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為利益取人性命,但經濟殺手的目標是錢,他們發動的同樣是致命襲擊。
“美國全球霸權大戰略下的金融迷魂湯,
資本大鱷操縱國際政治格局的潛規則”,
——書本這個簡介勾起我的興趣了。
約翰?珀金斯以行內人身份揭露內幕,“我清楚這一切!因為我曾經就是一名經濟殺手!”
▲ 作者約翰?珀金斯(John Perkins),生于1945年。
何謂“經濟殺手”?
經濟殺手是指那些拿著高薪的、頂尖的專業人士,他們從世界各國攫取了不計其數的金錢。這些錢,通過世界銀行、美國國際開發署和其他“援助”機構,被裝入美國各大集團公司的金庫和控制全球自然資源的少數顯赫家族的口袋。
經濟殺手為達目的,不惜使用任何手段:偽造財務報告、操縱選舉、賄賂、敲詐、色誘,乃至謀殺。他們玩的是自古以來的帝國都在玩的“老把戲”,只是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其規模空前龐大,使用的手段也令人心驚。
約翰?珀金斯在1982年開始著手寫這本書,之后二十年斷斷續續提筆。書稿完成后,由于內容敏感,29家出版公司都拒絕出版,直到2004年才找到一家獨立出版社出版。
他說出版這本書是因為女兒的鼓勵,以及他對“生我養我的這個國家的熱愛”:“尤其是在9?11事件之后,我無法忍受自己眼睜睜看著經濟殺手將美國轉變為全球帝國。”
2005年3月下旬,書本出版不到五個月的一個周一,他飛回紐約準備第二天的演講,有個男子一直追著要采訪他。他們去了小咖啡廳簡單聊聊,然后再沒見過那個男子。
會面后幾個小時,他出現嚴重內出血,陷入休克,被火速送去醫院,切除了近七成的大腸,醫生說他有嚴重憩室病。奇怪的是,不久前他才做過結腸鏡檢查,沒有提到這個跡象。有人懷疑他被下毒了,但他不相信陰謀論。
我從不認為經濟殺手系統是由一小群企圖掌控世界的人所設計的一些惡意的、非法的秘密計劃所推動的。換句話說,我不相信所謂的“陰謀論”。
他認為這本書成了他的護身符。
我不愿意相信國家安全局和中央情報局想殺我,這光是想想就讓人背脊發涼。我試著說服自己,政府足夠明智,一旦他們殺了我,我的書就會大賣,而這正是他們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我告訴自己,即使我是被那名“記者”下毒了,也肯定是出于私人恩怨,他的想法可能與那些發郵件罵我是叛國者的人類似。
書本出版十幾年后,他和出版社都認為是時候出個增訂版了。
如今,經濟殺手和“豺狼”使用的虛假經濟、承諾、威脅、賄賂、敲詐、債務,欺騙、政變、暗殺和肆無忌憚的軍事活動等工具,已經在全球被廣泛使用了,其范圍和規模都遠超十年前我所揭露的程度。
約翰說這本書是真實的故事,但如媒體人曹景行所說:“你可以把這本書當作一部真實的自傳來看,若去掉書中人物故事,它又變成一本對當代國際政治經濟的論著;你甚至可以將其當作一部虛構的小說來看,因為書中的許多情節外人很難證實。”
那么,且把閱讀當作一場冒險,看看經濟殺手如何奉命全球擴張,兵不見刃、刀不見血去掠奪全球資源。
入行
人生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組合,如何應對這些偶然事件就決定了未來。
1945年,約翰出生在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是家中的獨子。他在商學院認識了后來的妻子安。安的父親有位好友是國家安全局的高級官員,安叫他“弗蘭克叔叔”。
新婚不久,他被召去體檢,符合軍隊要求,意味著他可能被派遣去越南。他不想參加越戰,弗蘭克叔叔安排他去國家安全局面試,如果成功就不用參軍。
那一整天,我在測謊儀監控下回答各類問題。他們告訴我,這些問題能判斷出我是否具備在國家安全局工作的潛質。如果我有這方面的潛質,他們將對我的優點和缺點進行測評。這些測評將是日后給我安排具體工作的依據。
測試后幾個星期,他被安排一份工作,接受間諜技巧培訓。此時,和平隊招募志愿者,弗蘭克叔叔鼓勵他加入。
他說和平隊是一個很好的“訓練營”,他還要我練好西班牙語和當地土著部落的方言,他笑著說:“你最后可能是給私人企業而不是給政府工作。”
