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董宇輝又搞了個大新聞。這一次,他的對談者一位大名鼎鼎的企業家,曾經怒砸冰箱海爾集團創始人張瑞敏。
3月19日,張瑞敏走進與輝同行直播間,與董宇輝展開對話。與眾不同的是,張瑞敏沒有推銷海爾的任何產品,只是帶來了自己的一本新書《永恒的活火》。
張瑞敏與董宇輝的對談,主要是知識分享和思想碰撞!讓人敬佩的是,他自爆每年閱讀100多本書。
對于讀書,張瑞敏還談到了他的兩個閱讀訣竅:一是閱讀時將自己作為客體。二是快速找到20%的關鍵內容。
說到讀書,很多人總覺得直接作用看起來并不明顯,因此很多人堅持不下來。事實上,當閱讀逐漸成為一種習慣,會發生很多驚人的改變。比如提供知識水平、拓展視野、提升人際交往能力等等,只不過,有些改變短期內暫時看不出來而已。
作為一位受人尊重的優秀企業家,張瑞敏的閱讀習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從張瑞敏嗜書如命的習慣來看,你悟到了什么呢?對我來說,至少有如下幾點:
一、對于張瑞敏來說,閱讀不僅是一種退休后的休閑方式,更是一種學習和思考的過程。通過讀書,他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了解不同領域的知識和觀點,從而為自己的事業和人生積累寶貴的經驗和智慧,更是將很多從書中獲得的知識和智慧,運用到了海爾的管理之中。
二、長期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折射出張瑞敏對知識的敬畏和尊重。他深知,在當前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而知識是推動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因此,他始終堅持通過閱讀來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我相信,年讀百本書,肯定不是退休后有,他在管理海爾集團期間,早已形成了很好的閱讀習慣。
三、從張瑞敏的成長經歷和取得的成就來看,長期堅持閱讀,會帶來人生的巨變。只要持之以恒地閱讀,我們會感受到知識的強大力量,提升智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張瑞敏說,他總是攜帶一本老子的《道德經》。他認為,對于《道德經》的理解會隨著自身的選擇而變化。隨著閱歷的增長和形勢的變化,對同樣的話也會有不同的理解。
《永恒的活火》這本書,重現了自2005年以來,張瑞敏在企業的每一個發展階段,針對所遇到的問題產生的困惑、思索與探討。以及對企業管理之道與實踐的探索與演進,展示了中國企業從學習西方管理思想到向世界輸出管理思想的躍變。
據報道,當晚的訪談直播過后,《永恒的活火》共售出超過3萬冊。這一搶眼數據充分說明,廣大網友除了喜歡董宇輝和張瑞敏,很多愛書之人希望通過閱讀《永恒的活火》,走進張瑞敏的內心世界,了解他的深邃思想和管理企業的真知灼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