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真愛們~
開工第五天,大家……都還好嗎?
小編剛剛在工位上摸魚(噓),翻開《托爾斯泰最后的日記》,一看一個不吱聲……
不是,你們大文豪也演我精神狀態吶!
周日:“還活著——雖然精神并不好。” 周一:“還活著,但實在是個很壞的日子。因為依舊沒有精神,什么事也沒有做。” 周二:“總算還活著,但很苦痛。” 周三:“總算還活著,但人很不好。依舊非常衰弱。” 周四:“還活著。可是心情很悲哀。” ps.以上語句均摘自《托爾斯泰最后的日記》
說實話,看著老開心了,自己的頹廢固然可怕,大文豪的擺爛令人心安。
今日正式“確診”列夫·爾斯泰同款小病,“活但頹 (活著但頹廢) 綜合征”。
但轉念一想,人托爾斯泰再怎么擺爛還是擺出了《戰爭與和平》、《復活》等名震世界文學史的經典名著,而我摸魚……
好好好,本人又不吱聲了……
那這個“活但頹綜合征”,可咋治啊?
蘇東坡的老爸蘇洵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 蘇洵像
蘇洵這哥們打小吊兒郎當的,一讓他學習他就渾身不得勁,于是干脆擺爛不學,花著老爹給的錢到處旅游打卡耍朋友。
而君少,獨不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 ——歐陽修《蘇洵墓志銘》
不擺不打緊,蘇洵這一擺爛轉眼就是二十來年,轉眼27歲了,這時他都已經是四個孩子的爹了……
洵哥良心一緊,覺得自己再這樣不務正業下去實在是太不像話了,是時候該考個公務員賺錢養家了。
于是他“始大發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咬咬牙把自己關進小黑屋,每天全神貫注地學習。
這件事情還被摘編到了我們小時候常常念誦的《三字經》里——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是的,洵哥從此造作起來了。
可惜,一直到39歲,洵哥仍舊屢試不中。
一天天的都要學吐了還考不上,要換了我們,恐怕這輩子再也不會再想學習了,但洵哥卻不是。
這些年的勤奮刻苦讓蘇洵找到了良好的學習狀態,也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洵哥雖然討厭應試書籍,卻是真心熱愛文章和學術。39歲這年,他把過往寫作的幾百篇文章都燒了,決心放棄科考,全心全意攻讀學術。
后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蘇洵成了千古文章大家,還培養出了蘇軾蘇轍兩位名垂青史的大文豪,父子三人并居“唐宋八大家”之列……
我想,蘇洵的業有大成,離不開27歲那年下定決心的“全神貫注”。
而“全神貫注”,或許正是我們把事情做好的通行證。
一起來聽聽意公子的講解吧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開工第一周就要結束啦。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能擁有單點突破的能力,端好老天爺賞給我們的那碗“飯”。
多開點花,可成。
全神貫注,可大成!
(當然,摸魚還是要的啦,看看托爾斯泰就知道了,適度摸魚有益于身心健康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