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實困境
相信小伙伴兒都遇到過類似的場景:
- 領導認為你現在做法還不夠優秀,不妨按照他的建議改進一下;
- 朋友推薦一支股票,拍胸脯保證收益絕對高;
- 下屬委婉地表示,自己對工作流程有些建議,想“咨詢”下你的意見。
二.小小疑問
上一篇文章說的是謀士如何獻策。 這一次,不妨換一下角色,作為領導,面對下屬的建議應該如何應對呢?
簡言之,如何納諫?
我是大衛的平行宇宙,歡迎關注!
三.五代故事
——老板如何評估謀士的獻策
讓我們把時針撥回五代,看看前人面對類似困境時,是如何應對的。相信能給小伙伴兒以啟示!
無論自身所處場景如何,徐溫和高季興都對自己謀士的獻策做出了正確的應對。 但,并不是每一個君主都知道并能踐行正確的納諫的;否則,李世民與魏征也就不會成為千古佳談了! 普遍地,還是那些拒諫的事情更多一些,比如已經下線的朱友貞、比如即將下線的王宗衍、甚至連如日中天的李存勖也概莫能外。
令人唏噓啊!
1.朱友貞
只看他從來沒有認真采納過敬翔的獻策,就足以說明問題。 敬翔可是早已證明過自己能力的元老級大咖,放著這樣的超級智囊不用,轉而去重用不知所謂的趙巖之流——嗯……倒也并非全然的不知所謂,畢竟大家沾親帶故(姐夫與小舅子),用起來放心嘛!
只看用人這關鍵的一環,就能理解后梁亡國,實在沒有什么好稀奇的! 不容易理解的是:朱友貞一直把擺弄權術當成自己的核心訴求。 所以,在他看來,就算敬翔是我老爹最為倚重的謀主,也得按照我的意志滾出決策圈——這就是我權術的巨大勝利!卻不清楚權術不等于權力,過于醉心權術,往往會導致快速失去權力——那可是走向自己真實需求的反面啊!
2.王宗衍
彗星案
為了應對陡然雄起的后唐,各大割據勢力紛紛絞盡腦汁想辦法。與此同時,江山一隅的前蜀也發生了件小事兒。
彗星見輿鬼,長丈馀,蜀司天監言國有大災。
按照慣例,王宗衍下詔,于玉局化設道場祈禳。 可就在此時,有人站出來給老板添堵——右補闕張云上疏:
百姓怨氣上徹于天,故彗星見。此乃亡國之征,非祈禳可弭。
張云這話說的有道理沒有?當然有! 先說百姓怨氣:王宗衍當初在流浪四川的時候,一邊大肆斂財、一邊還有強搶民女。 按照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邏輯,百姓怨氣沖天不是亡國之征還能是什么? 而面對這種情況,與其祈禱上天,當然不如好好對待百姓來得實際!
那么,王宗衍的反應是什么:
蜀主怒,流云黎州。
王宗衍對逆耳忠言的這種應對,都不如嘉靖道長面對千古奇文【治安疏】的應對。
至于結果?張云
卒于道。
問題是,對王宗衍而言,像這樣拒諫的事情,那可不是偶爾一次的頭腦發熱,而是一以貫之的常態。
宴樂案
前蜀享樂誤國 - 死于安樂|殘唐五代失敗學中提到的,當嘉王王宗壽勸諫:
國際大環境惡劣,國內又是公知遍地、貪腐橫行,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王宗衍只顧喝酒宴樂,全然沒把這忠言聽進去。
祭祖案
- 當理想撞上現實,殉道還是隨波逐流? - 殘唐五代失敗學中提到的,面對他在祭祀中違反禮制, #華陽 尉 #張士喬 表達反對意見時,王宗衍第一反應是殺了這個不解風情的老東西。
你看,面對諫言,王宗衍下意識的反應永遠是:你算個什么東西,能有我懂得多?
于是,堅決拒諫。 但是,我們都清楚,他這么做的危害極大! 李存勖點贊——要不我滅蜀哪能那么順利呢!
