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偉人們成功的秘訣,一切都不是巧合,決定你一生命運的竟然是…

0
分享至



中國有句古話是,「一命二運三風水」,還有句古話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但你是否也曾在某個飽受挫折、心情極其低落的時刻,仰天感慨過「為什么我不能改命呢?」

400多年前,中國古代有一個神人,他寫下了一部教人如何逆天改命的書。此書傳達了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愚者認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 」

只要學會了如何改命,就能做到,「命中自有黃金屋,命中自有顏如玉」,什么功名利祿,統統不在話下。



晚清政治家曾國藩看了此書后拍案叫絕,將其列為子孫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中國近代著名的哲學家胡適先生,稱此書是研究中國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的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先生,在年輕時也拜讀過這本書,并將其奉為管理和經營企業的「圣經」,最終締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

這本書就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訓》,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改命」。



袁了凡原名袁表,后來改名為了袁黃,明嘉靖十二年,即公元1533年,出生于浙江嘉善縣。36歲時,受教于云谷禪師,參透了人生真諦,此后自號「了凡」。

《了凡四訓》其實是袁了凡寫給兒子的4封家書,后來被整理成了一部著作。四封家書的主題依次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

第一篇「立命之學」,實際上就是袁了凡改命的親身經歷。剩下三篇全是他總結出的具體的改命之法。



《了凡四訓》雖然是文言文,但寫得很通俗易懂,袁了凡還在書中穿插了很多實際發生過的案例,可謂是把「改命的秘密」掰碎了嚼爛了,喂給了兒子。

下面我們就從第一篇開始講起,跟大家捋一下這本書。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袁家原本是官宦世家,后來家道中落。袁黃,也就是袁了凡,童年時喪父,母親希望他能學醫,因為行醫者既可以養活自己,又可以治病救人。

袁黃一開始也很聽母親的話,可后來在一個叫做慈云寺的地方碰到了一位道骨仙風的老人,老人自稱姓孔,我們就叫他孔先生吧。

袁黃在《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中寫道,孔先生師承北宋著名理學家邵雍,精通象數之學,熟讀邵雍所著的《皇極經世》。



我們曾經在之前的多期視頻中介紹過《皇極經世》這本書,它是邵雍基于易經六十四卦,結合畢生之所學,所編寫的一部推演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書,被奉為所有學易之人的必須經典。

孔先生一見到袁黃,就跟他說,你命中注定是要走上仕途的,我勸你還是放棄學醫,好好讀書,去考取功名吧。

袁黃一開始對孔先生所說的話還是半信半疑的,直到孔先生推算出了好幾件發生在袁黃身上的、不為人知的小事,每一件都說對了,袁黃這才動了讀書的念頭。



接著,孔先生又一口氣幫袁黃推算出了他一生的命運,說他沒有考取功名前,做童生時,縣考會考第14名,府考會考71名,提學考會考第9名。

之后,哪一年成為「廩生」,哪一年成為「貢生」,孔先生都清清楚楚地算出來,告訴了袁黃。

所謂「廩生」,其實就是秀才的一種,說白了就是拿國家補貼的讀書人,這個補貼一般來說是糧食。



比廩生更高一個級別的讀書人叫做「貢生」,不但拿得糧食更多了,還可以進入京師的最高學府--國子監讀書。

從國子監畢業叫做「出貢」,出貢時,成績優異的國子監學生會被直接授予官職,沒被授予官職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參加科舉,來進入仕途。

孔先生說袁黃將來會成為一名「知縣」,并且在任上做3年半后就會辭官回家。知縣在明朝屬于七品官,是一種中下級的官職,而且孔先生說袁黃的壽命是53歲。

53歲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時,會壽終正寢,命中注定沒有兒子。



與孔先生見完面后,袁黃就真的棄醫從文了,此后每一次考試的名次都不出孔先生所料,唯獨到了「廩生」轉「貢生」時,出了點波折。

孔先生說,袁黃領到九十一石五斗米的時候會補錄為「貢生」,可袁黃領到71石米的時候,學臺一位姓屠的宗師,也就是一位教育廳官員,就批準袁黃補為「貢生」了。

當時袁黃心里就開始嘀咕了:看來孔先生的推算也不是那么準嘛。

可就在幾天后,讓袁黃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學臺另一位姓楊的宗師駁回了袁黃補貢生的申請。



