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關于咖喱的文章
當暮光從廣富林塔后散射出來時,周圍觀看日落的人群發出陣陣贊嘆,而當落日終沉入地平線之后,涼風輕拂臉頰,宣告初秋的到來。
廣富林遺址以南,便是松江大學城。讀書時候,大學城還在打地基,不過幾個經年,拔地而起的便是一堆高校和數以萬計的學生,以及靠學生營生的太多人。
眾多高校之間,是一棟棟破舊平常的商業樓,這些在上海恐怕只存在于郊區的商務樓棟,設計過時、缺乏維護,卻擠著一家又一家小飯館、雜貨鋪、服裝店、考研機構、留學代辦,一個學生從填飽肚子的溫飽需要,到為飛黃騰達打基礎,甚至做一套面試用的西裝,都可以交給這里了。
大學城的消費當然是針對學生黨的,雖然已不是我當年一百塊可以吃一個禮拜并能負擔談戀愛的時代,但如今大學城里小餐館的平均消費亦罕有超過百元。這樣價格的店鋪,自然充斥著半成品、料包、中央食堂配送的餐食,但誰又想到在此之間,居然藏著一家頗有意思的咖喱小鋪。
據介紹此店的小伙伴,小店店主曾在廣島留學,回國后就在此開了咖喱屋,剛開業小店就遇到疫情,開開停停,一度以為早已閉店,倒在磕磕碰碰之下存活下來,也許在這種地方開店成本本來就低,換在市中心,確實可能早已追尋別樣人生去了。
小店很不好找,在商務樓的第二排,并非沿街,左一家韓國餐廳、右一家意餐小館,對面一家花店,客人均了了,人氣很一般。店主人是一個靦腆少年,說他是青年恐怕都把他說老了。
除了少年外,另有一做菜阿姨,阿姨很麻利,恐怕洗碗也是她包了。掃碼下單后,少年開始做菜,調咖喱、煎雞排,他和阿姨雖有分工,但出菜還是很慢,“手工料理、手工料理”。
店里另有一長發姑娘,喝著雪碧,并不吃飯,只是在吧臺玩著手機,不明所以。
雖然據說在廣島留學,但店里咖喱的出品并不是傳統日式咖喱,明明是南亞、東南亞風味,或許,少年在廣島留學時更多拜訪的是阿三們的店鋪,回國進行了復刻。
但這里的味道確實不一般,較之傳統的日式咖喱確實更辣,但水果味頗濃,用食評家時髦的用語就是“味道更深邃而富有風味”,也許是實在太好吃的緣故,邊上的客人紛紛要求加菜加飯,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們在點評網和小紅書最常見的描述,“量太小,吃不飽。”
此咖喱鋪若開在市中心,恐怕早已成小紅書的網紅,不過現在此窩著也沒什么不好。僅8點多而已,店里就漸漸沒了客人,一開始在店里默默坐著的姑娘,起身走向少年,兩人親昵起來,原來是少年的女友在等他收攤。
“等下班啊,這種感情對我來說真是很久遠的事了。”
于是知趣的埋單走人,戶外沿街的鋪子生意均還火爆,聚餐的少男少女喝著工業啤酒,恐怕少喝一杯都不盡興,單獨約會的小情侶,總是女生默默地看男生吃飯、抽煙,整個大學城彌漫著荷爾蒙的氣息,卻不失一絲青澀和清新,勾起回憶,更眷戀現在,漸漸地,讓自己失了神去。
文火屋
松江區文匯路338弄110號2室
附上上次做的知乎Live的鏈接
《如何在日本體驗米其林餐廳》
依舊可以進入聽我的演講內容
https://www.zhihu.com/lives/76155128042124083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