作為前蜀的第一責任人,王宗衍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全責。 也就是說,謀士的諫言未被采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沒完全按照黃金圈法則的SOP來做——但,諫言被拒絕所產生的損失,最終還得由王宗衍全部擔負起來。
所以,就有必要搞清楚一件事——如何納諫? 其實,這個問題與“如何納諫”共用一個答案,即:以核心訴求——黃金圈中的WHY——為錨點,去評判諫言是否應該被采納。
那么,站在王宗衍的角度,他為什么會拒絕以上全部三次諫言? 因為,按照他的理解,自己最核心的訴求是如何不受約束地行事。
- 別跟我說什么上天才是最大的。我不要你覺得,我就要我覺得;
- 我才是皇帝,不需要其他教我怎么治理國家;
- 無論禮法如何,我就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祭奠亡父;
但是,王宗衍卻沒注意到,如果再追問一句的話,想要不受約束地行事,有無前置條件?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暴君、昏君比比皆是,他們之所以能不受約束地行事,完全是由于手里緊緊握著帝國的最高權力。而一旦喪失權力,他們的下場不言而喻。
楊廣含淚點贊!
至于王宗衍,他已經把權力下放給宋光嗣之流【詳見1.前蜀享樂誤國】 如此,想要長期肆無忌憚的,無異于癡人說夢!
3.李存勖
按說,彼時的李存勖剛剛滅了強橫一時的后梁,當上五代的話事人,本應該挾此余威,一統天下。 如果按照這個劇本繼續下去的話,他本不會出現在此文中——但不出意外的,意外出現了。
作為一個內驅力不足的人,李存勖其實已經在潛意識中接受了如今這個局面,即:
- 如果阻力不大的話,就繼續擴張、一統天下;
- 如果其他割據勢力反抗意志太過強烈的話,那么保持眼下這個局面,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僅僅因為收到了足夠多的供奉,他就拒絕了郭崇韜嚴懲溫韜的提議,放過了這個挖掘盛唐皇陵的要犯。 要知道,李存勖可是一直打著興復盛唐的旗幟。 可在一統天下的關鍵時刻,他卻背叛了自己的初衷——真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典范啊。 大旗一倒,本來還在觀望的割據勢力又怎么會樂意選擇向后唐靠攏呢?
所以,一定程度上,李存勖與王宗衍并沒有什么本質不同,他們都認為當下的肆意享樂就是自己的終極訴求,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在此之上,還有掌握權力這個更加根本的需求!
那么,如何發掘自己的核心訴求呢?
四.沉淀規律
參考答案——歷史給出的干貨: 如何納諫?其實還是遵循黃金圈法則,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核心訴求!
不要以為每個人都真的了解自己,能夠發掘出真實訴求其實是一件門檻挺高的事情。 什么,你持否定意見?那,建議看一下電影【遺愿清單】。
電影中的兩位主角已經算是幸運的,還有多少人,至死都沒有聽清楚過自己內心的聲音?
那么,發掘真實訴求的方法是什么呢? 答曰:順藤摸瓜地連續追問,自己是否
- 感興趣到可以無償付出?
- 擅長到比絕大多數人更有效率?以及,
- 如果不做的話,若干年后會痛徹心扉?
如果朱友貞、王宗衍、李存勖能再追問一下,多半就會清楚他們眼下在意的,其實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
五.平行宇宙
——蘋果倉促上馬造車項目
好奇心爆棚的小伙伴兒可能會有疑問:要是不按剛剛總結的干貨去處理,會發生什么?并不需要去平行宇宙尋覓,現實中就有人重蹈覆轍!
1.個人普通的一天,蘋果重要的一天
2024年2月29日,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這不過普通之極的一天。非要說有什么不同的話,似乎也只有四年一次的閏月值得一提。 但對蘋果公司而言,這可是具有足以影響到公司日后戰略路線的重要一天。
這一天,蘋果砍掉了名為“泰坦”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并表示不再計劃發布蘋果品牌的電動汽車。
一時間,包括馬斯克、雷軍、李想、李斌、何小鵬、也許——不,是一定——還有余承東紛紛表示:茲事體大,莫名驚詫!
