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們: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情況:我們無意間被銳物劃破了皮膚,在我們發現之前,我們感覺不到疼痛;當我們看到傷口和血漬的時候,疼痛感隨之而來。
不關注,無痛苦。精神領域的痛苦更是如此。大多數痛苦是我們的關注事件后引起的感覺,是我們的價值觀帶來的。我們所有的感知來源于我們的認知,我們的認知來源于我們的知識。由于我們知識有限,無法全部理解事情的發生,或者事情的發生和我們的看法相矛盾時,我們的認知和價值觀念與現實世界不吻合造成摩擦,欲望與能力不相稱,痛苦感便油然而生。
痛苦屬于人精神世界的產物,是一個人精神財富缺乏引起的發病癥狀之一。
首先,痛苦是自找的。我們的內心世界是一切快樂和痛苦的主宰。痛苦是我們的注意力引起的,我們不關注引起我們痛苦的事件,就沒有痛苦。讓我們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認知。痛苦是我們自找的,是典型的庸人自擾。所以,我們不主動尋找痛苦,就沒有痛苦。
中醫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一個人知識結構越單一,心胸越狹隘、越自私,就容易鉆牛角尖,想不通問題,就會越痛苦。
其次,痛苦是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情緒,與別人無關,別人也無法感知體驗。你的痛苦只能是你的痛苦,別人無法分擔。痛苦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東西,與外界無關。除了我們的內心世界,外部的人、事、物都是客觀的,外部客觀世界有其運行的規律,這個規律是不以我們的意識為轉移的。所以,改造我們的學習,改造我們的認知,改造我們的精神世界,多一雙慧眼,才能認清這個世界,才能少一份“心痛”。
精神世界的痛苦只能通過精神世界的改造來解決。改造我們的認知,換個角度想問題,痛苦可能就會迎刃而解。當然,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情是“神”;改變別人、強行改變別人是“神經病”。“神”痛苦很少,“神經病”的世界里滿是痛苦。
再次,痛苦的背后是禮物。超越痛苦,才能拿到背后的禮物。化解痛苦的能力就是我們的成長過程。將痛苦轉化為不痛苦,或者將痛苦轉化為幸福,是一個人最大的能力。大痛苦蘊含大智慧,小痛苦蘊含小智慧。我們生活中,內心強大的人不是能夠忍受更大的痛苦,而是在面對更大的痛苦時,能夠憑借強大的內心更好地化解。樹最堅硬的地方是傷疤。一個人徹悟的程度等于所受痛苦的深度。軟弱的背后是堅強,痛苦的背后是蛻變,熬過低谷,繁花自現。
痛苦又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人要么在痛苦中徹悟而鳳凰涅槃,要么在痛苦中沉淪。所有的好事發生之前,一定先有糟糕的事情來折騰你。沒有山窮水盡,哪來柳暗花明;沒有萬念俱焚,哪來絕處逢生。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痛苦和磨難,那都是上天派來度化我們的,是為我們的成長創造條件的。
最后,當你不開心的時候,你就錯了;當你痛苦的時候,你就錯了;當你“悲傷逆流成河”的時候,你就錯了。我們生病的時候,大都是我們生活方式錯了,是身體在提醒我們我們的生活方式需要改變。我們痛苦的時候,就是我們認知錯了,是世界在提醒我們我們的思想需要改變。按照這個思路去反思、去解決問題,就是學習,就是提高,就是成長。
生命本來應該是飽滿的、圓潤的、充滿活力的,如果我們的生命里充滿了酸澀和痛苦,那一定是我們錯了,是我們的心出了問題。我們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痛苦,所以沒有必要痛苦地活著。我們經常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其實,知痛就改,更是好老師。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道法自然,近道則無惑,無惑則無痛。
生活,越簡單越幸福,越計較越痛苦。只有欲望與滿足欲望的能力相匹配,心靈才能安靜,生活才能幸福。
人活一生,活的就是心情。心往前走,總能看到光。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紛擾,幸福地活著,讓我們共同做優秀的教育人。
(本文為5月24日在臨潁三高化學組大教研活動會議上的發言)
來源公眾號:宋家廣輝 作者:宋廣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