1968年,他和安作為“和平隊”的志愿者去了厄瓜多爾,住進五星級洲際酒店。一天下午,他碰到一位美國地震專家,是德士古公司的顧問。專家邀請他一起晚餐,這次聊天開啟了他對經濟殺手系統的認知大門。
一天,美因公司的副總裁艾納來到厄瓜多爾為世界銀行做貸款的可行性研究,他們相識了。艾納讓約翰提供厄瓜多爾的經濟評估報告,之后邀請他加入美因公司,成為經濟師。
盡管沒有任何事實可以證明,但毫無疑問的是,我能在美因咨詢公司得到這份工作,肯定是三年前弗蘭克出手安排的結果。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如我有在厄瓜多爾生活的經歷,以及我愿意動筆撰寫評估那個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的報告。
▲ “越戰”將美國拉進泥潭。
培訓
美因公司的專業人士絕大多數都是工程師,但公司沒有任何設備,也沒承建過任何工程項目,因此頭幾個月,約翰完全弄不清楚公司是做什么的。他第一個項目是隨小組去印尼,為爪哇島開發電力系統做總體規劃。
艾納說看好約翰,讓他多點查看資料。
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計量經濟學,甚至參加了一些相關課程培訓課。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經過處理的經濟數據可以產生不同的結果,甚至可以完全偏向經濟分析師所希望的結果。
有一天,約翰在波士頓圖書館查閱資料,有個黑發美女走過來,遞給他名片,名片表明她是美因公司的專業顧問克羅汀。克羅汀說負責培訓他,讓他第二天去她的公寓會面。
第二天,克羅汀告訴他,他的職位非比尋常,必須高度保密,連妻子也不能告訴。克羅汀的任務是把他培訓成經濟殺手。
“接下來的幾周,我會將我所知道的毫無保留地教給你。現在你還可以選擇是否加入,但你一旦參與進來了,就一輩子也別想離開。”
人類社會有歷史記載以來,絕大多數帝國都建筑在強大的軍事實力及其威懾力上,但二戰結束,尤其是有了核武器之后,軍事對抗的方法太過冒險了。
20世紀60年代之后的國際形勢發生巨變,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地位凸顯出來,政府、企業和國際組織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確立了。美國情報機關開始物色經濟殺手,由國際企業聘用他們。
▲ 世界銀行(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
政府是永遠不會給經濟殺手發工資的,他們所得到的所有報酬都來自私人企業。這樣一來,就算他們的骯臟行為被揭穿,也只會歸咎于私人企業,而與政府扯不上任何關系。
另外,雇傭經濟殺手的企業說到底是用納稅人的錢興辦的,卻能成功地逃過國會監督和公眾審查,被一系列合法提案掩蓋起來。
克羅汀和約翰說,他的工作有兩個主要目標:第一,要確保巨額的國際貸款最終能回籠到美因公司和其他美國企業,確保這些公司得到貸款國的大型工程建筑項目合同;第二,要努力讓接受了巨額貸款的國家陷入破產的境地,這時他們將不得不聽從美國的吩咐。
舉個例子,約翰預測一個國家發展現代化電力系統將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提升國民生產總值,由此說服該國接受10億美元的巨額貸款。
所有這些工程項目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它們都能為大承包商牟取暴利,同時讓債務國一小撮有權有勢的富裕家族滿心歡喜,這就保證了這些國家在經濟上長期依賴美國,在政治上效忠美國。貸款的數額越大越好。不過,債務國里那些數十年來被剝奪了醫療、教育和其他社會保障服務的國民,本已不堪重負的肩上又背上了累累債務,而經濟發展預測并沒有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約翰問克羅汀,派去爪哇島的團隊除了他還有其他十人,他們是不是也接受過一樣的培訓,克羅汀否認。