其實,我并不想談論蘋果為什么放棄已經研發十年、投入百億美元的造車項目。 畢竟,國內大廠一提到補貼,起步價就是百億。每年各種購物節多如牛毛,累計下來,絕對比蘋果丟到造車項目上的錢多得多。這么一比較,放棄與否,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我想聊的,是當初蘋果為什么要造車!
2.姑妄言之
事實上,蘋果在造車這件事兒上,處處透著古怪! 比如:
- 關于造車,無論是決定啟動、還是打算放棄,蘋果的官方幾乎從沒正面官宣過;
- 自然地,蘋果也不可能在公開場合解釋過自己為什么要造車;
- 造車目標不停調整——相應地,技術路線、項目負責人也就始終搖擺不定;
- 以及最不可思議的:實體汽車居然從來沒有正式亮相過。作為對比,就算一直被吐槽的賈會計的FF與許家印的恒馳汽車,吃瓜群眾好歹也見到過實物——別問能不能上路,就問你見沒見到過汽車實體吧!
既然當事人一直這樣藏著掖著,我這個局外人就只能按照自己的淺薄見識姑妄言之了。 如果不對?那我確信一定是你對,然后誠懇道歉并堅決不改!
3.蘋果擅長的領域
眾所周知,蘋果在以下領域幾乎獨孤求敗:
- 資本:手握 3 萬億美元市值和 1620 億美元現金儲備——真的窮的就剩錢了。
- 技術:這可是世界上僅有的能在軟件、硬件都能霸榜的科技公司。作為對比:華為軟件牛吧?可瘸了硬件的腿,只能暫時定位“幫助車企造好車”;傳統車企硬件肯定先進,可沒有軟件,只能被后浪拍到沙灘上。
- 營銷:憑借科技與藝術碰撞火花的營銷賣點,蘋果擁有令人艷羨的利潤空間: 44% 的毛利率、30% 的經營利潤率以及 25% 的凈利潤率。當然,如愛馬仕這樣的奢侈品比蘋果賺錢,可那是靠著控制產能、饑餓營銷搞出來的;而蘋果的用戶群體之巨,壓根就與那些傳統奢侈品不在同一數量級上!
手里握著如此雄厚的籌碼,卻眼看著特斯拉隱隱引領一時風氣之先,你是庫克,也難以壓抑住搏一把的賭徒心理吧? 退一步,就算庫克本人能忍耐得住,其他人呢?比如股東、比如有野心的高層、比如不停拱火的輿論……
尤其在看到“特斯拉僅用較小的預算就顛覆了汽車行業”之后,誰能保證掌舵人就不會被外界裹挾?
再說,如果能跑通造車這個新賽道,大公司夢寐以求的第二曲線可就構建完成了,下一個十年乃至百年必然都是蘋果的天下了。要是沒能打通,那……別人不就更難以打通了嘛!
這么衡量下來,似乎、也許、大概需要上馬造車項目。
4.應該造車?還是能夠造車?
小伙伴兒應該注意到了,以上說的,其實都是蘋果似乎有能力造車,而非蘋果應該造車。 用在決策上,這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能夠,意味著可行性;而應該,代表著必要性。
先不說事先評估的“能夠”并不一定等于必然可行;就算退一步,蘋果的確在技術層面可以搞掂造車,那也不代表必然要進入這個賽道,比如:
- 成本上是否經濟?大幾百萬的電動車是不可能像手機那樣人均一臺的!
