長假的供應量太少,導致食住行玩等各類資源捉襟見肘,甚至不堪重負。所以,現在關鍵是如何釋放時間紅利,通過合理的節假日安排與重組,來釋放假日經濟的巨大潛力。長假必堵也說明假日經濟的潛力還沒有得到發揮。
多年長假的實踐已經證明:集中放假帶來的舉家出行、親朋好友結伴旅游是假日經濟最好的增長點,這是推廣休假制度所無法替代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
為此我們建議:
1、每周休息日改為1.5天,結余的假期作為月末月初或是其他節假日一起集中放假。比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元旦,原來是連休3天,現在改為連休5-7天,春節、五一、國慶改為連休7-10天,或者是在部分月份的月初、月中、月末選擇性的再增加一個4-5天長假。每周休1.5天就是每周連續工作5.5天,一般不會對身體產生太多影響,大多數人也可以接受,但是由此帶來更多的長假卻對經濟和消費能夠產生明顯的促進作用。
2、每周休1.5天有三種安排。第一種是連續工作5.5天,就是回到以前的周六休半天周日休全天模式(也可以是單周休一天雙周休兩天)。每周結余0.5天。第二種是周一到周四每天工作9個小時,周五8個小時,周末仍然是雙休模式。每周結余0.5天。第三種是周一到周四每天工作9個小時,周五8個小時,周六4個小時。每周結余1天。結余的假日用于產生新的長假和延長原來的長假。
3、放假應該按照錯時錯地的錯峰模式,根據各個地方人口與消費水平實行合理的時間錯峰與地域錯峰放假。比如:上旬是華東與西南,中旬是華南與東北,下旬是華北、華中與西北。通過削峰填谷,盡量減輕景區、交通、住宿、餐飲等資源的壓力,同時也讓排隊與擁堵現象盡可能減少,讓游客有一個滿意和舒適的旅游或度假。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探親訪友也屬于假日經濟的一部分。只有增加長假的供應量,才能增加探親訪友和親朋好友聚會的機會。
4、放假要針對旅游淡季而有的放矢。削峰填谷就是要把增加的長假集中投放到春秋兩個旅游淡季,比如增加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的假期時間,在雙十一期間再增加一個長假,真正做到全年不同時期長假均勻分配,減少擁堵情況。
5、工會、共青團、婦聯要在長假組織各類線下活動,讓年輕人有更多相互接觸的機會,進而為戀愛難、結婚率下降、少子化、單身族等社會問題排憂解難。單位休假一般都是自己選擇熟人聚會或出門旅游,接觸不同類型的人概率相對較小,長假是很好的交友機會,工青婦應該良性競爭、有所作為,網絡時代為社會排憂解難才是真正的把錢花在刀刃上!
2023-10-2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