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紅色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80年,陸軍上將韓先楚前往湖北調研,次年返回老家吳家嘴村探親,此時村里已經沒多少他熟悉的人了。
正感慨之際,突然一位7旬老人喊了一聲:祖寶。韓先楚回頭一看,淚水瞬間奪眶而出。
這位老人是誰?她和韓先楚又是什么關系?
兩人的相依為命
韓先楚出生于1913年,父母對他非常疼愛,特意找了一位教書先生為他取名叫韓先楚。
但在那之前,父母一直都喊他的小名:祖寶。
幸福的轉折發生在韓先楚3歲的時候,母親因難產不幸去世,徒留父子二人相互依靠。
等到他稍微大一些的時候,父親便將他送進私塾,盼望成才脫離貧苦生活。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在他讀書的第二年,父親也不幸去世,韓先楚徹底成了孤兒。
某天他因為過度饑餓暈倒在路上,被一個名叫秀姐的童養媳救回了家。
其實秀姐的處境也不樂觀,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還要照顧一個年幼的孩子,總歸太吃力。
但一看到韓先楚因營養不良變得消瘦的臉,秀姐還是沒狠下心。
她把家里不多的米熬成粥,韓先楚一聞到飯香立刻狼吞虎咽的喝進肚里。
秀姐在旁邊看著這幅情景,下定決心要帶著韓先楚一起生活。
當時的韓先楚還太小,不懂得那個年代多帶一個人生活是件多么辛苦的事。
每天秀姐出門干活,晚上回到家還要繼續收拾家務,為他洗衣做飯,韓先楚慢慢懂事后才明白秀姐的辛苦,于是他下定決心要報答秀姐。
在秀姐的介紹下,韓先楚當起了放牛郎,他干活麻利,做事靠譜,地主家對他很是滿意。
那段時間里,他白天放牛,晚上回家和秀姐吃飯。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1927年,那一年,韓先楚目睹了在黨的領導下,3萬農民起義攻下黃安縣政府。
少年的愛國之心頓時沸騰,回到家便將這件事告訴了秀姐,同時他做下決定,要加入共產黨!
秀姐十分擔心他的安危,但韓先楚心意已決,秀姐也無法阻攔,只好掩飾分離的不舍為他收拾行囊。
行軍打仗
17歲時,韓先楚便加入了游擊隊,幫助紅軍籌集物資,在外征戰多年的他從性格到外貌都有了很大變化。
戰友給他的評價往往是有勇有謀,無論在什么樣的境況下,韓先楚都能沉著應對。
而彭德懷對他的評價則是大膽,1936年,彭德懷率領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西征擴大根據地,韓先楚位列其中。
他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帶領紅七十八師走北路。
一隊人快到定邊城關時,韓先楚收到一份情報,稱城內有國民黨的騎兵。
韓先楚帶隊暫時安置在城外,立即制定作戰計劃。
在這期間,國民黨幾乎沒有動靜,他們固守著城墻,似乎想用這種方式和韓先楚周旋。
韓先楚當下猶豫是要進攻還是繞道而行,情況上報給彭德懷。
彭德懷斟酌后,命令韓先楚暫時不要強攻,但韓先楚卻和他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次機會難得,如果錯過太可惜了。
于是在領導和機會之間,韓先楚沒有猶豫多久,毅然選擇了后者。
多年來,韓先楚憑借在戰場上穩準狠的魄力一路成為大將軍,在外征戰的同時,他心中也十分牽掛秀姐和家鄉。
1949年,韓先楚因在戰場中的出色表現獲得毛主席的嘉獎,成為令敵軍聞風喪膽的“旋風將軍”。
他百忙之中抽出空閑返回家鄉,想看望他的恩人同時也是親人的秀姐,可惜他時間緊迫,只來得及匆匆見了一下鄉親們便走了。
沒有找到秀姐的遺憾一直持續到1975年,韓先楚已經成為蘭州區司令員。
他再度返回家鄉,得到鄉親們的盛情款待,但他仍未見到秀姐。
建設家鄉
直到1980年,他退位后回到北京在中央任職,次年到湖北農村調研時,順道回了趟老家吳家嘴村。
彼時天上飄著大雪,縣委工作人員為他安排好了住所,但韓先楚堅持留在鎮上和兩個兒時的玩伴敘舊。
許久未見,他們都非常激動,在交談間,韓先楚忽然發現好友衣衫單薄。
可眼下已是寒冬,應該是穿棉襖的季節,穿這么單薄的衣服一定很冷。
韓先楚意識到鄉親們的生活可能沒有想象中那么好,臉色一沉,當即要前往吳家嘴村。
到了村口,韓先楚便受到村民們的熱情款待,但敏銳的他一眼就看見他們個個被凍的臉色發白。
而村里雖然翻新成了瓦房,但村民們的生活并不富裕,生產量更是低的可憐,韓先楚心痛不已。
就在這時,他忽然聽到有人喚他:祖寶。他轉頭一看,赫然出現在眼前的正是他牽掛多年的秀姐。
秀姐此時已經70歲高齡,面容滄桑,但仔細看仍然能看見年輕時的影子。
韓先楚熱淚盈眶,上前攙扶住秀姐,兩人握著手聊了許久,韓先楚望著早已變了模樣的村莊嘆了口氣。
他此次回鄉也是本著調研的目的,卻沒想到家鄉竟然窮困到這個地步。
他暫別秀姐,找到村長詢問,村長告訴他去年全村3000多人一共的年收入只有77元。
村里沒錢買拖拉機,到了冬天也沒有御寒的東西,問題一個壓一個,導致村子越來越窮。
韓先楚便想湖北省委反應情況,陳丕顯開會決定免去老區公糧,并發到村里每家每戶。
韓先楚又聯系了周世忠,安排后勤部提供100多套棉服棉帽。
但這些遠遠不夠,韓先楚又向朱余鑫撥去電話,自費購入5萬件軍大衣,幫助村民們溫暖過冬。
同時又為村民們打理好了耕田用的拖拉機和推土機,并向老區退伍的軍人和家屬申請了撫養費。
將一切安排妥當后,村民們都十分感激韓先楚,韓先楚為人豪邁,擺擺手讓他們安心生活,一切都有黨的支持。
韓先楚的所作所為獲得中央的高度肯定,認為他真正做到了發現問題立即解決,為民著想的先進精神。
1986年10月3日,韓先楚在彌留之際,拜托他的妻子劉芷將自己安葬在紅安老家,并將珍藏的樹苗種到家鄉的街道,劉芷全部幫他一一實現。
從求生到幫助人民謀生,韓先楚實實在在的做到了為國為民。
和同樣心系百姓的前輩們一樣,正因為有他們的辛勤付出才有如今的康平盛世,他們值得被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