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史大郎
來源| 大貓研究所
最近2023年的外貿數據出來了,貿易順差5.8萬,很不容易,這么多年咱們都是從別人手里掙錢。
但也有例外,比如我們最大的貿易逆差就都是從臺灣來的。
2022年大陸跟臺灣的貿易逆差1500多億美元,2023年是1300多億美元,都排在第一位的。
這還不是近兩年的事,拉長時間線看,從80年代開始,大陸對臺灣就一直是貿易逆差,也就是說,這幾十年,臺灣每年都從大陸掙不少錢。
像這兩年,通過跟大陸做買賣,平均每個臺灣人每年能掙4-5萬人民幣,臺灣整體的貿易順差是500多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大陸這1500億美元,臺灣就有1000多億美元的逆差,里外里差不少。
這也讓很多臺灣人產生了一些幻覺。
這兩天我跟一個臺灣商業雜志的前總編聊了聊,老爺子在臺灣商界地位很高,郭臺銘這類大佬都是去他那主動拜訪,他對臺灣現在很多人的看法也不太理解,這些臺灣人覺得,現在是大陸經濟離不開臺灣,他們很贊賞郭臺銘說的那句話,就是給大陸賞飯吃。
他們的依據是什么呢?
說是每年臺灣賣給大陸七八百億美元的芯片,還有富士康這樣的企業,成了中國最大的出口商,他們覺得沒這些支持,大陸高科技基本完蛋。
咋說呢,這個洗腦真的挺厲害的。
你看我們從臺灣買的東西:
芯片,美國禁止的他也不敢賣,美國不禁止的有很多地方賣,從哪買不行呢?剩下的那些化工產品、農產品,更是可有可無的。
我們的對臺貿易釋放了足夠的善意。
特別是2010年,我們跟臺灣簽了一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這個協議給臺灣帶去非常多的實惠,26萬個工作機會,2000多億人民幣的產值,對臺灣的農民和商人幫助很大。
但人家臺灣人根本不領情,覺得這就是他們應得的,甚至有87%的人認為這個協議對臺灣很不利,要求終止。
有臺灣的媒體就細問這些人理由,絕大多數人其實都不知道這個協議,只是聽了宣傳說是搞他們的,所以就反對。
掙了錢還是這態度,那對大陸產品是什么政策呢?
上個月商務部發布了第54號公告,公布了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的最終結論,認定臺灣就是搞貿易壁壘。
翻譯一下,其實就是臺灣在瘋狂打壓,基本全面禁止大陸產品進口,禁止名單不斷增加,現在有2509個產品,而他們向WTO申報的產品只有22個,也就是說,其余2487個都是不符合WTO規則的,咱們要是去打官司,基本能贏。
而且臺灣很多做法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
去年他們遇到了雞蛋荒,迫切需要進口大量的雞蛋。
大陸是全球最大的雞蛋生產地,真要買的話,幾天時間問題就解決了,但臺灣選擇漂洋過海從巴西進口,而且給每個雞蛋補貼32塊新臺幣,差不多7塊人民幣,每個雞蛋啊,大陸這邊一斤雞蛋也就6塊錢。
再比如大陸的干木耳、干香菇等食用菌出口占全球市場的95.3%和98.4%,然后呢,臺灣不讓買,高價去搞“全球采購”,這結果就是推高了通脹。
你說這是正常的民生政策嗎?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大陸基本是單方面讓利,而臺灣對大陸是無限打壓。
這些年通過兩岸貿易,臺灣從大陸掙了不少錢,結果呢,又跑去跟美國搞軍購,這就讓人沒法忍受了,所以我們已經開始解決這個問題了。
自2024年1月1日起,大陸方面已對原產于臺灣地區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現在還在研究進一步采取中止ECFA早期收獲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
確實也不應該再慣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