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鎮職工養老金的計算頗為復雜,各地有不同的政策和標準,各人有不同的情況和數據,能算明白的人不多。資深社保顧問水流云在草青青現在就來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精準計算。通過學習,非專業人士也可以做到計算結果一分不差。本文為北京城鎮職工企退篇。
現階段城鎮職工養老金等于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之和。北京地區計算需要八項數據、四個步驟。前三步,先分別計算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第四步,加總求和。
下面結合案例,具體講解。
案例:某女1968年生人,1988年參加工作,北京某國企女工,2018年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195,養老保險繳費年限30年,其中1992年10月前的視同繳費年限4年,1998年6月前過渡期的實際繳費年限5.5年,1992年10月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建立后實際繳費年限總和26年,歷年繳費指數0.4,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本息總額6萬。
一、計算基礎性養老金(需三項數據)
第1項:退休時北京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數據或養老金計發基數
北京歷年社平工資或養老金計發基數權威數據在哪兒查詢?首選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人力社保局,及北京統計局官網查詢。
2017年~2022年退休采用的數據分別為7706元、8467元、9262元、9910元、10534元、11082元。
說明:這一數據的處理分三個階段
(1)過去式:2019年前,采用當地上一年度城鎮職工社平工資計算社保繳費標準時,計算退休待遇采用的是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城鎮職工社平工資。歷史上是每年5月中下旬,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北京市統計局會第一時間公布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數據。現已成為歷史。
(2)現在式:2019年起,采用養老金計發基數(各地做法不統一,北京目前仍采用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城鎮職工社平工資)。
(3)將來式:未來將采用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社平工資。
第2項:本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本人養老保險繳費總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1992年10月前在北京國企、大集體有正式工作,并且有人事檔案佐證,此前的工齡均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2014年10月前在機關事業單位有正式工作,并且有人事檔案佐證,此前的工齡也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
友情提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