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濟南市中心醫院心外科病房,49歲的李先生在家人陪同下辦理出院手續,順利出院回家。
作為濟南市中心醫院成功實施的第9例“人工心臟”患者,李先生很是感激:“做這個手術之前,發病最嚴重的一次是夏天,連續幾天不停地咳血,當時感覺挺不過去了,醫院也給下了病危通知。沒想到,張主任給我做了人工心臟手術,現在我又恢復到了4年前的狀態,感謝醫生給我第二次生命”。
據了解,患者自2019年11月中旬無明顯原因及誘因出現陣發性胸痛、胸悶,伴咳嗽、咳痰,痰中帶血,持續不緩解,到當地醫院就診,心臟超聲檢查考慮擴張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給予利尿改善心功能治療。自發病以來,患者每間隔2-3月至醫院就診,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行系統抗心衰治療,效果欠佳。于2022年9月初,在當地醫院行冠脈造影檢查,見冠狀動脈硬化,冠狀動脈未見明顯狹窄。2023年3月底,因咯血,在當地醫院就診,支氣管鏡檢查到小孢根霉,診斷侵襲性毛霉病。在此期間,患者曾到北京的幾家知名醫院就診。10月27日,患者來到濟南市中心醫院心外科。
對于為何選擇濟南市中心醫院,患者說:“從半年前開始,我們當地的醫院,北京的醫院,都建議我做心臟移植,我開始在網上關注這方面的消息,很快就知道山東省第一例人工心臟手術就是張主任做的,后來我仔細研究了濟南市中心醫院每一例人工心臟手術的公開報道,在我之前的8例人工心臟手術,對我的選擇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此次為患者使用的人工心臟是永仁心EVAHEART長期型人工心臟,該人工心臟也是國內目前僅有的一款可用于長期終身治療的人工心臟。目前獲批的人工心臟分為長期型LVAD和短期型LVAD。長期型LVAD是獲批可以長期終身輔助的產品,短期LVAD只獲批用于短期過渡治療,最終需要轉換為心臟移植。
目前,長期輔助已經成為了應用主流。在Intermacs兩萬例的病例報告統計中,美國超過80%的患者植入人工心臟的目的為終身長期輔助(Destination Therapy)。這也說明了在未來,長期輔助一定是人工心臟的趨勢。
盡管心室輔助的長期植入需求巨大,但目前獲批長期植入的LVAD寥寥無幾。在中國,目前僅有EVAHEART I獲批長期使用。在美國,僅有Heartmate3獲批長期使用,其他磁懸浮、磁液懸浮等產品均未獲批長期植入。這也說明了對于人工心臟的長期植入,各國的藥監局審批極為謹慎,除了產品的技術外,還需綜合評估長期臨床效果、安全性、有效性、并發癥及不良事件。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長期型LVAD僅有HeartMate III和EVAHEART I。這兩款產品既可用于長期終身治療,也可用于短期輔助。HeartMate III是一種磁懸浮離心流式泵。HeartMate III的特點是運用了算法增強血流脈動功能,可以定期調節葉輪的轉速,產生周期性的血流變化,模擬正常的脈動性血流,保護血管和器官的功能。EVAHEART I則是一種液力懸浮血泵,利用純水來懸浮葉輪,具有開放式的葉輪和全主流道設計,血液的脈動性較強,基本可以模擬真實人體的血流,患者可以感受到脈搏。這兩種LVAD都進行了多項臨床試驗,證明了它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MOMENTUM 3和Competence等試驗,比較了HeartMate III和EVAHEART對于不同類型的HF患者的效果。結果顯示,這兩種LVAD都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降低出血和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擴大了適應癥范圍,增加了患者的選擇 。
圖:2021年數據顯示81%的LVAD植入目的為終身長期輔助
短期型LVAD在國內外有很多產品。在美國,獲批及試驗中的短期LVAD有Excor、HeartAssist5、ReliantHeart等產品,中國的短期LVAD包括蘇州同心CH-VAD、深圳核心Corheart 6等,這些產品目前僅獲批用于短期輔助。
2023年11月24日,張鋒泉帶領團隊為患者李先生實施了左心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前,醫院組織多學科會診,共同全面評估患者情況。據張鋒泉介紹,人們通俗的說法是“人工心臟”,它的正式稱謂是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純國產,采用磁液懸浮技術,相當于以直流電源為動力的血泵,與心臟并聯,承擔起心臟的射血功能。
住進濟南市中心醫院心外科時,李先生全身水腫嚴重,不能自行活動。張鋒泉解釋說:“做這個‘人工心臟’手術之前,心臟已經不具備把血液泵入動脈系統的能力,現在有了這個‘人工心臟’,可以替代心臟工作,暫時讓他的心臟休養生息。‘人工心臟’的技術參數,可以根據患者心臟功能的恢復情況來調整。”
張鋒泉主任團隊自2022年1月15日成功實施山東省首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至今,濟南市中心醫院已成為省內開展“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最多的醫院。12月27日上午,專程到心外科病房看望李先生的濟南市中心醫院院長宋勇峰教授介紹說:“作為治療終末期心力衰竭的一種新方法,‘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比心臟移植手術更具備廣泛開展的技術優勢。通過‘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更多的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回歸正常的生活,體現了醫學領域科技創新在治療疑難危重心臟疾病方面的重大進步”。
2年時間,9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濟南市中心醫院在終末期心力衰竭治療領域成為省內“領跑者”。張鋒泉介紹說:“全國有1300萬名心衰患者,其中,終末期心力衰竭超過100萬名,但每年有機會獲得心臟移植的患者僅900余名。也就是說,99.9%的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面對‘人工心臟’手術的問題。從我們為9名患者實施‘人工心臟’植入手術的感受而言,人工心臟技術是最好的替代方式,要相信科技創新的力量。同時,還有一點,當一名患者被確診為心力竭之后,甚至在被醫生建議考慮人工心臟的時候,理性的選擇應該是越早做這個手術,后續的康復效果越好”。
在植入手術的時機選擇問題上,張鋒泉特別提到:“intermacs(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各機構間機械輔助循環支持協會)分級,一共7個等級,7級最輕,1級最重。為什么建議患者盡早做出這個選擇?因為,心力衰竭患者從7級向1級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反復住院,病情越來越重,在此過程期間所消耗的醫療資源,甚至與‘人工心臟’植入手術相當,這是終末期心衰患者必須客觀面對的現實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