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美國和日本聯合起草的關于紅海局勢的決議草案,該草案要求胡塞武裝停止對途經紅海的商船進行襲擊。
在安理會的15個成員國中,11個國家投了贊成票,4個國家投了棄權票。
這投票結果一點兒都不意外,因為美國和日本遞交給安理會的提案幾乎就是道德綁架式的提案,就問你襲擊商船這事兒對不對,你敢說對,那還不得被當成全民公敵被千夫所指。
俄羅斯這邊之所以投棄權票,就是心里明鏡似的,知道這就是個坑,所以在提出將巴以問題和胡塞武裝襲擊商船問題合并成一個問題未獲通過的情況下,選擇裝聾作啞、愛咋咋地。反正到了執行層面,肯定會有人頭大,又肯定不是自己。
安理會這邊兒剛完成表決,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就公開表示:也門胡塞武裝在紅海水域對美國軍艦以及商船的襲擊導致中東局勢升級,如果此類襲擊再繼續下去,美國將和盟友磋商展開下一步行動。
下一步能有什么行動,那就只能是打唄。如今胡塞武裝這架勢就是油鹽不進,美國說什么他都當耳旁風,留給美國的只能是使用武力這個單選題,就看這題美國會不會做。
已經不記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是第幾次跑到中東了,這次看樣子是下了很大決心一定要徹底解決中東問題。
對胡塞武裝真正動手之前,美國首先得按住以色列,制止以色列將巴以戰爭擴大化,至少在美國解決胡塞武裝問題之前,以色列得收斂點兒,在加沙地帶盡可能放棄攻勢選擇守勢。
美國給以色列了什么好處,做了什么承諾暫時還不清楚,但從前段時間以色列撤出進攻加沙地帶的部分精銳部隊來看,美、以在戰略上估計達成了某種一致。
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是故意放任胡塞武裝封鎖紅海航道。因為從經濟角度看,紅海航道被封,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比較小,而且最近歐洲在大量采購來自美國的原油,使美國的原油出口短期內增加了七八成。
可如果僅僅是出于這種目的,那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產油國豈不成了個大號的沙特。
美國肯定不想成為沙特,單純做資源出口國與繼續保持規則制定國、國際標準輸出國相比,石油出口多掙的那點錢根本滿足不了美國稱霸世界的物質條件。
也門胡塞武裝肯定也不是美國拿來當槍使的角色,不但不是,反而有可能是把美國霸權埋進墳堆里的第一鍬土。
把胡塞武裝當成美國的強勁對手,聽上去有點不切實際。美國什么身份,也門什么身份,更別說也門的一個非政府武裝。
但要從胡塞武裝自巴以戰爭中突然站出來后的種種表現看,胡塞武裝更像一個政治上成熟,組織上嚴密、軍事斗爭經驗靈活豐富的政治實體。
先說政治上,胡塞武裝無論是用導彈遠程突襲以色列,還是劫持商船,其政治目標都異常明確,就是幫助巴勒斯坦人。具體到襲擊、劫持商船,胡塞武裝不斷強調的是只襲擊與以色列有關的商船,目的也講的很清楚,就是以這種方式迫使以色列撤出加沙,中東版的圍魏救趙了屬于是。
胡塞武裝的這種訴求聽著就很合理,至少在阿拉伯世界能贏得大量支持。布林肯頻頻往中東跑,一個需要他出差必須解決的問題是要讓中東阿拉伯國家站在美國一邊,哪怕保持中立也行。
從組織能力看,胡塞武裝劫持商船這種行為和海盜有本質區別。與海盜見利起意一窩蜂瞎搞不同,胡塞武裝目的明確,執行力更是超強。被西方歸類為恐怖組織的他們,搞了這么多起打家劫舍,卻沒有聽到虐待、傷害被劫商船上船員的事兒。這對于胡塞武裝這個從上到下經濟都不寬裕的團體,要想約束住團隊成員,沒有超強的組織能力是做不到的。
有了政治及組織上的保障,軍事上就很難被擊敗,軍事裝備在現代戰爭中固然極為重要,但是任何對手碰到胡塞武裝這種,都會覺得很難搞。
軍事斗爭畢竟不是為了殺人,決定出手的一方首先得先算好賬,政治賬、經濟賬都要算,特別是政治賬,錢沒了只要牌子不倒,早晚還會發達起來,牌子倒了,政治上輸了,那就離玩完不遠了。
被調侃為拖鞋軍的胡塞武裝算是掐住了美國的七寸,一旦美國敢放開了整,玩以色列那一套,美國霸權的根基一定是胡塞武裝先挖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