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后,由于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無差別轟炸以及美國在沖突爆發后偏袒以色列,國際社會對美以頗有微詞,只是很多國家懼于美國,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眾所周知,在巴以沖突爆發后,美國立即表態支持以色列,并對以色列實施了大規模的軍事援助,甚至很多原本給烏克蘭的武器裝備,直接掉頭送給了以色列。
而以色列作為中東“小霸王”,本身就擁有很強的軍事實力,可以說,在中東地區,除了伊朗,以色列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所有的周邊國家。
因此,很多人認為,即便國際壓力山大,但有美國撐腰,以色列能夠一直囂張下去,但沒想到,近期以色列遭到了來自多個方向的打擊。
據報道,以色列北部遭到了大約35枚來自黎巴嫩的火箭彈襲擊,隨后以軍反擊并摧毀了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多個地區的軍事基地及軍事基礎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以軍對黎巴嫩真主黨的襲擊行動進行了第一時間的反擊,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火箭彈還是對以色列北部梅龍山地區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如今巴以沖突還在持續,黎巴嫩真主黨主動打擊以色列北部地區,等于是在打擊以色列的囂張氣焰。
有趣的是,這還沒完。
與黎巴嫩真主黨在北部“騷擾”以色列“協同”作戰的還有中東南部地區的胡塞武裝。據有關數據顯示,在過去幾個月內,胡塞武裝已經對以色列發起了高達183次的襲擊。
自2023年年底以來,”紅海危機“就成為牽動世界各界神經的焦點。對此,胡塞武裝也曾經不止一次的公開表態,只有在以色列結束對加沙地帶的”侵略行動“后,他們才會考慮是否停止對紅海國際航運的無人機和導彈襲擊。
“任何幫助巴勒斯坦人民的行動都不會停止,除非以色列能夠停止對加沙地帶的侵略和圍困。”胡塞武裝發言人阿卜杜勒-薩拉姆說。
肉眼可見,在敦促以色列停止對加沙的“侵略行動”上,胡塞武裝是非常強硬的。
而且,在紅海危機爆發后,以美英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也門胡塞武裝進行了多次的軍事打擊報復,但胡塞武裝始終沒有因此而停止在紅海和曼德海峽對關聯以色列的船只發動襲擊,甚至對美英“護航”力量予以了反擊,包括向美國船只發射反艦彈道導彈,向英國貨輪發動導彈襲擊,且成功擊中目標。
俗話說,光腳不怕穿鞋的。美國為了實現其在中東地區的霸權,錯誤地枉顧巴以沖突爆發的歷史和現實原因,堅持選擇站在以色列一邊,這種不得人心的選擇,必將導致美國本就不得人心的霸權主義在當地很難被“接受”。
阿爾及利亞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了一份巴以停火決議草案,草案中要求“立即實現各方均遵守的人道主義停火”“反對違反國際法,強迫巴勒斯坦人民流離失所”等內容,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呼聲:巴以是需要和平的。
熟料,這份事關巴以和平的停火草案,盡管得到了很多國家的支持,卻似乎觸到了美國人的逆鱗,甚至美國再次祭出“特權”,在聯大上動用一票否決權,阻止了該決議草案的通過。
一時之間,對于美國這種無視國際社會和人道主義呼聲的行為,很快引起了外界熱議,很顯然,美國再次暴露了其在中東地區的霸權主義以及強權政事。
美國如此不顧大國形象,顛倒黑白,支持以色列恃強凌弱,自然會在國際上難得他國支持。
當然,美國的那些“狗腿子”盟友除外。
這不,在美國明目張膽的阻止中東地區實現和平之后,一些國家和組織開始采取行動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其中伊朗就公然向俄羅斯提供大量的器械和軍事支持。
堅定的立場以及態度,毫無疑問,是對美國霸權的回應,霸權已經不得人心了。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對阿爾及利亞向安理會提交的巴以停火決議草案使用一票否決權倒是幫了俄羅斯大忙,讓俄羅斯迎來了幫手。相信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國家站在美國霸權的對立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