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而民間中醫的“獨門絕活”是國家的財富。11月7日在浙江杭州召開的中國基層醫療公益萬里行浙江站大會上,杭州同於徳·仁中醫診所副主任中醫師羅利華,在現場為大家講解了熱敏灸在基層特色病癥診療中的關鍵作用。并通過相關視頻,讓大家對熱敏灸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以下為現場演講提煉,經醫家頭條整理:
01
熱敏灸是采用點燃的艾材產生的艾熱懸灸熱敏態穴位,激發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微)熱遠部熱、非熱感覺等熱敏灸感和經氣傳導,并施以個體化的飽和灸量,從而大幅度提高艾灸療效的一種新療效。
02
人體腧穴存在靜息態與敏化態兩種狀態;人體在疾病狀態下,體表腧穴會發生敏化,敏化態的腧穴對外界相關刺激呈現 “小刺激大反應”。
腧穴敏化的類型多種多樣,如:力敏化(壓痛點、壓之快然點),適宜推拿和針刺治療;而腧穴熱敏化是一種新類型;腧穴熱敏化的特征是:當受到艾熱刺激時呈現喜熱、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微)熱遠部熱和表面不(微)熱深部熱、非熱覺等奇異現象。
03
頸椎病是指因頸椎退行性變引起頸椎管或椎間孔變形、狹窄,刺激、壓迫頸部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造成其結構或功能性損害所引起的一組以頭頸肩背及上、下肢疼痛麻木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的總稱。中醫對頸椎病的論述,散見于“痹證”、“痿證”、“頭痛”、“眩暈”、“項強”、“項筋急”和“項肩痛”中。認為本病是因年老氣血漸衰不能濡養筋骨,或感受風寒,或頸項部創傷,導致經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
04
腫瘤康復主要在于扶正固本,熱敏灸治療主要是提高粒細胞、白細胞水平,增強免疫力。熱敏灸治療可用于腫瘤術后、后期疼痛的預防治療,直腸癌術后、痔瘡術后痛等。
05
熱敏灸治療包括調定灸位、確定灸位、選擇灸法、施足灸量這四個環節。
調定灸態:灸態就是艾灸時的狀態,它包括環境、患者和醫生三方面因素。
確定灸位:灸位是指艾灸施術部位,是辨敏取穴新灸法的技術關鍵。熱敏化穴是辨敏取穴新灸法的最佳作用部位。
選擇灸法:艾條懸灸法是辨敏取穴新灸法的最佳灸法,運用這種灸法能充分激發經氣的感傳活動,從而達到開通經絡的目的。
施足灸量: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施灸劑量。施足灸量也是一個技術關鍵。最佳劑量是以熱敏灸感消失為度的灸量。不管時間長短,熱敏灸感消失所需的時間,就是一次艾灸所需的劑量。
此文由醫家頭條整理
未經授權,不得私自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