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時間倒回到2020年,當時比亞迪全年銷量為41萬輛,在銷量排行榜上排第18名。四年時間過去,2023年比亞迪憑借302萬輛的銷量,斬獲四個不需要添加任何定語的第一,分別為: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第一、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量第一、中國汽車品牌銷量第一、中國第一大汽車企業。
302萬輛的銷量超過了南北大眾之和,也超過了豐田加本田的總和,是自1984年外國車企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中國車企最強勢的表現。
我們來看一下比亞迪2020年-2023年的銷量情況:
2020年銷售41萬輛,其中新能源車17.9萬輛,新能源占比43.7%;
2021年銷售73萬輛,其中新能源車59.37萬輛,新能源占比81.3%;
2022年銷售186萬輛,新能源占比幾乎達到100%;
2023年銷售302萬輛,新能源占比100%。
2020年-2023年4年時間里,比亞迪的銷量增長了261萬輛。而同一時期,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從2531萬輛增長到2950萬輛,增量約為420萬輛。也就是說,中國市場這4年時間里的增量,比亞迪一家就吃掉了約62%。
那么,從41萬到73萬,到186萬,再到302萬,比亞迪究竟搶了誰的肉呢?
首先是通用汽車,2020年其在中國市場還能賣出290萬輛,到了2023年減少到210萬輛,對比減少80萬輛。
其次是大眾汽車,2020年售出385萬輛車,2023年為311萬輛,對比減少74萬輛。
第三是日產,2020年在華銷量為145萬輛,到了2023年全年銷量不足78萬輛,對比至少減少67萬輛。
第四是本田,2020年在華銷量為163萬輛,到了2023年全年銷量123萬輛,對比減少40萬輛。
統計得出,通用、大眾、日產和本田這4家外資車企在華2023年累計銷售比2020年減少約261萬輛。剛好與比亞迪同期的增量相等。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比亞迪吃掉了這4家的市場份額。
我們知道,2020年-2023年是國產汽車品牌迅猛發展迅猛,外資與合資汽車品牌持續萎縮的過程。不僅僅比亞迪,其他傳統國產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品牌的銷量與外資合資車同樣此消彼長的進擊趨勢。
在華日子不好過的外資(合資)車企不僅僅是通用、大眾、日產和本田四家,其他一些主流的外資(合資)品牌在華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現代2020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50.2萬輛,到了2023年僅為25.7萬輛,減少24.5萬輛。
起亞同期的銷量從22.4萬輛。減少到8萬輛,減幅高達64%。
馬自達2020年的銷量為21.7萬輛,到了2023年只剩下8.8萬輛。
三菱汽車則更慘,在2020年銷量還有將近13萬輛,到了2023年直接被打得退出了中國市場。
另一邊,法系的雪鐵龍和標致的銷量也是下降厲害,這些零零總總算起來累計減少有七八十萬輛的規模,而這些大部分被國產的理想、蔚來、小鵬、領跑以及外資的特斯拉吃掉了。
2024年各大中國車企都公布了自己的銷售目標,其中不乏激進派。但是不管他們的目標是否能實現。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中國品牌留給外資(合資)品牌喘氣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預測再過2年,國產車對他們的碾壓力度將更加恐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