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原因,現在的千元內耳機市場競爭極端激烈,各種卷的不行的表述,以及眼花繚亂的新鮮名詞,究其根本,似乎配置都是大差不差,甚至配件都是別無二致,聲音聽上去更是走向相當相似,時不時我總會有種被不同廠牌的同款產品包圍的錯覺。當然值得肯定的是,相比前幾年而言,整體這個價位段的新品,性價比確實是有提高,或者用流行的說法是確實在卷了,但有趣的東西卻也是越來越少。
好在總有那么幾個廠家能源源不斷提供有意思的產品,區別于其他,把你從千篇一律中拉回來,重新燃起你對音頻發燒折騰把玩的興趣,水月雨就是這樣的廠牌。無論圍繞它周遭有多少爭議,好與壞的主觀評價,可以說各花入各眼,但客觀上的與眾不同總是無需爭論的。尤其在被夢想碟機驚喜過后,我沒想到一條券后499元的耳機也能給我帶來新鮮感,所以今天想說說水月雨這款新發布的Aria2,作為升級款,也是500檔價位這片紅海的新品,是如何讓我覺得與眾不同的。
慣例開箱環節,包裝個頭感覺比初代要大些,采用類似Alice的設計,老婆彩繪的封套,上下嵌套的內盒,打開后本體固定收納其中,牢靠安穩。初看外觀,類似星野2的造型設計,銀色搭配波點紋樣,招牌金色固定螺絲,串連合金熔鑄成型的CNC精雕腔體外殼,相比普通膠合固定方式,穩定性更靠譜些。
腔體背面的氣孔,相比常見的直接開孔方式,可以避免佩戴過于貼合導致的堵塞不暢,當然后期也可更換配件調整氣孔口徑,以實現調音玩法。導管部分也是黃銅CNC精加工鍍真金,以確保盡可能多的對聲學表現產生正向增益??筛鼡Q的設計,不論是后期維修還是開發不同阻尼系數濾網的導管進行調音都是很方便的,這點相比同價位膠粘金屬濾網配塑料導管的常見配置,用料區別還是蠻大的。
當然看到這里也就只是配置良心,做工精良,最多也是讓我覺得是一只不錯的耳塞,也還不至于讓我產生新鮮感,或者說當玩具想把玩折騰的樂子屬性。直到打開更新換代的配件皮盒,嗯,這個皮盒我挺中意,比之前的收納包更討我喜歡。正事是這條耳機線,讓我覺得這款產品相當有意思,0.78雙針的插頭,Litz結構銅和銅鍍銀混編的耳機線,低干擾高效傳導,柔軟防纏繞,聽診器效應弱,外觀顏值也在線,最重要的是插頭可換,連接結構做工很精細,旋開固定環,可拔插更換插頭,配件給了3.5mm和 4.4mm兩種常用規格的插頭,更換起來非常方便,這點我還是蠻喜歡的,畢竟剛流行可換插頭耳機線的時候,這樣一條耳機線的售價也不止500元了,單這條線拿來接駁別的耳機也足夠折騰一陣,所以我是覺得這條線算是除了腔體振膜各方面升級之外,增加產品力的強力砝碼之一。
既然說到腔體振膜的升級,自然要聊聊耳機本身的核心配置,從初代的液晶振膜更換為自家研發的TiN陶瓷鍍層球頂復合振膜,官稱是通過兩種工藝復合三種材料制成,有別于傳統金屬鍍層振膜單元,聲音特性方面更有優勢,具體指平坦高頻響應,更低失真,更好高音延展,減少毛刺粗糙,表現更為細膩順滑。
搭配自家專利結構的內外復合磁路及復合獨立黃銅腔體設計,在保證結象準確及失真可控的前提下,盡可能的依靠長沖程磁路設計實現更好的動態響應,同時也大大增加了耳機可深挖的潛力,引用官方的說法就是“前端給多強,就能呈現多強”,所以給搭配可換插頭耳機線的用途也是自然不言而喻,從設計層面就為可玩性留了很多空間,供你去搭配不同前端去折騰,不拘泥于手機小尾巴的配置。
在這個價位,不滿足只做一條插手機戴上就聽的耳塞,而是可以不斷嘗試折騰把玩的玩具,這是我認為的新鮮感構成部分。同時我覺得可玩性多樣,某種程度上也是耐用的組成部分,畢竟一成不變和千篇一律一樣容易讓人倦,而在保證基礎使用簡單方便的前提下,仍然可以深度探索不同玩法的產品,才是我的心頭好。