就這樣,袁黃又做了一段時間的廩生,直到后來一位姓殷的宗師看到了袁黃的文章,認為他很有才華,不應該被埋沒,這才讓他真的補了貢生。

此時,袁黃一算,他剛好領了九十一石五斗米。從那之后,袁黃就對孔先生所說的話深信不疑,認為一個人命里該有什么不該有什么,都是注定的。

再拼搏進取也無法逃脫命運的束縛。袁黃眼里漸漸失去了光,也不讀書了,也不發奮圖強了。



直到明隆慶三年(1569年),袁黃36歲那一年,他到南京棲qi霞山拜訪一位高僧「云谷禪師」。

袁黃和禪師一起在一個狹小的禪房里打坐了3天。我們知道,打坐冥想最難的是排除雜念,一般人毫無雜念地打坐一刻鐘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可云谷禪師驚訝地發現袁黃竟然三天三夜都沒有起一個妄念,不禁問道:凡人之所以無法成為圣人,就是因為妄念總在心中揮之不去,而你靜坐三天,卻不曾起一個妄念,這是什么緣故呢?



袁黃回答道:我一生的命運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何時生,何時死,何時得意,何時失意,都有個定數,還有什么好胡思亂想的呢?

云谷禪師聽了袁黃的回答后,笑著說到:我還以為你是什么了不起的豪杰呢,原來也只是一個庸碌的凡夫俗子啊。

誰被說是凡夫俗子都會心里不爽,袁黃也一樣,他追問云谷禪師說:此話怎講?

云谷禪師答道:陰陽氣數,也就是所謂的命運,只能束縛住平常人,卻奈何不了極善或者極惡之人。



極善的人就算命里注定吃苦,但因為做了極大的善事,大善的力量可以使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

極惡的人就算命里注定享福,但因為做了極大的惡事,大惡的力量,也會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為貧賤短命。

而你袁黃,自從被孔先生算定你的命數后,你就不曾嘗試波動命運一分一毫。能被命數拘住的人都是凡夫,如此看來,你不是凡夫,又是什么呢?

袁黃反問云谷禪師說道:那照你說來,我的這個命數還能改不成?



云谷禪師此時說了一句話,我認為是整個「立命之學」篇的重點。他說「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我造惡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所以佛經里說,一個人求長壽就能得長壽,求富貴就能得富貴,求官位就能得官位,要求兒女就能得兒女。」

云谷禪師說的這段話,其實就是《藥師經》中的「四求四得」,這里的這個「求」字,比起求神拜佛,更多的指的是「心里是否真的想要」的意思。云谷禪師是在用佛門語言告訴袁黃,只要方法用對了,我們的人生是可以心想事成的。



可袁黃還是不解,他繼續問道:官職、財富、子嗣、壽命都是我所不能掌握的,怎么能說我想要就能得到呢?

我能理解一些身內之物是我可以控制的,比如說我想成為一個講道德的仁義之人,那我盡量去做就好了。可身外之外是需要別人給我,我才能得到的,怎么就成了我想要就能得到呢?

云谷禪師接著說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方寸就是內心的意思。云谷禪師是說,人生中的一切福禍,皆在自己的內心。



心,就像是一方良田,只要斷惡修善,細細耕耘,就能收獲意想不到的豐收。比如說,你為了獲得功名富貴,而修仁義道德,那么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你內外雙得。

云谷禪師接著又問袁黃,孔先生說你做不了大官,也不會有子嗣,那你捫心自問,覺得你配做大官嗎?配有子嗣嗎?

袁黃思考了好一會兒說道,好像確實不配。我的性情急躁,肚量小,有時候還妄自尊大,看不起別人,口無遮攔,這些舉動,都是薄福的相,怎么能做得了大官呢!



我還愛干凈,這本來是好事,可干凈過分了就成了怪脾氣了。我常常生氣發火,又喜歡喝酒,晚上不睡覺,徹夜長坐,不曉得保養元氣精神,白天又起不來,這些都是我沒有子嗣的緣故。

結合《了凡四訓》第四篇「謙德之效」中的一段話:「上天要你發達,不是直接給你福分,而是先給你智慧;智慧一高,輕浮的人會變得實在,放肆的人會變得安靜」

我們可以看出,云谷禪師其實是在告訴袁黃「德需配位」的重要性,德不配位,必有禍殃!

