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綜藝行業面對文娛產業提質減量的大趨勢,整體播放量同比下滑,尤其是失去選秀的市場更因IP匱乏而陷入困境。成本不斷攀升,綜藝項目甚至面臨裁撤的威脅。然而,盡管處于壓力之下,各平臺也只能絞盡腦汁地在綜藝領域尋求新的自救機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總共上線173部綜藝作品,同比2022年僅增加了4部。自從失去選秀綜藝的市場,一直缺少頭部IP的支持,因此在今年出現了“新型選秀”,如以體育競技為看點《我可以47》。
雖然各平臺在題材、形式等方面進行了創新,但相比2022年王心凌的現象級翻紅、小制作《歡迎來到蘑菇屋》爆款現象,2023年的綜藝市場確實稍顯冷清。
綜藝上新量縮減,綜N代仍是主力軍
如今的綜藝市場網絡用戶已經有了基本盤。
從2023年綜藝上新數量減少,可以看出當前視頻平臺對綜藝內容布局已經從增量轉變為定量。主要原因是當前視頻平臺很難繼續大范圍拓展用戶,而當前各類內容的主要目的是滿足當前用戶的需求的同時進行拉新。此外,對于平臺來說,劇集是主要承擔拉新任務品類,而其他品類主要依靠頭部內容拉新。
換言之,當視頻平臺已經沒有“人口紅利”的時候,綜藝也只能走上“保存量,促增量”的道路。
各平臺也試圖通過創新,嘗試打破當前市場局面。但就2023年情況來看,平臺在創新方面主要限于對原有形式進行輕微調整,例如在戀愛綜藝中注入懸疑元素,或者將職場觀察創新為失業觀察等。換言之,平臺似乎更傾向于為獲得成功的IP增加新元素后形成全新的衍生綜藝。如《歡迎來到蘑菇屋》成功后,平臺迅速邀請原班人馬錄制了《快來回來啦》,在今年年底又推出了首部年番真人秀《快樂老友記》。
隨著頭部綜藝的“綜N代”地位逐漸鞏固,相應的賽道壁壘也變得日益堅實。例如優酷的《這就是街舞》,愛奇藝的《樂隊的夏天3》、騰訊視頻的《心動的信號》、芒果TV的《明星大偵探》、《披荊斬棘的哥哥3》《乘風破浪的姐姐3》等多部作品在內的綜藝IP,在相應的賽道里已經形成了固定用戶群。
綜N代在綜藝占據主導地位時,最直接的價值體現在招商層面。這不僅能夠贏得合作品牌的高度信賴,還吸引更多新的品牌前來合 作。以《樂隊的夏天3》為例,《樂隊的夏天3》合作品牌高達27家,招商金額超以 往所有季,《披荊斬棘的哥哥3》也攬下了包括中免日上在內的多個頭部金主。
綜藝行業整體面臨招商難的情況下,綜N代能夠借前幾季積攢的IP知名度存活下來。綜N代擁有成熟的制作團隊,在內容制作、運營傳播、市場洞察、受眾群體、品牌營銷等方面都有保障。
平臺綜藝“廠牌化”,內容調性更明顯
在2022年9月,愛奇藝宣布創立“愛桃綜”廠牌。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王曉暉表示:“愛奇藝的氣質是靠綜藝建立的,接下來大家會看到很多綜藝節目的突破。”王曉暉透露,愛奇藝自制綜藝將不斷拓展新的垂直領域,嘗試創造綜藝新可能性、新題材和新品類,為未來綜藝玩法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
今年5月,優酷也隆重推出了“酷酷綜”廠牌,涵蓋了四大主題賽道:“酷熱愛”“酷歡樂”“酷成長”“酷生活”。其中,《這!就是街舞6》持續構建“街舞宇宙”,《星電音聯盟》以電音為名,打造賽博世代的“快樂烏托邦”,而《劇好聽的歌》則開創了首檔OST音樂舞臺競演秀。此外,優酷還將推出一系列品質綜藝和創新綜藝,如《承讓了少俠》《無限偵探團》《火星情報局6》《一拍即合的我們》等。
相較而言,芒果TV背靠湖南衛視,雖未正式宣布成立任何廠牌,但其在綜藝領域卻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湖南衛視的頭部綜藝將在芒果TV上播出;其次,湖南衛視在綜藝制作方面積累了成熟而豐富的經驗,為芒果TV網綜提供豐富的內容資源。這兩點使得芒果TV成為唯一一家能夠在全平臺獨播、自制綜藝的視頻平臺。
總體而言,平臺綜藝的“廠牌化”有助于整合綜藝知識產權,梳理各個綜藝品類,并根據內容特點劃分綜藝賽道,從而打造獨具特色的廠牌,為綜藝和平臺建立獨特的辨識度。
臺綜收視下降,但各衛視仍未明確推新
與網絡需要尋找新用戶一樣,各大衛視的收視率也在逐年下降,即使是全民向的第一爆款《狂飆》實行網臺聯播,也沒為衛視吸引來追劇人和補劇人。
