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討薪,成空。一場場承諾,成風…”昨日,網友發布的一首《西游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的改編曲視頻在網絡走紅,歌詞道出了無數年底拿不到工錢、難以過年的農民工的辛酸,引起共鳴。2月3日,筆者聯系上了視頻中的唱歌男子曹某了解其背后故事。
易俗社翻新改造,工人為趕工春節加班
曹某介紹,自己曾帶領工人參與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建設,主要負責街區建筑的外裝和幕墻工程,現在完工兩年半都還一直被拖欠著工錢。
西安易俗社位于鐘樓的東北角,它成立于1912年,是中國第一個集戲曲演出、教育、創作為一體的藝術社團。雖然也曾歷經百年的輝煌,但由于近年來戲曲文化消沉、老城區落敗,易俗社也逐漸無人問津。
過去20年里,易俗社所處的東大街不是在改造,就是在改造的路上,2020年,曹某和他的工友們加入了這場易俗社的改造工程。
曹某說,該改造項目的總包是某建筑公司,建設方原本是西安曲江易俗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曲江易俗公司),后來又變成了西安曲江大明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曲江大明宮公司)。根據“天眼查”公布的信息,前后兩建設單位都屬于曲江新區管委會旗下。
“由于要趕在十四運之前完工,2021年的春節我們都在趕工,一眾工友經常是沒日沒夜地干活,24小時輪班干,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按時交工?!辈苣郴貞浀?。
改造完成煥然一新的易俗社
改造成功重回熱鬧,完工兩年仍被欠錢
2021年9月,改造完成的新易俗社交工并投入使用,沉寂許久的東大街又熱鬧起來。作為全國唯一一個以秦腔文化為主題的街區,易俗社可以說是更新的很成功,從西安鐘樓旁的一個衰敗破舊、無人問津的劇場搖身變成了潮流青年、吃貨一族、網紅大咖時尚打卡的必去之地。這里地上和地下兩處街區一個傳承創新著秦腔的技藝精神,一個回憶復現著西安的往昔生活,宣傳了這片土地上的非遺文化,也讓此處商圈再次活躍起來,帶來許多經濟效益。
但是,作為此處曾經的建設者,到今天,他們還沒拿到全部的工錢。曹某說,該工程造價超13億,分包方和材料商加起來有70家,但建設方至今尚拖欠近一半工程款,工人們的工錢也沒法發,許多分包方和材料商還不上貸款幾乎被拖垮。
被拖欠工程款的建設者們在易俗社討要工錢
年貨節熱鬧舉辦,工人卻拿不到“年貨錢”
曹某說:“工人們每年都去雁塔勞動監察大隊反映情況,但每次登記完都是不了了之,現在拖得時間長了都不知道該找誰。易俗社現在這么熱鬧,苦得只是我們這些干活的人?!睋私?,拿不到錢的工人們還曾嘗試四處堵門、拉橫幅討要工錢,但不管是曲江易俗公司還是曲江大明宮公司都不管,如今又快到春節,大家都不知道年該咋過。
今年1月23日,陜西融媒體發布一篇題為《“絲路西安年貨節暨文化廟會”盛大開幕:易俗社文化街區變身年貨主場》的文章,介紹了1月18日在易俗社舉辦的絲路西安年貨節及文化廟會的盛景,“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分會場的加持下,本次活動得到了央視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陜西日報群眾新聞網等多家官方媒體的持續關注。各街區自媒體抖音、快手、小紅書、視頻號等平臺進行達人帶貨和短視頻矩陣傳播銷售,使得‘絲路西安年貨節及文化廟會’成為全國游客關注的焦點?!?/p>
在易俗社舉辦的年貨節如火如荼
曹某說,他只是眾多分包公司里面的一個公司的小項目經理,他帶領大家干活,然而給大家不能發工資,他只能唱歌訴苦,以解心中苦悶。
筆者了解到,2024年1月26日,十幾家在西安易俗社施工的分包單位以及兩百多工人在鐘樓易俗社討要工資和工程款,當天下午3點左右來自曲江大明宮建設集團副總劉貴成承諾,3到7日內解決大家工資,現在已經第9天了,承諾的工資仍然沒有消息。
據了解某建筑公司是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的總承包方,該公司有關人員證實,曲江大明宮公司欠錢屬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