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丨Lifestyle story
萬科老矣,尚能賣否
作者 | 小外
“該破產破產,該重組重組——
依照法制化、市場化原則。”
不久前,住建部部長倪虹針對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甩下一句話。
一時之間,這話讓很多對政策抱有一絲幻想的房企死心了。
這一席話,加上穆迪事件——「穆迪關鍵時候踩了一腳,將萬科債券下調為垃圾級別」,把負面與債務纏身的萬科推到了風口浪尖。
萬科方面當時就急了——貌似立即發動身邊的媒體造勢,寫了很多“萬科不能倒”,“萬科是地產最后一道防線”的文章——給有關方面施壓。
與此同時,還流出一個“12家銀行眾籌800億欲救萬科”的故事——
且不說這800億真不真,即便是真的,又能解決多少實質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最近很多人私信問小外——
“萬科能挺過去嗎?”
就這個問題,小外也問了很多身邊的資深人士,大家的觀點很一致——
萬科目前總負債1.24萬億,一年內到期債務326億。國家層面幫助萬科延債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
“沒有銷售就是死路一條。”
眼下,萬科來錢的路徑無非——銷售、融資、股東輸血。但現實問題是——依賴高周轉的萬科銷售連年下滑......回暖遙遙無期。
“融資渠道處處受限,股東輸血難度越來越大——
國家可以保一年——保兩年——保三年......三年以后萬科的房子還賣不動,怎么辦。”
所以——萬科能不能倒,這顆雷要不要爆,到底誰說了算。
茫茫人海,萬科看向“深鐵”,深鐵無奈的表示——
我說了也不算。
不久前,一個在暴雷房企堅持了幾年的地產人發信息,說外總我撤了,年年降薪實在堅持不住了......咱們下一個平臺見。
我說——加油,我相信一切都會好的。
實際上,小外對房地產并不悲觀——
但對萬科是悲觀的。因為這些年,小外一路見證了萬科的成長起落,也清楚萬科某些人——
在功勞薄上躺太久了。
很多人說萬科有很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萬科不以為然,但這確實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萬科是怎么從一個“地產優等生”走到今天的。
實際上,這不是萬科第一次遭遇資金與信任危機,只是這一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嚴重——壓不住了。
經濟學家盧麟元表示——“萬科外債被拉爆,是他們最后一根雷管——萬科急瘋了。”
實際上,急也沒用。
萬科當務之急是轉型。
能救萬科的只有萬科自己。
但現實是——一個老牌地產房企要想轉型成功,比一個新入行業的企業做更難——因為他們先要把之前傲慢的記憶放下、忘掉。
而這個“放下”,又談何容易。
很顯然,時代在變革,無論領導力、產品力、品牌力、還是營銷力,萬科精神、能量都大不如從前了,空戴著一個一個“地產老大”的帽子——一腦門子虛汗。
僅憑郁亮喊幾句“活下去”,每臨大事抖小機靈(管理層換了一波又一波,一個也不靈)——
解決不了眼下這1.24萬億的債務問題。
所以——“萬科老矣,尚能賣否?”
唯有一聲嘆息。
by/ xiao wai
weixin: xiaowaibiji
2024.03.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