“他們是工程師,”她說,“他們設計發電站、輸電線路和配電站,建設便于輸送燃料的海港和公路,而你才是預測爪哇未來的人。你的預測決定了他們建造的這一切是否重要,當然也決定了貸款的數目,你明白了嗎?你才是關鍵。”
1971年的一天,大約在約翰要派往爪哇島的前一周,克羅汀說培訓結束了,絕不能告訴任何人他們有接觸。這時,約翰才明白一切安排非常謹慎和精明,他們在公寓里培訓,彼此關系沒有留下蛛絲馬跡,美因公司也沒有任何人牽涉其中。
首戰告捷
約翰隨小組來到印尼首都,住進最豪華的洲際酒店,他想起一個名詞:公司王國。
公司王國是決心統治全球的新一代精英集團,擁有共同目標,組織嚴密,團體成員在大型企業的董事會和政府部門之間穿梭自如。如當時的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曾是福特汽車的總裁,又出任過兩屆美國政府的國防部長。
▲ 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
項目經理查理向約翰再三強調,預測必須樂觀再樂觀。
霍華德是退休的電力負荷預測師,他已經七十多歲了,接受美因公司的咨詢工作。霍華德和約翰說,公司無視他的存在,因為他不買公司政策的賬:他們都為了錢而工作,把靈魂賣給魔鬼。
“我這一輩子都在做電力負荷預測——經濟大衰退時期、二戰時期、經濟繁榮時期、蕭條時期。我敢肯定地說,在任何一個時期內,沒有哪個地區的電力負荷能以每年7%-9%的速度增長,形勢最好的時期也是如此。6個百分點還是比較合理的。”
印尼調研后,約翰回到波士頓,向CEO布魯諾匯報工作。
布魯諾說要解雇霍華德,“他完全與現實脫節了”。霍華德的電力負荷預測一年才增長8%,而約翰是17%-20%。約翰因此升職加薪,獲得“首席經濟師”的頭銜。
約翰想告訴克羅汀這個好消息,但電話打不通,他去到公寓找她,一對年輕夫婦住進這個公寓,中介公司說沒有租過給克羅汀這個人。約翰回到公司問人事,人事說沒有克羅汀這個人,但承認他們有一份約翰無權查看的“特別顧問”檔案。
克羅汀從此消失了,約翰唯有專注完成印尼的經濟報告,應對國際權威機構的提問。約翰想起克羅汀的忠告,“信心就是一切”。他的專業知識十分有限,但膽量彌補了不足。
接下來幾個月,他到處開會,和許多名人見面,首席經濟師的頭銜和在國際借貸機構的出色表現讓他獲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受寵若驚。
▲ 爪哇旅游資源豐富。
“豺狼”
當經濟殺手失敗,“豺狼”就出動了;當“豺狼”失敗,軍隊就出動了。
1972年,約翰來到巴拿馬調研水電資源,托里霍斯將軍和他見面。
托里霍斯明白運河的意義,也決心堅守立場,如果這樣,公司王國會做出的反應是:拉丁美洲又多一個“英年早逝”的英雄。
我很肯定托里霍斯清楚,這個制度存在的前提是:所有掌權的人面對賄賂和誘惑都難以自制。如果他不為一己私利而拒絕接受賄賂,華盛頓將把他看作是一種威脅,擔心其在南美洲引起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會摧毀美國一直推行的這個體系。
1977年,托里霍斯與卡特總統簽訂了新的《巴拿馬運河條約》,巴拿馬運河區和運河回到了巴拿馬人手中。
1981年7月31日,托里霍斯死于一起飛機事故,這個消息在全球掀起了軒然大波。“中央情報局暗殺!”成為新聞和評論的頭條。
中美洲、南美洲國家的暴力沖突日漸升級,倘若托里霍斯在世,他必定會設法減輕國際石油公司對亞馬遜地區的破壞,必定能使頻繁發生的沖突有所緩和。
華盛頓將這些沖突事件稱為恐怖活動或者毒品戰爭,但托里霍斯認為這是絕望的人們為保衛家園所做的反抗。更重要的是,他可能為美洲、非洲、亞洲等地的新一代領導人樹立榜樣,而這恰恰是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以及經濟殺手們最不能容忍的。
▲ 托里霍斯將軍。
“色誘”
20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歐佩克(OPEC)達成共識,實行石油禁運,美國經濟遭受重創。石油禁運使得美國大企業、政府和國際銀行空前團結起來。
