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語|文
賓語觀世|出品
安徽賺大了!深圳福田區人民法院用法律文書的形式,將江蘇省會南京,裁定給了安徽省。
兩份瘋傳的《執行裁定書》顯示,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某公司分別與江蘇省南京市的兩家公司之間,存在著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經法院判決后,最后進入執行階段。
網傳的《執行裁定書》
兩份《執行裁定書》中,原本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的“申請執行人住所地”,被分別寫成了“安徽省南京市溧水經濟開發區”和“安徽省南京市玄武區”。
今年8月30日發布的兩份《執行裁定書》中,無論是南京市溧水經濟開發區,還是南京市玄武區,均被劃定為“安徽省”管理。
對安徽來說,幸福來的太突然;對江蘇來說,一下子沒了省會,這事的確是讓人愕然。
昨天,深圳市福田區法院承認了此事,該院已予糾正,同時責令相關責任人作出深刻檢討,并對其嚴肅追責。
這不是人民法院第一次把江蘇省的省會判給安徽。事實上,就連南京市本地的法院也不止一次將他們的省會判給安徽。
2021年11月22日,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的判決書中,就把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劃給了安徽省。南京市轄區的建鄴區人民法院,難道連南京是哪個省的都傻傻地分不清了嗎?
除了建鄴區人民法院,此前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法院、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法院,都曾在執行裁定書中將南京市、南京市江寧區、南京市六合經濟開發區裁定給安徽省。安徽想要,江蘇也不答應啊。
南京市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截至2022年,南京市下轄11個市轄區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浦口區、棲霞區、雨花臺區、江寧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中,已經有4個區的人民法院將他們的省會城市用判決或裁定的形式,判給了安徽管轄。我不扶墻,就服他們這些吊兒郎當的法官們。
人民法院是守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法官則是最后一道防線上的“守門員”。防止最后一道防線不被“破門”,靠的是法官的公正。只有確保法官的公正,才能保證司法的獨立和權威,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然而,前不久,湖南省瀏陽市人民醫院剛剛代替人民法院出了一份民事判決書,引發網友熱議。
類似這樣的低級錯誤,并非深圳福田區人民法院、瀏陽法院和南京的多家法院所獨有。
河南信陽淮濱縣新里鎮新里村街北村民組的陳曉倩因為要求鎮里信息公開的事,一紙訴狀將新里鎮政府告上法庭。2023年5月6日,淮濱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今年5月9日,陳曉倩收到了淮濱縣法院的一審裁定:駁回陳曉倩的起訴。
神奇的是,“未曾開言先轉腚”的淮濱縣法院不僅適用法律明顯錯誤,裁定書里還出現了“新里鎮政府黨委書記依然未給我吹”等讓人不知所云的字樣。不知道這樣的法院,有什么可“吹”的,不擔心吹爆了嗎?
而一份短短三頁紙的民事判決書,河南固始縣法院法官徐善傳竟能搞出三處原則性錯誤。
知名網友“胡老獅”質疑:這是簡單的筆誤嗎,擁有這種不堪業務水平的法官是怎么混進司法隊伍的?這樣審案子,人民群眾能放心嗎?
而一份2017年12月8日的取保候審保證書顯示,被取保人為鹽城籍農民企業家陳德實,擔保人叫陳曉華。
奇怪的是,陳德實生于1969年8月25日,他“父親陳曉華”卻生于1971年。
事實上,陳德實的父親早在2007年就已經去世,去世10年后法院還在讓他為兒子擔保。
原來,保證書落款處簽名的陳曉華,是比陳德實小兩歲的妻子,江蘇省濱海縣人民法院的許連法官愣是把夫妻關系寫成了“父子”關系。
屢屢出現這種低級的差錯,判決書、裁定書這些法律文書,還有公信力可言嗎?(作者:賓語)
出品 |賓語觀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