- 時間上有無優勢?對手已經量產了,自己卻還困在模型機階段,那技術再有優勢也拿不下成規模的市場份額!qwert鍵盤實名點贊。
可是,在搞清楚應該和能夠之間的區別之前,蘋果就一陷撞進造車這個無底洞。 當然,一定會有不少小伙伴兒對此表示:蘋果是什么角色,怎么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那……讓我們看看蘋果在造車上有多糾結吧。
5.搖擺的造車路線
2014-2016
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既要硬件,又要L5。 受困于制造能力,蘋果被迫考慮與更成熟的汽車制造商如寶馬合作,使用寶馬的電動i3模型作為開發平臺,但寶馬的合作意愿并不強烈,后來,雙方因領導權和所有權問題合作破裂。
2016-2018
鮑勃·曼斯菲爾德(Bob Mansfield):——側重自動駕駛,硬件人員流失。
2018-2020
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再次回到汽車硬件的開發。 由于蘋果「供血業務」iPhone在2018年第4季度業績大幅下滑,蘋果只能改革以應對危機,其中就包括重組Titan,2019年,有近200名員工被調離Titan項目。
2020-2021
詹南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再度回歸自動駕駛,造車外包。 開始尋找汽車制造合作伙伴以委托代工生產電動汽車。2021年2月,蘋果與包括豐田、現代、SK集團和LG電子在內的多家韓國和日本汽車供應鏈企業及制造商深入接觸,計劃于2024年開始量產汽車,但合作洽談多數失敗。 直至2021年9月,蘋果尚未能夠與任何第三方合作伙伴就零件生產和組裝達成協議。
2021-2024
凱文·林奇(Kevin Lynch):——重啟整車研發,L5調整至L4。進入2024年年初,蘋果進一步將汽車發布推遲到2028年,并將自動駕駛規格從L4級降低到L2+級,只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其汽車售價將低于10萬美元。
終于找到自己的核心訴求了……吧
注意,眼下這種情況,蘋果汽車是無法夠提供蘋果產品通常享有的利潤率。 于是,有了2月29日的決定。 看來,在經歷十年、花費百億之后,蘋果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核心訴求:利潤、利潤還是TM的利潤!
6.Allin AI?
車可以不造,但第二曲線還是要尋找的! 于是,蘋果 All in 人工智能,而原本造車項目的團隊也順勢部分轉崗到生成式AI項目。
那么,人工智能才是現階段蘋果心目中的小甜甜? 問題是,AI好像正在重演當初造車的覆轍——蘋果從來沒有在任何官方發布會、甚至官方途徑透露過他們的AI戰略。
也許,有一個十年之后,AI也要變成蘋果的牛夫人了……吧?
敲黑板,干貨需要多重復!想發掘真實訴求,就得順藤摸瓜地連續追問,自己是否:
- 感興趣到可以無償付出?
- 擅長到比絕大多數人更有效率?以及,
- 如果不做的話,若干年后會痛徹心扉?
One more thing
站在事后諸葛亮的角度,當然可以批評蘋果從來就沒弄明白自己為什么要造車。
但有那么一個人,可是從頭至尾都清清楚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訴求到底是什么。 對,說的就是下周回國的賈會計——此君絕對知道造車有什么用?圈錢才是硬道理!
參考資料:
- 司馬光【資治通鑒】
- 歐陽修【新五代史】
- 薛居正【舊五代史】
- 胡三省【通鑒音注】
- 大公司|蘋果造車為什么會失敗?(https://mp.weixin.qq.com/s/So9BawPuGKDl2CqgZELTOg)
- 蘋果為什么放棄造車了?(https://www.sohu.com/a/761469395_639898)
- 蘋果造車:從泰坦到泰坦尼克!(https://mp.weixin.qq.com/s/5lW1bn9hm9C9RWZ10PHNiQ)
- 五大理由:蘋果可能要造汽車(https://mp.weixin.qq.com/s/Bn7QPRz-660CrNBamssz0g)
- 敬翔獻策,朱友貞拒諫(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00627134429659683/?log_from=1a70ed1aa82d_1709915520167)
- 流浪四川的代價?(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09141103764226612/?log_from=1db610ff72e0b_1709915658624)
- 前蜀享樂誤國 - 死于安樂(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06721989740200484/?log_from=f654af5eb252e_1709915713488)
- 當理想撞上現實,殉道還是隨波逐流?(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08375228500771383/?log_from=44b34ba9405a9_1709915754627)
- 從用人判斷組織前景 - 后唐奸佞當道(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23644813918732835/?log_from=069302ba4dd96_1709915806055)
特別聲明:事實上,當我閱讀歷史的時候,其實質就是開啟了一個平行宇宙;而當你閱讀本文的時候,其實質也是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在這個平行宇宙中,如果你發現了錯誤,請及時指出、不吝賜教,那將是你我持續進步的原動力;如果你受到啟發,不妨關注、點贊、轉發,去激發更多的人。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特別感謝辛苦制作、上傳的網友!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