在內容上,各衛視在2023年曾憑借大型、知名、頭部IP與平臺合作來保持節目的熱度和關注度。伴隨著《王牌對王牌》《奔跑吧》等節目情節設計老舊、頻繁更換常駐嘉賓等原因,導致這些昔日的頭部IP逐漸遇冷,最終無法為衛視帶來收視與話題。以《王牌對王牌》為例,經常因“硬捧流量”“離譜策劃”“尬炒情懷”所詬病。
與網絡用戶可隨時打開app觀看內容不同,衛視的綜藝需要鎖定播出日期和時間,因此衛視必須推出大制作、優質的綜藝,以確保自身的行業地位。但截至目前,五大衛視至今并未官宣能夠接檔老牌綜藝的新項目。可見,即使老綜藝的市場表現已經稍顯乏力但衛視們依舊不能放棄。
劇宣“新片場”,IP再開發
起初,劇集、電影需要宣傳,會去一些熱播的綜藝“串場”以起到宣傳劇集、增加藝人曝光度和熱度的目的。但隨著劇集“售后”市場的發展,劇綜衍生模式已經逐漸步入常態化。
今年8月,愛奇藝推出了一檔全新的自制互動形式劇綜節目《100萬個約定》。該節目獨辟蹊徑,通過將熱門劇集主演與忠實追劇觀眾進行雙向互動,打開了為期三天兩夜的團建之旅。所謂的“約定”是指在愛奇藝平臺內的“預約數”,一旦達到一定數量,節目將邀請主演團隊展開團建活動。
首個參與此團建的劇集是由楊超越和丁禹兮領銜主演的古裝神話輕喜劇《七時吉祥》,在愛奇藝平臺內的預約人數突破了600萬。而《寧安如夢》在播出前就在愛奇藝站內突破740萬的數,創下了愛奇藝預約人數的最高紀錄。因此,平臺在劇集還未確定具體播出日期的情況下,提前錄制了綜藝。
劇集是否能夠衍生綜藝的最終決定權實際上仍然掌握在平臺手中。相較于之前的嘗試,《100萬個約定》的劇綜衍生模式更趨向于“生產鏈”的方向,形成了相對統一的基調和規范的模式。
此后,湖南衛視也推出了由電影《封神》衍生出的明星觀察類綜藝《封神訓練營》。數據顯示,2023Q3平臺共推出5部跨界衍綜,主要圍繞《長相思》《封神第一部》等熱播劇影IP進行衍生綜藝開發,企圖實現深度挖掘IP衍生的價值。
劇集衍生綜藝不僅在宣傳上有助于拉長劇 集的宣傳效果,更能夠加強觀眾與平臺之間的聯系,為招商提供更廣泛的機會。商業化方面的嘗試也在節目的常態化運作中展開,例如,《100萬個約定》獲得了純甄甄酸奶的獨家冠名。
總體而言,衍生綜藝是一種不錯的商業模式,和售賣周邊等方式類似,是一種熱門IP延長生命周期、增加多元化收入的方式,而常態化的劇綜衍生在未來也將成為一個有利的商機。這個過程需要不斷地嘗試和創新,只有通過多方面的實踐,才能找到真正適合的模式。
慢綜藝仍然抗打,為觀眾提供情緒價值
從《向往的生活》以慢綜藝這一品類進入綜藝市場起,慢綜藝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慢綜藝以提供情感價值為主,慢綜藝的亮點即難點,因為沒有激烈的情節、跌宕的劇情、瘋狂的人設,慢綜藝很容易讓觀眾趕到乏味。《五十公里桃花塢》《毛雪汪》等進一步開拓了慢綜藝領域的創新思路。
慢綜藝以其輕松的敘事步調為特色,注重獨特的文化內涵,其主要目標是滿足人們對日常生活的美好想象,為都市年輕群體提供了一定的精神食糧。
以《毛雪汪》為例,該綜藝通過展現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打動了觀眾,《毛雪汪》每集時常30分鐘左右,毛不易和李雪琴在家中點外賣、聊天、看電視,節目整體風格更偏日常,盡管在眾多大制作熱門綜藝的激烈競爭中,《毛雪汪》依然取得了相當的熱度。
總的來說,《毛雪汪》通過關注北漂、內卷、治愈、陪伴等關鍵點,成功捕捉到了當下年輕人的共鳴點,從而在競爭激烈的綜藝市場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其深入觸及當代社會的一些問題,為觀眾帶來了一劑溫暖而有力的情感治愈。
據國際上的研究表明,全球成年人社交焦慮癥的患病率約為7%至13%,在當下“社恐”“i人”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常態,《五十公里桃花塢》巧妙地捕捉到這一時代情緒。該節目通過讓藝人在20多天的相處中產生的碰撞和共鳴,因此貢獻了許多名場面。如“徐志勝看海”“孟子義算命”“宋茜廣場舞”“任敏和湯晶媚組樂隊”等,頻繁擊中觀眾內心的柔軟。
總結而言,慢綜藝之所以成功地通過提供情感價值治愈觀眾,根源于當下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舒適與適度的交往距離的向往,這也符合當下觀眾的精神需求。
口碑:小眾題材更易高評
