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工智能”拉響的警報
2023年5月,總部位于舊金山的人工智能安全中心發布了一份由350多位業內頂級專家和學者聯署的聲明。只有一句話:“減輕人工智能帶來的滅絕風險,應該與流行病和核戰爭等其他社會規模的風險一起,成為全球的優先事項。”
這是振聾發聵的醒世箴言,還是庸人自擾的危言聳聽?
早在2015年,科學泰斗霍金就在輪椅上發出過類似警告,當代科技巨頭比爾·蓋茨、埃隆·馬斯克都表示過相同的擔憂。
當我們對人工智能分為“樂觀派”和“擔憂派”時,爭論的焦點在于:人工智能會不會全面地“聰明過人”?如果會,我們還剩多少時間?它們會不會“取人類而代之”,統治地球而且毀滅人類。
關于第一個問題,霍金認為“沒有任何物理定律,阻止粒子比人腦中粒子的排列方式進行更高級的運算”??茖W研究表明,生物神經元的最高工作頻率約200赫茲,而計算機的工作頻率可達數千兆赫茲;神經軸突傳輸信號的速度最高每秒120米,而計算機則以電和光的速度傳輸;人類智能受限于大腦的尺寸和結構,人工智能卻可以簡單地增加硬件來擴展。此外關于記憶的信息量、精確度、可靠性,知識的可復制、可編輯性等等,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阿爾法狗”擊敗韓國圍棋大師李世石,這只是“弱人工智能”階段,因為除了下棋,“阿爾法狗”不能完成其他任務。
即將來臨的人工智能時代
2022年11月30日發布的“Chat GPT”聊天機器人,已經能夠通過大量的數據訓練和模型自學,獲得不同領域的多種功能。從而進入了“通用人工智能”階段。
如果繼續勢如破竹地向前推進,就來到了“人工超級智能”的最后階段。幾乎在所有領域,包括科學創造和社會交往,“人工智能”都遠遠超過人類大腦的智慧。不僅能自我學習和改進,還能夠自我復制,并有獨立的情感和價值判斷。
看來人工智能發展的“三階段”是不可避免了。
那么第二個問題,人類還剩多少時間做好準備呢?過去有人說幾十年,現在都普遍縮短了,認為不過20年或者更短。因為當第一臺“人工超級智能”出現時,將是人類的最后一項發明創造,從此已經不用再“勞駕”人類為科學做出“微薄奉獻”了。人類作為“雷管”,已經觸發了“智能大爆炸”。在地球文明史上,生命的發生,智慧的出現,人工智能的興起,是具有質變意義的三個奇點。
人類的下一代將學會和人工智能和諧相處
人類能阻擋“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嗎?2023年3月29日,“生命未來研究所”起草了一封公開信,開放人工智能公司聯合創始人馬斯克,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谷歌副總裁辛頓等1000多位科學家和領軍人物,呼吁所有AI實驗室立即暫停訓練比GPT-4更強大的系統至少6個月。這些“始作俑者”們顯然都被自己的“杰作”嚇住了,他們需要喘喘氣,回回神,并看看能不能利用這段時間,建立一個確保安全的發展框架。
我不打算進一步細說了,反正大家都有點手忙腳亂,六神無主。如果早早構建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就會主動和從容得多了。
事到如今,一切通過“政策干預”來限制人工智能發展,顯然都行不通??倳小罢邔捤伞钡牡胤剑蛎骰虬档馁Y金去乘機搶先,就像當年愛迪生的訴訟逼出了好萊塢那樣。何況在一個彼此對立的世界,各國恐怕只會加大投入,避免在人工智能競賽中落伍和出局吧。
再說,一切崇高的動機都是為了確保“人類”的安全。需要在人工智能的代碼中,編入人類的“道德價值觀”。而當今“我們”人類有相同的道德價值觀嗎?當“你們”西方人擔心人工智能“操縱大選”時,“他們”巴勒斯坦人可能最擔心人工智能更精準地炸毀醫院和難民營。2021年,當聯合國一片苦心,希望通過一項《禁止殺手機器人條約》,卻因軍事大國反對而付之東流。顯而易見,如果沒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和共情,這個世界上許多事都是辦不成的。
“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光明前景
可敬的聯合國并非無所作為,據悉最近又倡議各成員國簽署一項《仁慈通用人工智能條約》,明確規定“只允許利他主義的人工超級智能”(only altruistic 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s)。公開拒絕“自私的基因”了。但這種微弱的吶喊,如何能令行禁止呢?
無論我們怎樣費盡心機,人工智能超越人類的那天一定會到來??梢园阉麄兿胂蟪赏庑侨?,正乘坐宇宙飛船趕往地球。我們已經接到他們的電話說,將于20年后抵達。剩下的事,就是如何舉行歡迎儀式了。
至于“人工超級智能”會不會“背叛人類”和接管地球,這是科幻故事的領域了。盡管辛頓說:“沒有一個好的記錄表明,低智能的東西能控制高智能的東西”。但回望人工智能的歷史,不是從“弱肉強食”的自然選擇中產生的。我倒寧愿相信,他們消化吸收了人類所有的知識并深入研究后,會更客觀公正地發現真理,并勸誡“主人”更愛自己的同胞,并擺正“地球長子”的位置,善待這顆行星上一路走來的萬物生靈。
至于未來如何與“人工超級智能”打交道,那是你們的全新課題,是未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課題了。但從勢頭和格局,“人工超級智能”大概不屑去爭奪“搖籃里的資源”。他們的橫空出世,也許更有利于“地球文明”迅速晉升為“三級文明”,去實現大自然的終極目標:讓宇宙充滿智慧,讓智慧充滿宇宙!
作者簡介
趙致真,男,1943年生,1967年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首批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1985至2003年任武漢電視臺臺長,曾任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副會長、中國科教影視協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武漢市科教影視協會理事長、中央電視臺大型科教電視欄目“科技之光”主編,著有《播火錄》(北京出版社,2019年6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