華盛頓和沙特阿拉伯談判,成立了“美國-沙特聯合經濟委員會”,將聘請美國公司建設沙特阿拉伯。
美國財政部讓美因公司以顧問的身份介入。
我的工作是夸大一旦投入巨額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沙特阿拉伯經濟將會出現怎樣巨大的增長,同時我還需制定資金配置的具體方案。簡言之,我就是要盡我所能的發揮創造力,極力夸大像沙特阿拉伯經濟建設投入資金的合理性,當然前提是讓美國工程和建筑公司得到合同。
約翰銘記真正的目標:讓美國的付出得到最大程度的回報,讓沙特阿拉伯更加依賴美國。
他為每個預測項目列了兩個清單,一個是可能得到的設計和建筑合同;另一個是長期維修和管理的協議,意味著未來十年可以獲得滾滾財源。
阿拉伯的經濟發展還帶來另外一個行業的發展:保衛阿拉伯半島所需要的軍事設施建設。
要實施計劃,就必須說服沙特阿拉伯的政府要員,也就是必須讓沙特阿拉伯王室內部成員達成某種共識。
1975年,約翰授命訪問一個關鍵人物叫“W王子”,他的工作是說服“W王子”相信沙特阿拉伯的現代化進程不但對他的國家有利,而且對他個人也十分有利。
剛開始事情并不順利,后來約翰發現“W王子”有個弱點就是迷戀金發美女,這個傾向幫了約翰大忙,約翰想方設法滿足“W王子”的要求。
我并不清楚我的同事與其他沙特阿拉伯關鍵人物之間的進程如何,我只知道,最后沙特阿拉伯王室全盤接受了我們的計劃,而美因公司也獲得了幾個高利潤合同中的一個。
1977年,約翰成為美因公司最年輕的合伙人,除了擁有首席經濟師的頭銜之外,他還是經濟和區域策劃經理,在大學講課,在報紙發表時事評論文章。
我有一份令人艷羨的薪水,我擁有的股份可以保證我在40歲前就成為一個百萬富翁。沒錯,我的婚姻失敗了,但我與許多國家無數年輕貌美的女人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 在沙特,凡是國王、親王的兒子都是王子。
辭職、開公司
20世紀70年代,美因公司在哥倫比亞有很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約翰認識了一位美麗的哥倫比亞女子保拉,她對約翰影響深刻。
她教我反觀自己的靈魂,去看清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繼續扮演經濟殺手的角色將讓我永遠無法獲得快樂。
在哥倫比亞的日子讓他明白過去的美利堅合眾國與今天的全球帝國之間的區別。美利堅合眾國的原則是為所有人追求平等和公正,而現在的帝國主義試圖以經濟手段取代武力手段。
全球帝國的進程,讓這個國家偏離了原來的發展方向。它是一個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物質至上的體系。一如歷史上的帝國,為獲取資源、為卷走可見的一切而不斷擴張。它總是試圖去滿足其統治者那永遠填不滿的胃口,用盡一切手段獲取權力和財富。
約翰對自己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他明白,所有籠罩著他的光環、頭銜是一個邪惡體系的組成部分,這個體系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全球帝國。
當今的形勢已與當年我進入這個圈子時大有不同。世界滄海桑田,公司王國也已更進一步,而我們則變得更加邪惡。
為我賣力的這些人又與我又有不同: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們,他們實際上是在為全球帝國履行使命,在他們的生命中,沒有經歷過國家安全局的測謊考驗,也沒有接受過克羅汀這樣的人的培訓。對經濟殺手,他們都是聞所未聞,也沒有人告訴他們,他們已經深陷其網絡之中。
他們只知道以我為榜樣,弄清獎懲制度中的具體條款,給出能讓我滿意的研究結果。他們的工資、圣誕節獎金,甚至他們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取悅我的基礎上。
