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上海市金山區一名家長在班級群里懟老師的聊天記錄在網上熱傳,內容是這位家長在群里通知老師自家孩子第一節早課不上了,因為睡眠比早課更重要。事發班級群,老師也很生氣,和家長在群里吵了起來。
“雙減”難,難在人性。
每次發生這樣的新聞,線上線下的輿論是兩極化的,網上的網友是一片叫好,支持家長。線下的家長群體則大部分挺老師,認為涉事家長不懂事:
前不久我們這里部分高中要在春節后提前開學,也爆發過類似的輿論,地方領導留言板上刷屏的投訴學校提前開學、違背“雙減”。而家長群里的家長們,卻在咬牙切齒的議論學校為何還不開學,學生馬上就要高考,關鍵時刻在家怎么學習。家長們輪番給學校老師、學校領導打電話質問。
人們的意見為何如此分裂?主要是因為他們是不同的利益群體。
對于學生和沒有教育任務的成年人來說,當然是希望教育不要內卷、希望“雙減”的。但對家長來說,孩子是他們人生最大的作品,一定要有出息、將來過的好,尤其是對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高考考一所好大學仍然是改變人生最便捷的渠道,大多數家長是逃脫不了這個功利心的。
眼看著外地的學生、別的學校的學生提前一周就進了學校。眼看別人家的孩子早上不到五點多就進班上兩節早輔導,中午不休息上兩節午輔導,晚上吃完飯又學到九點半四節晚輔導,人家比你家孩子多上八節課,你慌不慌?
對家長來說不慌是假的,即便他覺得這樣太卷,潛意識也會接受自家孩子起碼多上四節課的,不得不卷。
這樣的學校成績好嗎?的確不錯,作為一所生源質量極差的初中,他們壓榨了學生的每一絲精力,每年為本地最好的高中貢獻了幾十名初中生。
學生累,老師更累。
就像春節后高中想提前開學這件事,老師和學生其實是站在同一戰壕的。每天早上6點~晚上22點,學生一直在學習,班主任和主科老師又何嘗閑著。
很多教師都是40歲以上的,身體素質怎么能和青少年相比,每所重點學校附近的理療店,教師都是常客,頸椎病、腰椎病、纖維瘤、靜脈曲張是已經是教師群體的職業病。寒暑假對老師來說何嘗不是對每日超14小時工作的慰藉呢?
網絡上有篇熱文,標題叫《只有畜牧局沒有給老師布置任務,老師們都快被逼瘋了!》引起不少老師的共鳴。
除了正常的教學任務,老師們還負責有扶貧、反詐、禁毒、消防、衛生、各種防XX、調查、宣傳、創文創衛、進社區等任務,班主任還得對各項工作進行統計、處理班級各種雜事、協調任課老師,日常與幾十名學生和家長斡旋各種事宜。你以為這就完了?評論區有老師總結還漏掉了:
這些任務,老師們是推不掉的,不做就是不負責任,這也使得現在很多年輕教師寧愿不著急評職稱也不當班主任、不當學校中層,以能少一樣工作是一樣。
沒有落實好學校安排的工作,少不了被學校批評;學??刹豢梢圆唤o老師安排這項工作呢?那肯定少不了被教體局的批評;教體局可不可以不安排與老師無關的工作呢?那肯定少不了被當地安排工作的部門批評;在各部門都認為自己工作都非常重要,需要非常負責的大環境下,教育領域必須也要參與到落實中去。
“雙減”,還需繼續減
“雙減”這幾年,除了教培機構被真正治理了,學生回家后的補課有沒有減少?占用教師中午休息時間搞的學校午晚托,有沒有補課?加班補助有沒有發到老師手里?這些都值得探究。
能不能讓學生不那么卷?能不能還給老師正常的工作時間?目前看不太樂觀: 可能只有靠生育率的大幅下跌來實現,等到哪一年開始每年的義務教育在校人數只有當前一半的時候,這種狀況才會有所緩解。
回到這件事上,家長的意見是對的,義務教育的孩子是長身體的時候。一方面,睡眠對大發育非常重要,大腦發育也可以通過游戲、體育、音樂、生活來幫助發育得更完善,這才是素質教育。另一方面,這個年齡以知識性內容為主,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的正常上課就可以了,過度的應試教育把孩子的休息時間極度壓縮,對孩子身心成長并無益處。
只不過,家長這種表達方式并不提倡,于事也無助。從側面也反映這位家長內心也有很多壓力無處釋放,正好借孩子這事任性了一把。不過這事既然被網絡爆出來,那就索性大討論一番:
希望相關的部門都參與進來,真正把減負落到實處,不要等在校學生減少來減緩教育壓力。減少學生、老師在校時間,提前影響一代人、改善一代人。
不盲從、看世界,從現在開始
珍愛老桃,順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