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太陽山》的寓言故事,說的是一家有兩兄弟,老大富老二窮,有一天老二上山砍柴,休息時想到交不起老大的地租而發愁,這時飛來一只大鳥對他說,不用愁,我背你去太陽山,那里有很多金銀珠寶,你撿些回來就改善生活了。
坐在大鳥背上很快到了太陽山,那里果然有滿山的金銀珠寶。大鳥吩咐老二抓緊時間,不要撿太多,否則太陽一回來就會被燒死。老二隨便拿了一小塊金子就坐在大鳥背上回來了,大鳥問他,為啥拿這么少,他說夠了。
老二用金子換來的錢買了地,蓋了新房,生活漸漸好起來。老大看見弟弟突然生活變好了,很奇怪,就問他原因,老二告訴了哥哥大鳥背他去太陽山撿金子的事。老大聽了,也就裝作去砍柴,也坐在那里發愁,這時大鳥來了,也背他去了金山。
看到滿地金銀珠寶,老大兩眼冒光,拿出帶來的大袋子,貪婪的裝了起來。大鳥告訴他不要那太多,抓緊時間,否則太陽回來會被燒死。老大口中哼哼的應著,根本停不下來。這時大鳥高聲呼叫,太陽就要回來了,快走。
老大這時才戀戀不舍的起身,拖動已經快要裝滿的袋子,但實在拖不動,又舍不得丟掉一些。大鳥看到太陽就好回來了,急急飛走了,老大就被活活燒死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想發財也不要太貪心,否則偷雞不成蝕把米。
在地球上當然不存在什么太陽山金山,但在宇宙中,還真有金山存在,來自奇妙的宇宙煉金術中子星相撞。科學家認為,中子星碰撞就像宇宙大型煉金爐,是制造出比鐵還重元素產生的源頭,地球上和宇宙中存在的黃金,幾乎都是中子星碰撞出來的。
2017年10月16日,世界許多天文臺觀測發現了第一次中子星相撞事件,這次事件的引力波漣漪歷經1.3億年的光速傳播,被地球上的引力波探測裝置所接收到,這次發現被命名為“GW170817”。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碰撞讓中子星部分物質碎屑飄散到太空,其中含有約300個地球質量的黃金。
當時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碰撞事件每10萬年會發生一次,但事實并非如此。2020年1月7日,科學家們又觀測到了兩顆中子星碰撞融合的引力波,這次事件被命名為“GW190425”,距離我們5.2億光年。由此可見,中子星碰撞是宇宙中的常見事件。
中子星在宇宙中的普遍存在,科學分析認為,僅銀河系中子星就不下10億顆,現在已經被發現的有2000多顆,我國天眼就發現了800余顆。這是因為中子星太小,直徑只有10公里左右,又不發可見光,因此很難被發現。
那么,什么是中子星,它有一些什么樣的特征呢?
實際上,中子星和黑洞、白矮星一樣,是恒星死亡后留在宇宙中的一種尸骸,是一種極端致密的天體。科學分析認為,一般情況下,質量在太陽的8到30倍之間的恒星,死亡后會發生超新星大爆炸,核心可能會坍縮成一顆中子星。
小于太陽質量8倍的恒星,死亡后會核心會坍縮成一顆白矮星;大于太陽質量30倍以上的恒星,超新星大爆發后核心可能會坍縮成一顆黑洞。因此,中子星是介于白矮星與黑洞之間的致密天體。
中子星直徑一般不會超過30公里,質量在1.44到3個太陽質量之間,這個質量上限叫“奧本海默極限”,超過這個極限,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就會坍縮成一顆黑洞;而1.44個太陽質量被稱為“錢德拉塞卡極限”,是白矮星的質量上限,超過這個上限白矮星就會坍縮成中子星。
由此可見,中子星密度是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一種天體,其直徑只有10公里到30公里之間,很小,只有一個中小城市大小,在宇宙中根本看不見其實體,只能通過射電望遠鏡或引力波探測儀,觀測到其發出的電磁脈沖或碰撞引力波。
由于中子星大質量恒星爆炸后坍縮而成,其繼承了恒星的角動量,一般都旋轉很快,最快的每秒可達一千多轉。中子星的磁極與自轉軸不在一條直線點上,會有一個夾角,這樣中子星轉動起來發出的電磁脈沖就會像燈塔一樣在太空掃射,且極有規律,當這束電磁脈沖掃射到地球被射電望遠鏡捕捉到,這顆中子星就會被發現。
迄今為止,中子星基本都是這樣被發現的,由此,這類中子星又叫脈沖星。
太陽質量約為2*10^30kg,直徑約為139.2萬公里,10~30公里直徑的中子星卻具有2個左右太陽質量,可想而知其密度有多大。一般認為,中子星的密度在每立方厘米1~10億噸之間!中子星密度如此大,是由于其極端引力壓,將原子都壓碎了,電子被壓縮到原子核里與質子中和成中子,這樣,整個星體就主要由中子擠壓在一起,密度相當于甚至超過原子核。