根據云合數據顯示,2023上半年上新國產季播綜藝豆瓣開分比例為26.1%,文化體驗類節目《鏘鏘行天下第三季》豆瓣評分9.4位居首位。
實際上,文化類綜藝在當下市場雖然屬于小眾題材,但觀眾對其并不陌生。早在2013年各大衛視陸續推出了《中國好詩詞》《漢字英雄》《成語英雄》等作品,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隨后幾年,涌現出了一大批備受矚目的文化類電視綜藝節 目。
而視頻平臺入局后,雖然并沒有孵化出像《典籍里的中國》《最強大腦》等大型綜藝,但由竇文濤為核心的《圓桌派》和《鏘鏘》IP卻實現了小成本、高評分、強粘度。據了解,有許多飛娛財經讀者標準,不僅會反復觀看往季作品還會第一時間追平更新。
經調查,飛娛財經發現《圓桌派》已經更新的9部作品中,有3部超9分,其余6部的豆瓣評分均在8分之上,而《鏘鏘》系列的4部作品均在9分之上。
文化類綜藝之所以能夠取得高評分、高難度,主要原因是當前過度娛樂化的背景下,受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漸增加。因此在這一社會背景下,觀眾的審美疲勞和內心空虛焦慮愈發明顯,促使他們對精神文化的渴求。
類型:大垂類+多元素
對當前的綜藝內容來說,題材、類型、賽道已經基本固化,但在某些節目中增加一些元素,也能夠起到給觀眾一些新鮮感體驗的作用。
例如《花兒與少年5》作為一檔明星旅行真人秀,制作團隊在當中巧妙地融入了文化輸出、民族自信、中國制作等元素,讓觀眾對這些教科書式的內容并不反感,切實地從在感官上改變了觀眾的刻板印象又提升了節目的層次。
還有愛奇藝娛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公路電影式戶外真人秀《哈哈哈哈哈3》,在戶外真人秀這一品類中融入了公路電影的拍攝方式。此外在今年上線的最新一季中,節目組對節目進行了調整,與以往讓嘉賓們在節目中到各行各業“打工”不同,節目更加注重塑造嘉賓體驗不同身份的反差與趣味。而嘉賓與各地素人互動交流的亮點依舊被保留,節目中制作方從拍攝、互動等方面強調了各地鮮活人物的展現。
但“大垂類+多元素”的方式用不好也會給綜藝帶來毀滅性災難,例如一部分綜藝試圖將科技、AI、國潮、國風等當前大熱元素融入節目,最終導致被網友群嘲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未來:2024機遇何在?
如今的綜藝市場,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危急時刻。
從2021年開始,綜藝市場就籠罩在人員流失、招不到商、降本增效等一系列連鎖反應之下。隨著綜藝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窄,盡管在內容聲量上,2023年的綜藝市場較往年平淡了些,但在發展走向上卻不乏驚喜,新的發展機遇也在被醞釀。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平臺在迎合市場需求和調性的同時,也在嘗試制作微綜藝。有數據顯示,2023Q3集均時長60分鐘以下的季播綜藝共上新35部,同比增長11部。盡管微綜藝概念早已存在,但在激烈競爭的媒介環境下,微綜藝以小規模、貼近生活、短制作周期和高新鮮度等特點,成為各大短視頻平臺探索的重要方向,呈現出多樣化的內容策略和布局。
此外,除四大平臺外,嗶哩嗶哩也加大了對綜藝內容的投入,而抖音、快手也相繼入局綜藝市場。綜藝領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平臺,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這個市場依然具備廣闊的探索空間。
嗶哩嗶哩方面,今年上線了僅20部綜藝作品,其中《當我們遇見你》《愛唱歌的大學生 女生季》兩部為獨播綜藝。而抖音以旅行類綜藝為主要內容方向,上線《可愛的旅行》《此刻,向遠方》等綜藝。快手則是再嘗試孵化綜藝IP,如《娛樂6翻天》。
總結而言,雖然2023年整個綜藝市場表現參差不齊,受到市場環境的復雜性所影響,各平臺仍然難打破當前的局面。但眼下即將步入2024,綜藝市場或許能迎來新的抬頭。
? 「飛娛財經」用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