人應該時常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合乎天道,只要德才配位了,很多福報,不用求,自然就會有了。因此,求禍求福,全在自己。



云谷禪師對袁黃說,你現在已經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了,那么「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此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今天你就算是獲得重生了。

袁黃從此給自己取號--「了凡」,此后他就是袁了凡了?!噶恕故橇嗣摰囊馑迹阜病怪阜卜?,「了凡」寓意從凡夫的生活中得到解脫。

告別云谷禪師前,袁了凡在禪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佛堂,向佛祖懺悔了他之前所作的所有錯事,無論大小輕重,統統說了出來,并在佛前立誓,要做三千件善事。



聽到這話后,云谷禪師給袁了凡拿來了「功過格」,讓他把今后每天所做的事全部都記錄在冊。善事就寫在功格下面,惡事就寫在過格下面。

惡事會根據惡劣程度,抵掉一件或數件善事。

從此,袁了凡每天謹言慎行,修行善業。在見了云谷禪師的第二年,他去參加科考鄉試,之前孔先生算他能考第三名,結果他居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話開始不靈了。

袁了凡更加篤信云谷禪師所說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了。



不過鄉試過后的數年里,袁了凡一直都沒有通過會試。這里需要簡單介紹一下明朝時期的科舉制度。

明清科舉考試共有4個等級: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參加「童試」的人,被稱為「童生」

這里的「童」,并不是指「兒童」,「童生」與年齡無關,10歲的小兒可以是童生,50歲的老漢也可以是童生,它只是還未通過「童試」的讀書人的統稱。



通過「童試」的人會獲得「秀才」的身份。秀才可以參加鄉試,通過鄉試的人被稱為「舉人」。

之后是會試、殿試。殿試的主考官往往是當朝皇帝,若能考中,便獲得了「進士」的身份。進士的前三名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了。

明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46歲的袁了凡在見了云谷禪師10年后,終于完成了他在佛前承諾的3000件善事。2年后,袁了凡老來得子,他給兒子取名「天啟」,后來改名為「儼」。

隨后,袁了凡又祈愿,希望能夠考中進士,并立誓會再做1萬件善事。



想要中進士,意味著袁了凡不僅需要通過屢試不第的「會試」,還需要通過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這談何容易。

然而,讓袁了凡自己都沒想到的是,1萬件善事還沒做完,公元1586年,53歲的他就考中了進士。之后被授予了寶坻縣知縣的官職。

俗話說,娶妻娶賢,多年來,袁了凡的夫人也一直在幫他做善事。

有一天,夫人跟袁了凡抱怨說,這一萬件善事什么時候才能做完啊,現在你天天在衙門里,公務纏身,哪有機會做善事啊。



就在妻子說完這番話后,當天晚上袁了凡就做了一個夢,夢到了一位天神。天神告訴袁了凡,你這一萬件善事早已做完了。

袁了凡不解地說,我每天都在功過格上做記錄,我做的善事還遠不足一萬件啊。天神問袁了凡,「你之前是否上奏朝廷,請求減免寶坻縣百姓的賦稅?」袁了凡說「確有此事」。

原來一直以來,寶坻縣的賦稅都很重,是周邊其他縣的好幾倍,袁了凡覺得百姓交得錢太多,日子太苦,就上奏朝廷,請求把每畝田應繳的糧錢從二分三厘七毫減到了一分四厘六毫。天神說,單是這一件事,就抵得上一萬件善事了。



孔先生曾說,袁了凡最多官至「知縣」,但實際上,他后來又晉升為了兵部職方司主事。明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侵略朝鮮,漢城、平壤等地相繼陷落。

明萬歷皇帝受朝鮮王室之邀,出兵援朝,袁了凡在援朝軍隊中,出任兵部參贊軍事,在收復平壤的戰役中立有謀劃之功。

然而,戰爭雖然取得了勝利,袁了凡卻與主帥李如松結下了梁子。



原因是戰爭期間,李如松曾謊稱將贈予日軍大量金銀財寶,約日軍談判,日軍信以為真,沒有設防,李如松突襲日軍,這才收復了平壤。

袁了凡認為李如松此舉有損國威,還斥責其部下濫殺無辜。次年,李如松以十項罪名彈劾了袁了凡,袁了凡被了停職,此后返鄉閉戶著書。

孔先生說,袁了凡只能活53歲,但袁了凡實際上一直活到了74歲,才與世長辭。在那個年代,絕對算得上高壽了。



袁了凡認為他能夠成功改命的關鍵在于,他后半生一直在修身積善,做官時,心懷百姓,為民做實事。

正所謂「其過于厚者常獲福,過于薄者常近禍」,意思是那些厚道誠信的人常常會獲得幸福;那些尖酸刻薄的人常常接近災禍。

《周易》中也有云:「君子以厚德載物」,只有德行足夠深厚了,才能接得住那些身外之物。

不過,袁了凡又說了,行善積德也是要講究方法的,方法錯了,你以為的行善很有可能是在作惡。《了凡四訓》的后三篇就是在講如何通過修身、積善,來改命的具體方法。



改命之法

《了凡四訓》的第二篇是「改過之法」,袁了凡之所以把「改過之法」放在第三篇「積善之方」前面,是想要強調「改過」的重要性。

行善能讓一個人獲得福報,但在福報來臨之前,你需要先「改過」,才能避開災禍。

這一篇的內容略顯空洞,但我個人的理解是,改掉惡習是可以幫我們重塑潛意識和周圍的能量磁場的。



晚清重臣曾國藩年輕時也是庸人一個,血氣方剛,得理不饒人,還輕浮浪蕩,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這也為他的仕途埋下了隱患。