有人常說,如果一塊很小的中子星碎片來到地球會怎么樣?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中子星物質的極端致密,極難從中子星表面剝離一塊物質下來,中子星物質一旦脫離了中子星強大的引力壓力環境,就會發生大爆炸,并崩潰成常規物質。
因此,中子星只有與中子星或黑洞相撞,才會被撕裂或合并,極其強大的壓力和萬億度高溫,會將物質聚變融合為比鐵元素更重的元素,并且迸發出高能的X射線或伽馬射線,甚至發射出宇宙頂級能量伽馬射線暴。
據科學家分析,地球上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即發生在4.45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就有可能是由于距離我們6000光年的兩顆中子星相撞,迸發出來的一束伽馬射線暴正好照射到地球,破壞了地球大氣層的臭氧層,太陽紫外線就不能夠肆無忌憚地襲擊地球,導致了生物食物鏈斷裂,85%的物種被滅絕。
因此,中子星是宇宙中一種極端存在,它們既可以為宇宙生產出更多的物質,也可以凈化宇宙,摧毀生命。但科學家們確信,宇宙中存在的黃金基本都拜中子星所賜,地球上的黃金也來源于天上掉下的餡餅,因為地球條件是無法自然形成黃金的。
據媒體2月25日消息,強大的韋伯空間望遠鏡和它的前輩哈勃空間望遠鏡,最近共同觀測到一個超長伽馬射線暴,這束能量爆發于數百萬年前兩顆中子星相撞,望遠鏡檢測的結果顯示,碰撞的確產生了“純金”,由此進一步證實了宇宙中的黃金主要來自于中子星碰撞。
參與這項研究的羅馬大學天體物理學家Eleonora Troja指出,這是第一次能夠確認比鐵和銀更重的金屬在我們面前被“新鮮”制造出來。而這個研究團隊的負責人Yu-Han Yang則說,中子星合并可能創造出一種理想環境,可以大量合成重元素,這是目前無法人工實現的。
由此,我們可以肯定,在相撞過的中子星附近,會有大量的金山銀山存在。那么,想發財的人們是否真的就可以到中子星附近去淘金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首先,中子星相撞都在遙遠的地方,距離我們都是以億萬光年計,最近的也有數千乃至數百萬光年,而人類目前的腳步連萬分之一光年都還是望塵莫及;其次,由于中子星的極端引力場,一般天體靠近都會被吃掉,更別說人類這種弱弱的生物了。
據計算,一個人如果被中子星吸引掉落到表面,速度最快會達到一半光速,其撞擊力度相當于兩億噸核爆,也就是迄今世界最大的核彈,4顆前蘇聯制造的沙皇氫彈的爆炸能量,這種能量爆炸的沖擊波,在中子星表面極端引力壓強下,連一毫米浪潮也掀不起來。而掉落在中子星表面的這個倒霉蛋,將迅速被壓縮成一堆中子,比一個病毒還小。
如此,如果真的有貪財者硬要前往撈金,必然會像到太陽山上撈金的貪婪鬼一樣,有去無回。
但是,這并不能否認中子星相撞出來的金子人類無法消受,現在我們挖出的金礦,撿到的狗頭金,就是來自中子星相撞。在地球形成初期,曾經遭受過隕石雨的長期轟擊,其中就有許多黃金撞入地球,鉆進那時還呈熔融狀的地球深處,由于重力作用,大量沉積在地核深處,少量在地殼層,被人類所發掘。
而且,現在漂浮在太空的黃金,還會時不時會掉落到地球,如果某一天中子星相撞形成的大量黃金被地球引力捕獲,天上掉餡餅的奇跡就真的會發生了,就會有許多人得到這些財富。當然,即便天上掉餡餅,也要勤勞些起得早些,勤勞的人們肯定會比懶人得到的更多。
你說呢?謝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文章,請尊重作者版權,感謝理解合作。
資料鏈接:https://www.msn.cn/zh-cn/news/other/%E5%AE%87%E5%AE%99%E7%82%BC%E9%87%91%E6%9C%AF-%E9%9F%A6%E4%BC%AF%E5%92%8C%E5%93%88%E5%8B%83%E6%9C%9B%E8%BF%9C%E9%95%9C%E8%AF%81%E5%AE%9E%E4%B8%AD%E5%AD%90%E6%98%9F%E7%A2%B0%E6%92%9E%E4%BC%9A%E4%BA%A7%E7%94%9F%E9%BB%84%E9%87%91/ar-BB1iPYLr?ocid=msedgdhp&pc=EdgeStart&cvid=65dadaa72a26448798bd03c81c34779a&ei=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