說了那么多,作為耳機還是要落到聲音上來討論,豐富的折騰玩法空間,起點總是接駁手機,最簡單通用或使用頻次最高的搭配方式,效果務必得過關,否則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能說是錦上添花,甚至難免要淪為不務正業,好在水月雨對聲音的把握還是一如既往的令人放心。接手機開聲給我第一印象是低頻沒有想象中的少量,但也算不上轟頭,只是相比以往水月雨的風格,在低頻的細節表現,如極低頻、殘響以及氛圍感刻畫方面,有使用更多筆墨,但溫度冷暖方面還是一如既往的克制,沒有大俗或大雅的走極端,仍以自然為主,沒走低頻氛圍加暖音染的情感堆積玩法,雖然不會一耳朵用音染討好你,但細聽就能感受到充足下盤信息量帶來的氛圍包裹,從而讓你沉醉其中。這部分最好的體現就是聆聽一些七八十年代日本流行樂,那種偏Fussion Jazz、Boogie風格的音樂,打擊樂和貝斯部分格外動人。尤其貝斯,好聽的貝斯我覺得跟音染關系不大,畢竟對其本身音色的還原,我覺得更多是考驗耳機的低頻質感和極低頻細節表現力,Aria2這方面做得我覺得相當出彩,結合最近各種年輕的Citypop愛好者群體越發壯大,這樣的低頻表現能力還是相當契合當下流行音樂風格的,起碼我是聽得很爽。彈性張力活潑的Bassline,瞬態收放速度恰到好處,毫不拖拉,低頻量感豐沛但不至臃腫,其他部分如管樂的飽滿圓潤,合成器的古靈精怪,鈴圈的晶瑩清脆,都能很好真實自然解析表現出來,例如菊池桃子的《Adventure》,前奏相當迷人。
人聲部分密度結實,聲線流暢這些都是基本操作,男聲的厚度表現不錯,動圈的優勢能做出來,沒有過于嚴肅,女聲的音色甜美,不緊、不細、更不會為了所謂毒性在中上部分堆能量讓人感覺刺激不耐聽,而且沒有用音染冷暖去討好耳朵取悅聽眾的優勢也在此體現出來,比如聆聽我最近比較上頭的菊池桃子的歌曲時,如果你選擇用音染暖風來做情感增益,那絕會喪失momoko的招牌少女聲,秒變大媽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在調音方面,任何操作都是亦正亦邪,維持自然真實看似是比較開擺的不做功,但其實以雜食和兼容更多音樂風格為前提考慮,反而是相對正確且難做的,這也是我說Aria2讓我驚喜的地方,并不像同價位專注某個風格走專而窄的路子,而是賣著500的價格操著5000的心。如同前文我說的可玩性一樣,盡可能讓你500元體驗更多玩法,聆聽更多風格,所以真實自然的調音是我覺得耐聽且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明智之選。樂器方面,室內樂協奏曲之類不成問題,音色準確,細節清楚,大編制交響可以換到4.4mm體驗更好效果,搭配自家曉pro小尾巴,效果相當不錯,而且價格也不貴,交響樂各部定位清楚,齊奏動態起伏效果也非常震撼,小提琴的群感能很好表現出來,而且平衡輸出后整體的三頻能量分布也更為均衡,低頻量感有所收斂,整體聲場開闊些,上盤的延伸和亮度更容易被察覺,通透自然寬松耐聽,在這個價位來看性價比很高。
總的來看,我覺得Aria2作為升級改款,絕不是換殼了事的糊弄作品,而是從客觀到主觀全面的一次升級,也是結合了最為時興自家旗艦級技術下放的性價比之選,正如官稱的“中堅卷王”描述一般,不虛不糊弄。簡而言之就是一款“可聽、可玩、耐聽、耐玩”的與眾不同的500檔實力新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