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到了,又該進行總結和展望的時候了。告別了奇幻的2023年,又迎來了更魔幻的2024年。在此也聊聊自己2024年計劃要出的產品,希望大家喜歡!
三、新的解碼DAC-2
DAC-2不是DAC-1的升級版,而是一臺全新的機器。不過,和DAC-1一樣,DAC-2用的也是一塊老芯片,很老的那種。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曾經出現過很多非常經典的解碼芯片,比如知名的PCM1702,TDA1541等等,它們甚至在某些地方比后面出來的同類芯片比如PCM1794聲音更好(模擬味更好),在燒友口碑的催生下,這些停產的芯片紛紛身價百倍,還一機難求。不過,限于當年的技術能力,它們往往需要多塊并聯,才能解碼更先進的格式,或者是提高輸出電平等不足等問題(在電平不足的情況下,它們往往只能欣賞人聲之類的音樂,這也是它們往往被叫人聲神器的原因)。
但自己一直沒搞明白的是,PCM1794這種輸出電平很高,動態很大的片子,為什么要多塊并聯,更有甚者要并4塊的。莫非是因為便宜(1794這個片子其實一點不貴,4塊也不用一百元,每片不到ESS9038Pro的1/10貴),所以就堆。他們難道不知道越多的片子并聯,聲音就越難做好嗎?而自己的DAC-1,用1片1794,后面都要衰減一部分,如果不是為了要兼容CS4398,會降得更低些。
不過,DAC-2是必須要4片并的。兩片并的樣機我已經聽過了,動態還是不足(我喜歡古典,還特別喜歡交響,沒法),雖然人聲流行、弦樂小編制非常的漂亮,聲音模擬味十足。而且那種味不是低頻多加糊帶來的,而是在解析力足夠,聲音干凈、通透的基礎上的模擬味。和我聽中高端黑膠的味道高度一致,卻沒有煩人的炒豆聲,也沒有黑膠復雜和煩人的調整。我相信隨著片子的增加,動態和低頻也會因此有質的提升,就可以妥妥的滿足我的要求了。當然,調音的難度也會因此增加一些。
估計看到這里,很多人會很好奇我是用的哪款片子了。我就是不說,急死你,哈哈。總之早停無數多年了的片子了,我們掃了8000片貨,哪怕一臺機器用4片,也可以做2000臺了。個人猜想市面上還有的應該不多了。雖然名氣不大(幸好名氣不大),但聲音和TDA1541非常類似(畢竟是同一公司的),尤其是多塊并塊下(誰舍得用4塊1541并聯啊,光片子一千多了)。
外觀上,大致以后自己的小機器都會統一成上面的風格,表頭要看有沒有干擾,如果沒有就加,有就算了。NS的標可能不會用金字印,也很可能直接銑上去。功能上DAC-2也會很簡單,DSD就別想了,平衡則會考慮加上去。自己一直不喜歡平衡的聲音,覺得細膩度不足。俺喜歡單端的聲音。它的最大好處僅僅是傳輸上的,對聲音也是在電平上的,意義并不大(除非四片動態仍然不足才會加)。
其它,嗯,沒了。
四、可能會出的一款D類一體機
D類這些年進步很大,以致于我現在聽到很多D類功放,心里都破防了。不過,我說的都是中端的貨。低端那種幾百元的貨,還是D類的聲音,高音干,中音也不怎么樣。當然,要求低啥都無所謂。但自己認為它們其實還不如用LM1875做的功放聲音好,雖然功率沒有D類標稱高,參數不如D類好看,但聲音比幾百元的貨強。缺點是現在幾乎沒有一家正經廠商會用1875做功放了(實在太簡單了),做了也不便宜。而另一塊LM3886光芯片要四五百了,更不會有廠商做了(某些diy也會有折機件做)。而TDA7293/ 7294這類芯片做功放,光電源配足夠都不便宜,而電源不搞好的,功率又不能發揮好。但它們一旦做好,低端D類是沒法比的。
但中端D類聲音已經起來了。根據自己聽到的一些貨(比如NAD等品牌),采用一些品牌的模塊,效果是真的不錯。但價格都不便宜,甚至可以說,比同樣的聲音的AB類貴。雖然標的參數功率看起來挺大,但折扣也很大。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們都采用了開關電源這種形式,這種形式雖然大幅度減輕了重量,縮小了體積,但滿足hifi要求的開關電源價格十分昂貴(這也是低端便宜的D類音質不佳的原因之一)。因為音頻放大對開關電源的要求很高,工作頻率要非常高,功率要足夠,內阻要小,就非常貴。
D類模塊廠家現在也有不少了,著名的有Purifi Audio或ICE Power和Hypex。至于TPA3255就算了,聽過它做的功放,聽感一般。其實我最想用的是Tripath的T類模塊,它的聲音是真的可以超過AB類的,但這家公司的片子很難搞到,而且功率我查到的最大也只有50瓦,而我想做的是100瓦8歐這樣的。因此,我們選擇了前面的幾家之一。目前還沒有徹底定下來,因為那幾家都可以說是各有所長,聲音似乎Ice powe的最好,功能呢就是Hypex,Purifi Audio的應該是居中。當然,這只是我目前的看法,做不得數,只有樣機出來了才知道。不過個人傾向是ice power
目前的打算是做一臺100瓦8歐,4歐到150到200瓦,和A90參數基本一致,聲音上也差異不大。但功能會集成藍牙、觸碼、功放一起,拿來搭配自己的NS14和16剛剛好。體積會更小些,也更輕一些。不過由于自己電源打算用傳統的線性電源(這樣成本會低很多),所以重量不會輕就是了。具體外觀打算做成上面的那種感覺,應該可以了。型號暫時命名為D100好了。
其它就是價格,以自己做產品的尿性,都是沖著上限去的,價格肯定不會太便宜,當然,也不會貴。我猜價格和A90比應該要貴不少。畢竟體積更小、功能更全了。關鍵是,別的品牌用這些模塊做出來的,國產4000都不止了。不過,我估計今年能出的概率不會很高,調整是需要時間的。
總體今年有得忙的了。兩對音箱(NV14和16),我原來是打算的4寸和5.5寸,現在準備先上4寸和6.5寸的好了,等以后有機會再上5.5寸的好了。功放有A500后級和露前級,以及新的D100。一臺解碼DAC-2。至于NS20,也就是自己的雙八寸,雙中音和雙低音,今年只會做一些準備性的工作,比如在NS19上做一些試驗,驗證下哪種方式(倒相或封閉),真正的研發大約要明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