1980年,約翰遞上辭呈,總裁挽留他,他開始了新的職業生涯,成為一名高薪專家,受聘于幾家美國電力設備公用事業公司。
約翰開始了第二段婚姻,1982年女兒出生后的幾個月,他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業務是開發環保型發電技術。
這是一項高風險投資,我們的許多競爭者都以失敗告終。然而,這時候“偶然”出手相救了。事實上,每次有貴人相助的時候,我都認為這是對于我過去工作以及我信守承諾、保持緘默的回報。
▲ 環保行業大勢所趨,迅猛增長。
覺醒
1987年,約翰決定寫一本《一個經濟殺手的良知》的書,告訴大家所有他知道的故事。不久,他就收到匿名電話,威脅要奪取他和他女兒的生命。
很快,一家著名的工程建筑公司斯通-韋伯斯特聘請他擔任下屬的一家新機構的顧問。CEO和他吃飯,提起他的寫作,還說公司注重隱私。約翰頓時明白他得到這份工作背后的真正原因,他的顧問年薪和一個企業總裁的薪水不相上下。
我很清楚如果這次我不接受賄賂的話,“豺狼”會毫不留情地殺了我和我的女兒,還有任何想要泄露經濟殺手存在的人。
約翰意識到,他早就轉變為一個“職業軍人”了。就像一個士兵,剛開始對殺人是否道德存疑,但是隨著參與的戰爭越來越多,死在他手下的人越來越多,他最終變得冷酷而麻木。
1990年,約翰賣掉了自己的電力公司,成立了一個非營利組織“夢想改變聯盟”,這個組織致力于改變工業化國家人們對地球的認識,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他熱心于慈善事業和寫作,寫的書也越來越暢銷,尤其是一本叫《世界如你所愿》。
呼吁
“9?11”事件發生后,約翰再次提起筆寫經濟殺手的故事,此時看來,他的故事似乎太過陳舊和遙遠了。
如今的經濟殺手系統發生了一個重大改變,那就是它開始作用于在美國和其他經濟發達國家。它的蹤影已遍布全世界,它所使用的工具也改變了很多。全世界有成千上萬名經濟殺手,他們創造了一個真正意義的全球帝國。他們在陽光下出現,也在陰影中活動。這個系統已然根深蒂固,而且觸及的范圍非常廣,它看起來像是正常的商業活動,以至于大多數人都習以為常了。
在增訂版上,約翰提出了“死亡經濟”和“生命經濟”。
建立在戰爭或戰爭的威脅、債務、濫用自然資源的經濟是“死亡經濟”。
不管頭銜如何,他們的真實工作和我一樣,是欺騙政府和公眾,讓他們實施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政策。他們就是現代經濟殺手,收錢支持公司王國、擴張全球帝國,將“死亡經濟”的觸角延伸到世界各個角落。他們隱身暗處,但他們的影響力不可估量。
約翰呼吁大家行動起來,竭盡全力創造“生命經濟”,他提出了一些具體行動的建議。
這本書介紹了現代帝國的四大支柱:恐懼、債務、稀缺(引誘人們消費更多)和“分而治之”的思維模式。只要我們還受困于這四根支柱所構建的腐朽的系統里,那么政變、暗殺、無人機襲擊、國家安全局竊聽等一切行動都會被認為是合理的。
總體來說,這本書的觀點現在看來并不新鮮,后面還有點“上價值”的感覺。但是,約翰披露了自己作為經濟殺手做過的任務,涉及一些國際重大事件背后的機密,揭示了全球化經濟運作的潛規則和陰暗面。這些故事復雜曲折,引人入勝,就像讀一部精彩的商戰+特工小說。
有意思的是,這本書出版的第一星期就名列美國最大的亞馬遜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的首位,剛剛出版的頭五個星期就再版了五次,廣受讀者歡迎。他的經歷有點像007,只是顯得更真實和貼近生活。
我們渴望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但你如何確定這就是真相?把這本書當小說來讀也會帶來一些思考,因為所有人都置身其中。
我們可以看到,命運、機遇、偶然、時機總是時好時壞,關鍵在于這些情況發生時,我們該如何應對。事實上,當我們意識到生活中還有許多選擇時,就是行動的開端。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