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達)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大地尚未淪陷的地區,一直是暗流涌動,漢奸、親日分子和日本特務活動頻繁,他們開始拉攏腐蝕當地官員和高層人士,企圖在當地效仿奉系軍閥熙恰的“吉林模式”,主動向日本鬼子投降……
(熙恰)
日本特務的離間計
1932年2月的寧安縣,有5個日本人在接到公安部門戰爭通告后,仍不畏生死寸土不離。他們是高崗號店主松本隆助、經營金澤號的橫地信果、中村商店老板中村友治、第一樓店東家光友康這4個日本男人,外加小栗醫院女院長小栗立僊。
這群日本鬼子首先拉攏了一批親日派,如寧安首富孫彥卿(外號孫小辮),農務會長倪佐源等人,為日本軍國主義者代言,宣傳戰爭恐怖情緒,企圖以恫嚇的方式令中國人屈服。
綏寧鎮守使趙芷香是當時牡丹江當地的重要武裝力量,因他在寧安縣購置了相當數量的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日本人利用趙芷香患得患失的心理,以效仿“吉林模式”為交換條件,輕松搞定趙芷香。在團營級指揮官會議上,趙芷香始終堅持尋求地區穩定、不對日開戰的處治方針。
之后,日本內應的黑手又伸向了寧安自衛團這一武裝力量。
(寧安老照片)
橫地信果先前往南江沿到孫彥卿家進行拜訪。橫地夸大其詞地宣揚了日本侵略軍的英武無敵,又向孫彥卿告誡:你干兒子劉萬魁的抗日舉動非常不合時宜,希望你要及時提醒警告之,以免日后為自己帶來禍端。
1932年2月15日,孫小辮派人邀請橫地和小栗醫生到孫宅,與自衛團劉團長以及孫彥卿的家人共進晚餐。
史料記載:當天參與晚宴的有孫氏夫妻、及其女兒和女婿、自衛團劉團長和他的副官,包括兩名日本特務在內一共是八個人。整個晚餐大概持續了兩個小時。
席間孫彥卿唱白臉,日本特務唱黑臉。日本特務敲打劉萬魁說:抗日人士的一舉一動他們都了如指掌,日本進城后將論功行賞。如果不合作的話,到時候和日軍也說不上話。孫小辮堅信日本人掌握時局只是時間上的事,把劉萬魁標榜成可以救寧安城百姓脫離出水深火熱的大救星,反復陳說抵抗日本軍隊的利害,還對劉萬魁拉攏利誘好言相勸,告誡劉萬魁不要以卵擊石,要當識時務的俊杰。
酒桌之上,不知道是劉萬魁團長是酒喝多了,還是虛以委蛇,反正劉團長信誓旦旦地表態:“我在縣內的一千名部下可供日軍驅使,他們必能在日軍的指揮下,負擔起維持治安的責任,敬請放心。”
劉萬魁歸順后,寧安縣已經沒有抵抗力量存在,在寧安的日本特務終于放心大膽地等待日本關東軍來接收了。
1932.2,28日寧安起義
令日本特務做夢也沒有想到,本是板上釘釘的事竟也會峰回路轉。駐寧安第二十一旅第一營第三連連長項元英率領130名不甘當亡國奴的熱血男兒,1932年2月28日下午七點半發動了起義。
(寧安縣牡丹江碼頭)
起義將士兵分三路發起攻擊:
一路襲擊西關司令部,將綏寧鎮守使趙芷香綁架至牡丹江南岸,并強令他旗幟鮮明地支持抗日,否則便直接槍殺。在趙中將的部下李營長的斡旋之下,趙鎮守使以支付大量現金和提供武器為條件免于一死,但遭到監禁。
第二路的中國士兵高呼“消滅日本鬼子”、“一個都不要放過”、“不要讓他們逃了”的口號,直搗日本人的老巢——城后街的日本民會辦公室,戰士們砸開“日民辦”的大門,沖進去對內一通掃射。
還有一隊人馬,洗劫了位于城內的中村藥店。
實際上,項元英連長制造的所謂“寧安兵變”,并沒有對在寧安的日本人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也僅是些藥品,說是虛驚一場也不為過。
3月1日,這些日本人在藏縣長、公安局孫署長的保護下,安全撤離寧安,平安抵達哈爾濱避難。這些日本走狗“到達哈爾濱后,眾人立即前往情報部門、領事館、民會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組織,報告東部的悲慘狀況。”
“寧安起義”,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寧安大地的抗日熱潮,許多仁人志士投入到抗日的洪流當中,王德林領導的抗日救國軍,與接任趙芷香綏寧鎮守使一職的張治邦結盟,他們與劉萬魁部共同抗擊外侮。
當下,哈爾濱的旅游火了,731部隊罪證陳列館也成了國人的必看項目。看到網上有人以每條3元為代價,邀請人來評論區發抹黑哈爾濱的消息,令我頓時想起了在寧古塔城內居住了近40年的間諜橫地信果,如今在中國城市內的幾十所日本人學校,發自內心地問上一句:還有人相信“中日不再戰”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