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潔凝
香港將于2023年12月10日舉行區議會選舉,今年的選民登記人數約有四百多萬人,44個區議會地方選區登記選民,將會選出88名區議員。選舉與香港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在區議會選舉中,議員的表現直接影響社區發展及民生。因此,市民首先要明白投票的意義,政府才能促使更多的市民去投票。筆者希望列舉十個理由,以讓市民大眾去理解,投票這個動作的深層次意義。我要投票的第一個理由是:“每一張選票背后所代表的,是每一位市民的聲音。”我作為一位普通市民,中央和香港政府愿意讓香港市民繼續有投票的權利,即是重視小市民的聲音,我沒有理由自己放棄這個發聲的機會,因此,我必須要投票。
我要投票的第二個理由是:“選出合適的代表,就能為公眾爭取最大的利益。”如何才能選出合適的代表呢?關鍵在于選民有沒有去關心自己所住的社區,而候選人所提的政綱,是否能配合社區的真正需要。如果大家發現,一些候選人的政綱過于空泛,又或爭取一些已經在社區落實的巴士路線,明顯地這位候選人并不熟悉當區情況,即使該候選人屬于某一大政黨,選民亦不應因其政黨背景而投票給言而無物的候選人。我要投票的第三個理由是:“選舉是個人對社會及國家的一份承擔。”我只是一名小市民,但我很清楚要對自己、家人、社會和國家負責。坊間有意見認為,候選人的背景都千篇一律,沒有一個適合自己,所以就不投票,這樣是大錯特錯。
候選人的背景,并不應影響到小市民承擔社會責任的義務。不同的候選人總是有分別的,小市民要做的事,便是尋找當中的不同之處,選出最合心意的代表。我要投票的第四個理由是:“信守承諾的重要性。”我登記了成為選民,就是承諾會盡公民義務去投票,這是每個人對社會的承諾,我不會因為其他不重要的因素,去違反我作為社會一員應有之義務。我要投票的第五個理由是:“選舉制度完善了,有市民的參與,社會才會變得更好。”一個好的政治制度,是應該可以令政策的制訂,由民間開展打通社會輿論,令不同的持份者都能獲益。我去投票,即代表我都是持份者的一員,區議員在被政府咨詢時亦會參考市民的意見,社會才會變得符合市民所想,變得更好。
我要投票的第六個理由是:“現在的選舉制度,能透過關鍵少數票來做博弈。”坊間有意見指選舉只是甜橙斗金山橙或血橙。其實,不論是那款橙,對身體都是有益無害,政府就是想知市民覺得那款橙才適合香港。有政黨過去所賣都是“爛橙”,你的關鍵一票,足以把“爛橙”丟棄,因此變得非常重要。我要投票的第七個理由是:“這次選舉體現真正理性民主的操作。”選舉論壇摒棄了過去激烈的辯論和互相抹黑,港人更能體驗民主制度的實際運作,理性論政才是正道。我要投票的第八個理由是:“配合國家主席“選賢與能”的方針。”港人對民主的概念,傾向于與‘善’和‘道德’掛鉤,我相信候選人的政綱中,總能體現他們的價值觀,相信無才亦無德的人,是不能成為區議員的。
我要投票的第九個理由是:“選舉是市民意愿的一種正式表達方式。”市民在投票決策過程中,意愿會集合并轉化為一種集體決策,用來決定誰可以管治,我沒有理由放棄這種正式表達意見的渠道。最后,第十個要去投票的理由是:“我愛香港,我愛自己居住的社區。”“愛”是要用行動來表達的,絕對不是口講說“愛”,卻毫無實質行動。過去有很多政客泛泛空談,當被拆穿后便舉家移民外國,對香港毫無承擔。今天,若要證明自己是愛國愛港的人,就要身體力行去投票。大家請謹記,12月10日要帶同身份證,到所屬地區投票站,投票選出心儀的候選人!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