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286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好友聚會。公認最瀟灑時髦的A都在吐槽40后50后父母吵架,夾在中間左右不是做出氣筒。一地雞毛的話題和她身上的普拉達實在不搭。一聊才知道大家都有苦水可以倒。
“之前我還為主持公道跟所謂過錯方大吵,結果一轉身兩人又和好了。” “聽到他們吵架頭都炸了!每次都在重復同樣的雞毛蒜皮…”
如果我遇到這種情形,只會像個chatgpt般回復:如果兩個人在一個空間里不舒服了,就分開冷靜一下。暫時分開也可以,永遠分開也可以。可以承擔后果就可以。
冰冷的外殼是一層堅固的保護膜。
守護自己的能量,才能利人利己。
我們這些小孩都已成年。雖焦頭爛額但不會存在被逼瘋的問題。難以想象小朋友如果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會何等的分裂和崩潰。
我問妹妹,如果在美國,你喜歡住邱阿姨那邊還是徐阿姨那邊?
她果斷選徐阿姨。
“因為她會像養小狗一樣,想起我的時候給我扔兩根香腸,或者帶我出去溜一圈。如果邱阿姨她會更像個媽媽。我不需要第二個媽媽了。”
聽得笑死。
我們家像野草一樣恣意生長的娃們,習慣了自由。
我無所謂你們長成啥精致名貴的盆景。每一株野草都有它獨有的生命。??????
徐阿姨表揚我沒有過度關注娃。 我說過猶不及。過度了必然損人不利己。
有時候,不被過度關注是一個允許了的自由。
過度關注往往包含了一種期待、一種要求,甚至控制。
要知道我同學那么老了還被父母操控,往家里送各種50年代審美的被套床單,美其名曰“以后死了你們看到這些就能想起我”。這綁架簡直了。 理所當然的認為親生的最容易控制,實現自我權力最便捷。
不是因為你生了我,你就可以對我為所欲為,在我的地盤上拉屎撒尿啊。 先看到自己的懦弱空洞虛榮,再來插手別人的世界。
大部分父母的眼界格局,也根本沒資格給孩子做什么未來規劃。不焦慮不搞精神虐待已經萬福金安了。????
聽心理醫生講花季少年抑郁的真實案例,驚恐難受之余,覺得他們的父母應該先去跳樓。
“怎么生了你這么個沒用的東西!”(你自己是個什么東西?)
“我們兩個都是博士你讀不好就是丟全家的臉…”(全家的臉有多少人認識真想多了)
不由分說的打罵,家暴不僅限于男女。真正的愛難道不是全方位的接納接受對方本來的樣子么。最可怕的還有老了之后還把責任都怪到下一代成年人身上的:“我賭博是因為你不生娃,你只要生娃我就戒賭!”寄生蟲心態,也是另一種PUA。
我不夠完美的人生,你替我完成。
我走出家門的面子,你替我來撐。
某個角度來說孩子確實是父母最好的作品。但成年后的版權不在父母手里。每個人最好的作品是自己的人生。更何況很多所謂作品的誕生和半夜不小心畫個地圖差不多。
當我們到了既是父母,又是孩子的年紀,瞻前顧后,仿佛同時看到了以前和未來。
怕不怕?
看清楚自己。哪怕老眼昏花了也去努力看清楚自己。
每個人只能對自己負責。每個人都先管好自己。
11月17日周五晚19:30,學院運動風Champion kids秋冬款上新!1919年成立、在美國家喻戶曉的Champion,創造了世界上第一件連帽衫,世界上第一條尼龍網眼運動短褲……鞋帽部分碼成人也能穿!最低直播價僅為成人同款的三分之一??
怕錯過直播或沒時間看直播的各位,長按二維碼入群直接同步下單??
馬晴
前申報時尚總監 娛樂副總監
滬上資深媒體人。十余年來致力于把明星打回人形,用報道伴隨明星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