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發生一起特斯拉新能源車連續碰撞11輛車的事故,在其中一輛被撞車輛的行車記錄儀拍攝的畫面中,可以明顯看到肇事特斯拉車的兩側剎車燈和高位剎車燈均已亮起,表明車輛是在剎車狀態,但車速未見明顯降低,依然高速沖出幾十米,直至視頻結束。
動圖如果看不清,我們來看個靜態截圖,我截了一個其他視頻中科普特斯拉剎車燈的圖作為對比,可以確定視頻中的特斯拉確實是在剎車。
這次,一貫認為踩錯踏板的網友都覺得這次特斯拉"剎車失靈"沒法洗了,這肯定是車的問題了……但是事發兩天后,特斯拉官方回應了事故視頻,根據后臺數據和現場情況分析:
1、肇事車加速踏板100%踩下,車速從54km/h加速到最高132km/h。
2、視頻中非首次碰撞,在之前首次碰撞后“多碰撞制動”功能即被觸發,視頻中剎車燈亮起是這個“多碰撞制動”功能干的。
3、在視頻中這次碰撞的2秒后,駕駛員才踩剎車。
4、“多碰撞制動”功能沒能剎住是因為首次碰撞后前輪掉落,制動系統管路受損導致無法正常制動。
網友表示解釋很合理,剎車燈亮了沒明顯減速的情況也解釋清楚了,我也覺得這次確實跟之前的不一樣,因為這次同時記錄了加速踏板和制動踏板的信號(印象中過去同類高速撞擊事件都是只記錄了加速踏板信號),似乎確實是誤操作導致。不過我在看到這段回應的時候產生了幾個疑問:
1、前輪掉落了車還飆得那么穩?
2、從54km/h加速到132km/h這有多長的加速距離?也就是它離前車有多遠?駕駛員有必要100%踩下剎車嗎?
關于第一點,我慢放了一下視頻,截取了連續的兩幀,輪子是不是還在看不清楚,但路面的白色實線似乎被遮擋了一部分,所以個人判斷這個時候輪子應該還在。
但存在另一種可能,車輛的陰影產生的遮擋錯覺,因此輪子究竟在不在需要更多的監控視頻做佐證,可惜目前為止我只看到圖一中的那個視頻。
關于第二點,我可以做個簡單的物理分析。首先根據報道得知肇事車輛為特斯拉ModelY車型,這型號有幾個不同版本,加速效能不一樣,我取了性能最強的四驅版,百公里加速為3.7秒,根據這個利用加速度公式【a=v/t】計算它的平均加速度:
計算結果是平均加速度為7.5m/s^2。但要聲明一下,這只是個大概的平均值,實際上在加速過程中,不同車速下輪胎摩擦力和風阻都是變化的,發動機轉速和車輪轉速的比值也是變化的,因此同樣動力下,速度越高實際上加速度越小,但要那么嚴謹的話我就沒法算了,所以只能大概地平均……
好,知道了100%電門產生的加速度后,我們就可以據此計算從54km/h加速到132km/h經過的距離,把加速前后的速度差和前面計算的加速度代入勻加速運動位移公式【s=v2/(2a)】:
計算結果是加速距離為31.265m,這結果讓我意外,在加速前的54km時速下,這距離確實小于安全距離了,假如前車突然剎車燈亮起,后車確實可能馬上選擇減速的。但物理比較好的同學一定會發現問題:這是54km/h加速到132km/h,不是從0km/h加速到78km/h,雖然速度差一樣,但整個過程的車速不一樣,經過的距離肯定也不一樣啊……
如果你這樣想就把問題想復雜了,因為我計算這個距離的目的是要知道踩下制動踏板時,肇事車與被撞前車的距離,因此可以假設兩車是同速行駛,也就是前車也是以54km/h速度行駛。這樣把加速前同速的兩車近似地視為同一個靜止的慣性參考系,就可以把初始車速忽略掉。比如下圖中的同速前進的視頻車和蹦床車就可以近似地視為同一個靜止慣性參考系。
雖然在更高的速度下,相對于地面參考系,加速過程中車輛加速距離確實是更長了,但不影響在加速前兩車的距離就是31m。
然而另一個問題又來了,視頻中車輛好像是停在路口等交通燈,那怎么知道首次碰撞的車輛是同速的還是停著等候的呢?由于沒有更多的監控視頻公布,無法確定首次碰撞車輛在肇事車加速前的狀態,所以我們唯有把它視為靜止車輛來再計算一遍。方法很簡單,依然是用前面的公式,先以前面計算得到的加速度代入位移公式【s=v2/(2a)】分別計算加速到54km/h和132km/h時的位移距離,結果分別是:14.985m和89.54m。
兩個結果的差值就是54km/h加速到132km/h的加速距離:89.54-14.958=74.555m。
也就是說,假如首次碰撞的車輛是停著等紅綠燈的話,肇事車開始踩下加速踏板時距離它還有75米左右,遠超安全距離了,這顯然不太可能在電門當剎車的情況下一腳到底踩出100%的加速,也完全沒必要在這么遠的距離下就開始踩剎車。所以要判斷廠方數據反映的情況是否合理的前提是要知道從肇事車加速到首次碰撞時的視頻監控信息,如果首次碰撞車的為同速狀態,我認為廠方數據是合理的,如果首次碰撞車為停車狀態,我個人認為廠方數據有點不合邏輯。
不過存在另一種可能,就是132km/h并不是在碰撞前達到的,而是在碰撞后繼續加速達到的,但鑒于廠方的另一項數據顯示在首次碰撞后“多碰撞制動”功能介入自動剎車,因此這種可能性存疑。
在群里討論時,有老司機朋友就反映他也曾經在駕駛油車時油門當剎車,所以覺得這種意外很可能就是一時懵逼造成的。所以我最后再計算一下這段加速的懵逼時間是否合理。把加速前后的速度差數據代入公式【t=v/a】得到的結果是2.886秒!
只有3秒不到!這確實在合理的懵逼時間范圍內!加上視頻中碰撞后2秒開始踩剎車,也就是一共只有5秒不到,依然在合理的懵逼范圍內,我們目前不知道從首次碰撞到視頻中碰撞經過多少秒,但以特斯拉超震撼的加速性能,只要懵逼時間在5秒內我個人認為是可能的,超過10秒我會嚴重懷疑……(判斷依據是之前問界M5智駕版倒車騎上比亞迪的事故中,駕駛員倒檔時先后兩次100%踩下電門,在-5.83m/s^2加速度下的懵逼時間就達到4秒)
這篇文章旨在理清我對廠方公布的信息的一些疑問,但由于事故全過程的視頻暫未公開,就目前信息,個人認為除了前輪掉落時間存疑以外,數據在邏輯上沒什么問題。由于與肇事車司機說法有異,所以真相還待交警部門的調查。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作為事實依據,如有錯誤,請評論指出。我是星宇飄零,關^_^注我,和你分享更多有趣科學知識。
(以上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和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