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一種典型的手工藝陶器,是中國陶瓷藝苑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數百年的薪火相傳中,紫砂壺藝“冠絕一世,獨步千秋”,成為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無與倫比的陶中瑰寶。山東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自古以來便對文化藝術產業情有獨鐘。青島作為山東的一部分,“山壯海闊濡人文”,在壯闊的自然環境以及深厚的儒家文化熏染下,青島人對工藝美術等高端文化藝術收藏品更是具有天然的傾慕與向往之情。
青島市收藏家協會紫砂專業委員會吳玉堂會長說起紫砂壺,不禁侃侃而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了得到自己喜歡的寶貝,吳玉堂只身從青島前往宜興“尋寶”,不辭辛勞,樂在其中。幾十年里,他在父親的影響下,憑著一股癡迷的勁頭,至今搜藏了數千把不同品質的紫砂壺藏品。每每觀賞著自己搜尋的既可實用又能賞玩的紫砂器物,吳玉堂都喜不自禁。他認為,這些藏品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是老祖宗留下的集觀賞、實用、把玩于一體的藝術品,相信未來紫砂藝術必將超越其他,成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藝術的載體。
青島市收藏家協會紫砂專業委員會下設的玉堂紫砂藝術館內,收藏展示有明清至近現代一大批紫砂工藝大師親手制作的孤品紫砂壺,從制壺大師歐正春、陳鳴遠、陳曼生到紫砂七老以及近現代高級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每一把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在中式格調,淡雅古典的紫檀木展架與雕工完美的古家具的襯托下,散發出無窮的文化魅力……形態各異,氣韻動人,全部難得一見。
在日常的展出中,人們不僅能夠在這里領略到中國傳統紫砂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歷史發展與時代變遷的角度感受和尊重紫砂器的文化價值。
這些珍貴的紫砂壺藏品經過歲月的沉淀和歷史的變遷,兜兜轉轉,最終走入青島市收藏家協會紫砂專業委員會會長吳玉堂的手中,作為有著厚重的文化內涵與靈性的老物件,它們選擇誰來作為它的主人,誰來擔負傳承重任,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緣分使然。
紫砂藝術是由有文化的藝人和爰紫砂的文人共同創造的,紫砂壺的文化味、書卷氣,源遠流長,已成為紫砂的優良傳統和鮮明特色。一塊紫泥,在點石成金的巧思里,承繼著文人風雅,流轉著世代交替,同時也將人類的才情融捏把握于寸土之間。紫砂壺集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包含了人們對自我、對自然、對人生以及對世界的思索和感悟。
“壺中日月天”,紫砂壺雖小,但從壺中道出了從古至今的榮辱興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紫砂壺不斷拾得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并融入自身,將傳統文化不斷傳承。我們賞壺品壺的同時,也是在觀賞與回顧歷史。
在現代化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老手藝漸行漸遠,紫砂壺獨特的原料、成型工藝與文化展示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最美載體,紫砂文化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藝術瑰寶。古往今來,中國傳統文化也在小小的紫砂壺中不斷傳承……
(編輯:董盈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