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史大郎&大貓研究所
前幾天,中國造船廠下班的視頻在海外瘋狂傳播,老外都沒見識過這么多騎電動車的人啊,但這個視頻韓國人看了心情很復雜。為啥呢?
因為過去很多年,韓國造船業都是世界老大,世界前10大船廠占了7個,一度占到全世界份額的70%,是他們的國家名片,中國前兩年追的很猛,兩家競爭激烈,但是今年,這還沒到年底呢,韓國造船業快被中國打爆了,一點機會沒給留。
從一月開始,韓國造船的數據就開始崩潰,3月末中國一度占據了全世界80%的份額,到了后來有訂單都不接了,因為根本造不過來,所以三季度開始,很多訂單去了韓國,到9月底,中國拿下全世界68%的份額,比韓國26%多得多,遙遙領先。
即便是在韓國實力最強的高附加值船上,中國份額的增速也讓韓國人始料不及。
高附加值船代表就是LNG船,就是運天然氣的船。
2021年的時候,韓國造船企業拿到的LNG訂單量占了89.3%,中國排第二,但份額只是韓國的零頭,今年,我們拿下了30%的份額,追的很快。
為什么一年時間就發生這么大變化呢?按說制造業不該這么波動啊。
是中國人有了更先進的技術嗎?有這方面原因。
比如LNG船,為了運輸天然氣,需要把它液化,這個溫度要達到-162℃。普通金屬遇到這么低的溫度,要么會被凍得變“脆”,要么就會因為熱脹冷縮開裂,很不安全。
所以LNG運輸船最貴的就是“液艙圍護系統”,是關鍵難點,只能用殷瓦鋼焊接制作。
殷瓦鋼以前只有法國的GTT公司能夠生產,售價是普通船板的20倍,任何國家想造LNG船,必須從他那買原材料,同時也得用他們的技術,要是拿不到GTT的公司認證,保險都沒人敢給你上。
韓國每生產一艘LNG,就要給這家公司1000萬美元左右的專利費。
我們也繞不開,但我們一直在做國產化,而且經過2015年和2017年兩輪認證,GTT公司在2017年把認證證書頒發給了寶鋼,由此,中國企業成了全世界第二家殷瓦鋼的供應商。
這就能省很多錢。
但是呢,韓國船廠的效率有優勢,所以總體看,中韓兩國的造船成本基本差不多。
那為什么訂單突然都跑中國了呢?
原因是加息。
要知道啊,一艘大船動不動就是上億美金,非常貴。
船主也不會一開始就把所有的造船費用都給你,他們會支付一部分的定金,然后造船廠會拿著訂單去銀行貸款,他們用借來的錢把船造出來,等船舶下水交付了,造船公司會收到貨款,他們再去把銀行的貸款還掉,剩下的就是利潤。
簡單說就這么個流程。
后來美國不是在瘋狂加息嘛,韓國也跟進加息,現在韓國利率是兩年前的三倍。
但中國的政策是什么呢?降息,現在利率水平比兩年前降了50%。
結果就是目前中國銀行的貸款利率比韓國低了50%,這個影響非常大。
以前美元利息低的時候,我們的造船廠都跑出去出去借美元,現在呢,都去借人民幣,但韓國造船廠還得去借美元,人民幣他借不著啊,于是這個利息差的區別就出來了。
比如造一艘船,需要借兩億美元、用兩年時間,那算下來韓國船廠的資金成本比中國至少要貴1000萬美元,體現在報價上那就是1500萬到2000萬美元。
你要是船主,兩家質量也差不多,你怎么選呢?
所以你看貨幣政策還是挺可怕的,美國一加息,中國一使勁,韓國直接翻船了,幾代人維系的世界老大的地位,可能也從此易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