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潮的流行,飲茶逐漸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現在大多數的到店客人大多都是從奶茶咖啡愛好者轉過來的。”在四川成都,90后新型茶藝師團喜說。
近年來,獨具特色的新式茶館逐漸興起,圍爐煮茶、圍爐冰茶等別具一格的茶館社交活動成為本地消費的新亮點。新消費趨勢也在帶動本地就業,如新型茶藝師等職業需求猛增,不少年輕人也投身其中,創新產品和服務。
四川省茶館協會負責人表示,2021年以來四川全省正式注冊的茶館約5萬余家,從業者上百萬人,數量為全國之最。美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圍爐冰茶、圍爐煮茶等新式茶館商家數同比增長132%,相關團購訂單量同比增長319%。
當前,隨著居民消費形態由商品消費向商品+服務消費并重轉變,以餐飲、住宿、休娛等為代表的服務零售,成為拉動消費的重要引擎。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7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0.3%,遠遠高于商品零售5.9%的增速。
服務零售不斷創新,也在促進本地消費和本地就業。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通過美團等平臺“打卡”新式茶館,帶動本地文旅消費繁榮,也促進新型茶藝師等新職業涌現,為本地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新式茶館興起,90后店主創新“冷萃茶”
90后的團喜,原本在金融行業工作,業余時間在茶廠兼職。出于對茶飲的喜愛,她在去年辭職和朋友在成都開了家小茶館。
此前兼職的過程中,她在云南臨滄發現當地人在冬天熱愛“火塘烤茶”。這種新奇的喝法,也被團喜引進變成了“圍爐煮茶”。這種新的方式很受當地年輕人喜愛,開業后每天店里顧客都爆滿,還有很多同行前來取經學習。
不過,新茶館要在成都闖出一席之地,并不容易。四川茶館甲天下,成都茶館甲四川。四川是產茶大省,茶葉文化悠久,茶消費更是旺盛。《2021中國茶館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四川正式注冊的茶館有5萬余家,從業者上百萬人,成都更是全國茶館最多的城市。
當前,到店消費的客戶中,年輕人占了70%以上。為了讓習慣了咖啡等快消品的年輕人喝得慣茶,店內在不斷研發新品,如“冷萃冰球”便是明星產品。
團喜介紹道,該冰球使用沒有添加任何工藝的白茶、青梅和冰糖制成,把這三樣東西經過發酵后凍成冰球,然后用工夫茶去沖它。這是為了讓年輕客人更好感受傳統茶葉而專門研發的。
▲用工夫茶澆“冷萃冰球”
區別于商務洽談和打麻將的茶館,新式茶館吸引的是一群有趣的年輕人。“這些90后既有文化,相對又比較謙遜,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同時又愿意接受新鮮事物,我很樂意為這些年輕人提供時尚飲茶方式。”
為發掘年輕消費市場,重慶的“陳隅茶鋪”也在下狠功夫創新服務。
店主姓陳,山西人,是85后,十年前來到重慶做室內設計工作。近年來,隨著本地服務消費興起,她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家茶館,借著“圍爐煮茶”的東風,這家新店很快在鬧市街區拔得頭籌。
陳女士認為,新式茶飲的市場熱度,至少在未來三年內不會降低,并且有不少做餐飲、酒吧的商家跟進。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要保持優勢, 核心還是要有自主的產品研發能力。
當前,店內除了“圍爐煮茶”單品外,還開創了新式小吊梨湯、冰煮茶等產品來滿足客戶。這家位于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的茶館開業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在點評上斬獲“渝中區茶館銷量榜第三名”的頭銜。
新的消費需求,帶動服務零售供給創新。美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圍爐冰茶、圍爐煮茶等新式茶館商家數同比增長132%,相關團購訂單量同比增長319%。其中,四川新式茶館商家數同比增長250%,相關團購訂單量同比增長13.4倍,成都為團購銷量排行第一的城市。此外,四川圍爐冰茶、圍爐煮茶等新式茶館的搜索量同比增長376.8%。
茶藝師“新國標”出爐,帶動更多年輕人參與
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和店主等新生代力量的加入,傳統茶飲行業出現不少新變化。
團喜也感受到了行業的火熱。據她觀察,這一兩年新式茶館開設的更多了,僅在她店鋪所在的星橋街樓下就又有一家新開的茶館。“這兩三年是新式茶飲行業蓬勃發展的時期,我對這個行業比較有信心。”
不止成都,重慶、汕頭、南平、鄭州、長沙等地都迎來一輪新式茶館熱,同時也涌現出一批新型茶藝師。以美團平臺數據為例,今年以來,全國新式茶館相關商戶數同比增加了131.63%。相較中國北方市場,中國南方市場的新式茶飲品牌及門店數量更多。
隨著國潮市場的場景創新和新中式消費的熱度不斷上升,新式茶館行業發展快、潛力大。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市場規模為772.9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整體市場規模將接近2千億元人民幣,未來仍有較大的上行空間。并且,以90后、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客群也開始加入茶消費的大軍。
熱潮之下,新型茶藝師也成為年輕人的就業新選擇。
早在1999年,“茶藝師”便被列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多包括的1800種職業之一。在今年,新版《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一一茶藝師》(以下簡稱“新標”)正式頒布實施,給茶藝師帶來了“新國標”。
陳女士介紹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是中年人愿意成為茶藝師。與其他服務型職業比較,這份職業的工作內容較為輕松,時間也比較靈活,平均收入每月要高出一兩千元不等,也吸引了不少本地年輕人加入。
通過本地零售平臺,讓年輕消費者了解和體驗中國茶文化更加容易。不斷涌現的消費新業態,正在本地不斷創造新就業機會,讓更多人獲得穩定收入。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夏杰長認為,以平臺經濟等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態不斷涌現,這些新經濟、新服務的出現,不僅開拓了就業新領域,有效發揮了各類服務平臺帶動就業的獨特效應,還創造了許多就業崗位,切實緩解了就業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