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個人微信,喜歡的,就加一下!
文/林中木白
大家好,我是木白。今天要說的是什么!
開始先說這個號的轉型。很掙扎的一次轉型吧,其實也不算是轉型,最開始這個號就是寫情感,哲理,后面寫了幾篇社會話題,因為比較火,就順勢寫社會話題了。與其說是轉型,不如說是回歸。但可以看到,那么多人的公眾號,還不如當時幾千人的時候閱讀高,一千的閱讀,和新開一個零關注的號都是一個樣的。
其實用這個號轉型,我自己心里很清楚的知道,是一個敗筆,可能是因為我這個人的緣故,在未來這個號必然是在長久的限流中掙扎著,新開一個號的話,其實會更好一些。這個號就是寫時評,平時寫的時候盡量的規避一下,寫到哪是哪,沒了也就沒了,其實是最好的。但心驅使著我不愿意這么做,接近六萬的讀友,多數都是相伴那么多年的朋友,可能心里是因為這份情感,有點不舍。
當下的心境就是這樣,唯一心里還抱存著一點希望,就是在未來這個號不會被限流,慢慢的能好起來,這是當下可能堅持下來的一點驅動力。當然,我也知道,現在的公眾號其實已經江河日下,早已經頭條化,甚至用AI寫就的文章,都會比那些用心的原創文章要好得多,這沒辦法,一是大環境的轉變,這個時代并不需要讓人思考的原創文章,二是,集中主義化的愈發強勁下,個體的鋒芒必然是需要被折斷,各行各業都是這樣,個體的自由度,只會慢慢的被集中化。以前做個體,你能憑借著自己的勞動,思維,創意,可能把自己的店經營好,但現在,可能并不都是取決于你的個人意志,而是平臺愿不愿意給你流量。也所以我們看到,主播的盛行,一場直播可能是無數個店面幾年的銷售額,而這種集中,其實就是另類的大鍋飯。個體的活躍度,已經嚴重被擠壓,每一個個體幾乎都在掙扎的狀態中。這樣好嗎,一萬個大腦可能創造出一萬個想法,但一萬個大腦都受制于其他,毫無發揮的空間,那么后面就是進入胡同里了。
在這種集中下,個體的自由度都被限制,而當個人的能力受限于機制,那么公平的天平其實已經被打破。說白了,未來只會更難。
也所以,這幾個月的時間,我選擇了脫離,即,接一些并不受管轄的翻譯,日常的線下寫作等等,先活下去。線上的這種,到后面就是看運氣,有機會就多寫,沒機會,就當一個愛好來游戲人間,反正生存的問題是沒有辦法放在這里的,因為我是那種慣于將命運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的人,而非是伸著頭,被牽著走,心情好了,看你順眼了給你一把草吃吃,這種生活說白了,太沒有尊嚴。
但在這種困境下,艱難的泥濘中,一定要把握好每一步。
這人間,到今天,我發現是充滿著惡意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在幾個月前我的生活因為寫作的窘境,進入極度的迷茫,我也知道,我自己的一言一行其實都是受到關注的。再然后,在我的經濟即將進入低谷的時候,有著橄欖枝拋來,
第一個是愿意給我一份工作,其實我并不缺工作,但出于禮貌還是溝通交流,而后他們想要我的一份翔實的信息,后面又開始介紹一些工作的場景,要干啥之類的。而后,我就發現了風險,如果我做的話,未來必然會萬劫不復。
第二個是我一個相交平平的朋友忽然一度熱情起來,喊著我要做收藏和文玩類的生意,然后又是介紹大佬,又是介紹其他的,總之,在那種很困境的時候,這就像是天降甘霖。
但最終我都沒有選擇去做。今天寫的時候,我能寫出來,其實在當時的時候,我并沒有想到這么多,當時不做,純粹是心性的抗拒,即,我認為這種看不透的東西,尤其是可能會坑人的這種生意,做起來是要違背原則的。再說白了,這不是大腦的好用與不好用,而只是純粹內里的這點底線罷了。
直到前幾天我看到湖北的一個寫作者的悲劇后,我才意識到,這可能后面是有著惡意的,尤其是我那個相交平平的朋友,在前幾天的一場交流中,無意間說出的那段話后。我知道,如果當時做了的話,很可能今天的我早已經萬劫不復了。
好在的是,盡管不夠聰明,貴在有一顆純粹帶著善意的心。
這個簡單的經歷也是送給昨晚與我電話交流的那位陌生讀友,你看完我的這個經歷的時候,其實也該思考一下,你之所以走到了今天,其實很多的時候也并不一定要怪外界的那些惡意,最內里的原因還是你的心當時松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