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詞,當屬溫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罷》。
朋友們,這首詞,妙極了!
這首寫于1000年前、只有27個字的小令,我相信每個讀完初中的人都非常熟悉,甚至還能一字不漏的背下來。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老實說,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我并不覺得它有什么獨特之處。
造成我這么認為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是以前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就說這是“思婦盼歸”,說詩人描寫了一個婦女在江邊的樓上,盼望丈夫歸來,但江面上來來往往成百上千艘船,都不是丈夫所在的船。她非常失望,于是感到斷腸般的痛苦。
這有什么特別的呢?像這樣的詩詞,古人寫了幾千幾萬首,就連溫庭筠本人,也寫了很多。
這并不它特別的原因。
其二,是我過去年紀尚小,經歷的人和事都太少,還不懂得品嘗古詩詞真正的精華。
以前不覺得妙,現在為什么又覺得非常妙呢?
因為,我某天突然想起,這個“梳洗罷,獨倚望江樓”的女子,有沒有一種可能——她靠在欄桿上,并沒有在等她的丈夫。
區別就在這里——如果她心中有個要等的人,這就是一首很普通的詩詞;如果她心中誰也不等,或者說她也不知道自己在等誰。那這首詞,就太高級了!
如果她心中有一個要等待的人,那么,“過盡千帆皆不是”,最多就是失望、焦慮,還遠遠不止于“斷腸”,繼續等就行了嘛。
但是,如果她沒有在等誰,那么,那種絕望、迷茫,就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
這種感受,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
比如,你某天點外賣,劃來劃去,劃拉了半個小時,最后啥也沒點,你不知道要吃什么,那種感覺,是不是很痛苦?是不是“過盡千帆皆不是”?
如果你知道自己具體要吃什么,那按條件去篩選就行了,問題恰恰在于,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吃什么。
還有,刷短視頻也一樣。
某天晚上,你其實是困了,但就是睡不著,睡不著你就打開短視頻,不斷往上刷,刷到天亮了,你感到無比空虛。
刷了幾百個短視頻,并沒有讓你感到真正的滿足和踏實,你也沒有說非要看哪個視頻、非要看哪一種視頻,就只是漫無目的的刷,刷來刷去,依然“過盡千帆皆不是”。長期如此,怎能不痛苦呢?
這種感覺,你能體會嗎?
能體會的話,你就能理解,為什么這27個字,能解釋現在的離婚率為什么這么高。
為什么現在的離婚率這么高呢?
有人會說,是因為現在經濟壓力太大了,房貸車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婚姻里沒有錢,日子怎么過?
這肯定是不對的,至少不是本質原因,因為如果事實如此,那楊冪、章子怡、趙麗穎、王寶強、汪峰、文章等等這一大堆明星和有錢人就不會離婚,他們并不缺錢吧。
也有人說,是因為現在網絡太方便了,網絡姻緣一線牽,人很容易就移情別戀了——這也不是本質原因,事實上,因為婚外情而離婚的人,占所有離婚人士的比重并不大。
還有人說,是因為現在網上鼓吹離婚的毒雞湯太多了,那些不明道理的人,尤其是女人,很容易被洗腦。
這也不對,因為看近30年來的離婚數據,它的增長過程,跟網聯網沒有必然聯系。
私以為,導致現在離婚率那么高的原因,就是現代人,對婚姻失去了信仰。
什么叫“對婚姻失去了信仰”呢?
你看,我們父母那一代人、爺爺奶奶那一輩人,他們離婚非常少。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連感情的基礎都沒有,都是包辦婚姻,結婚后也經常吵鬧、更談不上什么三觀合不合,他們中的大部分的夫妻,平時連走心的交流都很少。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很少離婚。
為什么?
因為他們信仰婚姻。
他們認為,人就該結婚,結婚了就該生兒育女,一起把兒女撫養長大,然后享受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吵得再厲害、對彼此再不滿,哪怕想過一萬遍離婚,但都不會真的走到離婚那一步。
他們的心里,有“一艘船”——他們一直對未來的生活抱有期待,期待著兒女長大,期待著兒女考大學,期待著兒女成家。
這些期待,讓他們可以忍受婚姻里的一切不幸,無論如何都要維系婚姻那個殼的存在,哪怕是空殼。
但現在,年輕人的心里,沒有“一艘船”——沒有具體的目標和信仰。
別說離婚了,就是連結婚,有多少人是發自內心的想結婚呢?
生活中,除了那些真正彼此相愛的情侶,才會發自內心的想結婚——然而,真正彼此相愛的情侶,又有多少呢?
結婚后,很多人,他們也不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孩子,感覺結婚、生孩子都是一種任務,目的是為了堵住父母的嘴。
結果,結了婚,生了孩子(有些連孩子都沒生),要不了多久,就開始覺得婚姻生活非常枯燥、非常繁瑣、非常無聊,沒有意思、沒有樂趣、沒有意義。
大家都不知道,維持一個婚姻的目的是什么、意義是什么。
那種“過盡千帆皆不是”的感覺,就會越來越強烈——現在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但你要問我具體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我也不知道。
在婚姻里迷茫,成了一種普遍現象。
很多女人在婚后,都會罵她老公不上進。但她老公不是不上進,是他不知道為什么要上進,為誰而上進,感覺努力和不努力,區別不是很大。
戀愛的時候,可以“奔著結婚去”,可是結了婚、生了孩子,還奔著什么去呢?奔著孩子去嗎?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沒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了,為了孩子努力打拼的動力也沒了。
可以說,我們現在的年輕一代,是最為不幸的一代。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那一代的人,他們最起碼知道這輩子為了什么而活,他們信仰婚姻,甘愿為婚姻、為家庭、為兒女付出一輩子;
比我們更年輕的一代,他們崇尚自由、崇尚愛情,覺得結不結婚無所謂、生不生孩子無所謂。他們也是幸福的,至少知道為了自己、為了自由、為了愛情而活。
但我們這一代,要說為了婚姻嗎?也不是,要不然哪來的那么多大齡剩男剩女、那么多離婚人士;要說為了愛情、為了自己嗎?也不是,要不然為啥還要敷衍結婚生子怕父母傷心呢?
我們這一代,是價值紊亂的一代,心里沒有“一艘船”,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不知道自己在活個什么勁兒、不知道自己到底該追求什么,唯一知道的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我現在的生活,現在的婚姻,不是我想要的。
那該怎么辦呢?
不知道,說不清。
諸位,現在的我們,既沒有純粹地信仰婚姻,也沒有純粹地信仰愛情,這給我們這代人帶來了無窮的迷茫和痛苦,我們該怎么辦?
作者|李彎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