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微軟打算把OpenAI的770名員工全部挖走,給每人1000萬美元簽約獎”只是外人的突發奇想,是搞笑的建議,是調侃,是玩笑,并不是真實情況。有媒體誤報之后更正了,但三人成虎、以訛傳訛的力量要強大得多。
昨天早上看到朋友轉發這條“消息”,我也吃了一驚:
770人,無差別地給每人1000萬美元,確實瘋狂。
科學嗎?合理嗎?可能嗎?微軟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嗎?
評論區里,藏著作者的解釋:這是惡搞。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解釋,不是所有人都有質疑精神,不是所有媒體能認真查證。
福布斯中國的助陣,讓這條“消息”越發像真的:
接下來,即使是著名新銳財經媒體,如果只對引述的消息來源負責,而不去思考這消息有多么荒謬,那么,踩坑也是遲早的。
比如這次的財聯社:
有的自媒體去外網查了,然后宣布:英文報道真是這樣寫的。
我只能說,這叫功虧一簣:
到底是怎么回事?
這么大的“新聞”,我也去外網找了一大圈,并沒有這種言之鑿鑿的報道。難道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
終于,我發現,社交平臺上有少量討論,但來源不詳。
再找,唯一的“消息來源”浮出了水面。那是X平臺(以前叫“推特”)上的一條帖子。
“雇傭OpenAI員工來摧毀OpenAI并在微軟組建高級人工智能團隊,符合微軟的利益,這是一個瘋狂的設想:……”
讀懂這里的幽默了嗎?這明明就是帖主自己的設想啊!后面的內容,屬實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微軟有這個計劃。
昨天早上6點多,這個帖子發布不到6小時,勤奮的東北博主就把核心內容搬運過來,然后刷屏了。天亮早,就是好。
只不過,沒把開頭翻譯完整,而且把scenario(設想)簡單地翻譯成了有歧義的“場景”,而最后一句是自己加的。
發原帖的Jeremiah Owyang是來自Blitzscaling Ventures公司的風險投資人。難怪玩笑也開得蠻專業的!
我猜,他的靈感可能來自硅谷權威媒體The Information前不久的一篇報道:OpenAI想從谷歌挖走一些“頂尖”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給每人500萬至1000萬美元。為了籌集這筆錢,OpenAI正在想辦法把現有的一些員工股票賣給外部投資者。
當然,這是OpenAI內亂前制定的如意算盤。風云突變之后,能不能順利找到接盤俠,就難說了。
有一點要注意,這個挖墻腳的計劃,只是針對“頂尖”人才,而且金額有個范圍。
現在,Jeremiah Owyang給微軟出餿主意,770人全要了,而且一律給1000萬美元。看熱鬧不嫌事大,反正不用他出錢。
一家媒體在關于OpenAI風波的最新報道里提出:“一種可能性較小的情況是,假設微軟之類的大公司大規模雇傭所有可用的OpenAI員工。”然后鏈接了Jeremiah Owyang的帖子,展示民間智慧。
但是,這里討論都是“假設”,都是“可能性”而已啊。某些中文媒體是不是看了這篇,把腦洞當成事實了?
再看福布斯中國的賬號,昨天已經把“有關OpenAI的最新消息”修改成了“有投資人為微軟提供的的最新建議”。雖然這意思像是正兒八經的建議,而且多了個“的”字,但畢竟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評論區也置頂了小心翼翼的質疑、誠懇的致歉:
今天早上,這篇文章的搜索結果還沒刷新:
到中午,搜索結果顯示的正文已經是新的了:
可惜,星星之火沒有燎原。隨便一搜,占上風的仍然是假消息。
自媒體的評論區,倒也有人質疑,忠粉卻認為“毋庸置疑”:
正規媒體發的短視頻下面,有拍案叫絕的,有理性分析的,有澄清真相的,也有無處不在的大棋論:
反正,刪稿是不可能刪稿的。“流量即正義”的年代,對真相的追尋是奢侈的。
但是,朋友,你如果也在意真假,就請把本文分享出去吧。不僅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的實情,更重要的是,可以為提升大眾的認知水平、媒介素養盡一點力。
任何時候,求真都是一種可貴的品質。與君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