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公眾科學項目:人鳥沖突信息收集,這里指收集因農林漁等生產需要而架設的防鳥網和撞網鳥類的相關信息。信息收集入口見下圖,可以掃碼填寫。偷獵為目的的鳥網信息也可以提交。信息收集表包含三個項目:撞網鳥類信息,鳥網信息和農戶訪談(非必填)。內容較多,所以我們盡量簡化了表格,但也因此有一些地方需要補充說明。(文后有項目補充信息)
第一:您的地理位置和坐標
因為手機系統不同等原因,第4欄顯示會不同,有的會顯示坐標,有的不會,因此,不顯示坐標的手機,就需要在第5欄填寫。如果第4欄顯示了坐標,那么可以直接抄寫在第5欄,也可以在第5欄填寫其它內容,不留白即可。
第二:產業類型
林地,如圖所說,類型太多,對部分鳥友來說,要細分是不容易的。且現實中,很多林地可能是結構復雜的,要明確地劃分類型也不容易。只要以樹木為主的景觀,均可勾選此項。
第三:勾選11欄中的“是”,才會顯示第13欄。第13欄可以右滑,最后一項是“備注”,也是必填的,如無任何備注信息,填其它內容,不留白即可。
第四:鳥網基礎信息下的“封頂面積”是指正面覆蓋的鳥網的面積。有的農戶為了防止鳥從正上方進入林地,用鳥網進行了封蓋。
第五:15欄下的“布置時間”是指鳥網架設的時間,這里主要是估計為主,如果能從農戶處得到具體架設時間,極好。備注不留白即可。
第六:鳥網圖片需要一些近距離的特寫,有助于判斷材質和估算網孔尺寸。尤其是反應網孔尺寸的照片,需要放參照物,推薦鑰匙、筆、手機和手指。
重要提示:因為上傳圖片有限,所以可以加工作人員的微信“soykomi”,備注“鳥網調查志愿者”,發送剩余圖片。
第七:歡迎在此欄留下您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項目補充信息:
多年來,我們在戶外見到的捕鳥網主要是農戶為防止農作物被鳥類取食而架設的。為偷獵而架設的網也有發現,但占比較小。我們和地方政府及警察一起拆過鳥網,解救過的鳥包括草鸮、赤麻鴨、紅嘴相思鳥等。但是,很多時候,當我們面對農戶的鳥網時,往往是無法下手的,因為簡單的拆網,并不能解決人鳥沖突的根本問題。所以,我們幾個人(Komi、管弦、團子、閃電和馬斯特面)計劃通過本項目,先收集部分鳥網信息、掛網鳥類信息和農戶訪談信息,對人鳥沖突有更深入的了解后,提出一些有助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項目管理和執行機構是動物福利團隊(以下簡稱團隊)。團隊與中國動物園協會從2010年開始合作開展動物園飼養管理專業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種群管理、保護教育、行為管理、豐容、營養等常規性培訓,也包括針對特定物種的系統性培訓,涉及物種包括但不限于亞洲象、非洲象、靈長類、猛禽、鸚鵡、大型貓科及部分有蹄類動物等,促進國內外動物園行業交流,提升圈養野生動物福利狀態。
此信息收集表為項目第一階段的部分工作,項目在眾籌資金后,會繼續推進。眾籌通道會在春節后推出,合規合法,希望鳥友們多多支持!
點擊了解更多機構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