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24年元旦,新年第一天,很高興來聊一聊關于財富的問題。
普通人是否有機會達到財富自由,我想說,機會肯定是有的,但難度很大。
為什么說有機會?事實上,我認識的一些高凈值人群,確實是從普通人發家致富的,不是富二代。接下來,我們探討三個核心問題。
首先,到底什么是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是指一個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一個人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過他的日常開支。如果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
因為每個城市的生活成本不同,每個人的欲望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同,達到財務自由的標準肯定是不同的。
比如在北京、上海等這樣的一線城市,有人算過一筆賬,至少需要120平米的常住房+2輛車+家庭稅后年收入60萬元+800萬元流動性金融投資款=1900萬元凈資產,而在綿陽這樣的三四線城市,只需要600萬左右的凈資產,即可達到基本的門檻。
其次,普通人如何達到財務自由?
如果沒有特別的背景和上一代留下來的巨額財富,普通人要達到財務自由,歸根結底就兩條:開源和節流。事實上,對于財務自由的基本門檻來說,節流的作用不算太大,而開源的重要性遠遠大于節流。
如今,開源的渠道就比較多了。正常情況下,上班是不太可能達到財務自由的,除非是在大集團或上市公司做高管,年薪達到百萬甚至是千萬級別。
最常見的開源方式,要么是創業,要么是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長,要么是投資理財。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除了必備的能力,運氣也要非常好才行。
最后,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有多大?
實話實說,雖然理論上普通人確實可以達到財務自由,但實現的概率極低,估計不到千分之二。
簡單換算一下,在我國,按照14億人口的千分之二來算,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也就280萬人左右。當然,達到目標的人數規模肯定會大于280萬,但部分人是含著金鑰匙的財富繼承者,不在此列。
既然普通人達到財務自由的概率堪比購買彩票中大獎,是不是干脆放棄呢?當然不能!
想想看,正是因為很難,我們更應該加倍努力。事實上,人生在世,每天忙碌奔波的意義之一,就是勇敢前行,充分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地去實現自己訂立的一個個人生目標。盡管實現財務自由是很多人的終極目標之一,可能這個目標遙不可及,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加油吧,普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