剛到京城做官時,有一次曾國藩與同鄉爭論問題,因為沒有爭過人家,最后竟然鬧到拳腳相加。

還有一次,他到同僚家里做客,看到同僚新納的小妾貌若桃花,便忍不住言語挑逗,內心也泛起惡念。



后來,他意識到自身的種種問題后,便開始每天堅持寫日記反省自己,最后蛻變成了一代大儒,官至正一品。

曾國藩也是《了凡四訓》這本書的忠實粉絲,正是在看了這本書后,他才開啟了長達30多年的自修自省之路,還將號改成了「滌生」。

滌,是洗去舊日污俗的意思;生,則指的是獲得新生。



美國著名整形醫生麥克斯威爾.馬爾茨在上個世紀60年代提出了自我意像這一概念,指的是每個人在潛意識中,都會給自己一副自我畫像,也就是「我認為我是什么樣的人」。

馬爾茨說,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實現目標、過上幸福且充實的生活的首要因素不是智商、學歷,或者所謂的運氣,而是自我意像。

上個世紀,整形外科還是一個新興的醫療領域,馬爾茨在他的行醫生涯中發現,有些患者在去除疤痕后或改變容貌后,生活發生了積極的變化,但有些患者依然認為自己是丑陋的,自信心也沒有得到提升。



馬爾茨博士由此總結出: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自我形象,一個心理模型。如果你在潛意識里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不受人待見的失敗者,那么你的人生軌跡大概率也會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就算是機會擺在你面前你可能也抓不住。

我想袁了凡所提倡的「要改命先改過」,就是在逼你跟過去做一個了斷,從而重塑一個全新的,積極正面的自我意像。

改過之后就是積善了。把今生的過錯改掉,好命自然就不會變成壞命了,但還不足以把壞命變成好命。



佛家有前世今生、因果輪回的說法,袁了凡認為如果前世罪孽深重,那么即使今生不曾犯過大錯,也還是會遭到報應。這類人要改命,就要積善、積德,才可以把前世的罪孽消去。

善事積多了,壞命自然能轉變為好命?!读朔菜挠枴返谌阜e善之方」的開頭第一句話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句話其實還有下半句,那就是「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祖上積德,后世享福;祖上作惡,后世遭殃。



為了支持自己的觀點,袁了凡舉了十個例子:

福建省建寧府建安縣出過一個少師,名叫楊榮。他祖上以擺渡為生,有一次,趕上洪澇災害,村里的民房都被沖垮了,被淹的村民順著水勢一路漂流。

別的船都去撈水里的各種財貨了,只有楊榮的曾祖父和祖父專門去救被淹的村民。等到楊榮的父親出生時,楊家也漸漸的寬裕了。

楊榮的父親曾夢到過一位神仙,神仙對他說:「你的祖輩,積了許多陰德,你家的子孫將來是要做大官的」。



果不其然,楊榮后來就成了明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其后代中也有很多賢能之士。

還有明朝馮琦太史的父親,他在做秀才的時候,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把自己的皮袍脫下來,蓋在了一個倒在雪地里的奄奄一息的人身上,還把這個人扶到了家里,給他熱湯熱飯吃,最終救活了他。

后來馮老先生做了一個夢,夢到一位天神對他說:我要派韓琦投生到你家,做你的兒子。韓琦是北宋著名文人和政治家,作為宰相輔佐了三代宋帝。



后來馮老先生的兒子出生,他給兒子取名「馮琦」。馮琦后來就成為了明朝太史。

楊榮和馮琦只是袁了凡舉的十個例子中的兩個,其余的例子就不細說了,但這些例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據可考的人物。

袁了凡是要用真實事例告訴兒子,行善積德是真的能換來福報的。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了,照這種說法,善良的人一定都富貴長壽,作惡的人一定都貧賤短命了?



可為什么現實生活中,還是有那么多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的例子呢?袁了凡以一位得道高僧「中峰和尚」(中峰明本)的話,回答了這個問題。

中峰和尚是元朝時期的一位得道高僧。他曾經說過,你認為的「善」可能并不是真的善,你認為的「惡」可能也不是真的惡。凡人常被世俗見解所蒙蔽雙眼,很難看清真正的善惡。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山中發現了一只受傷的猛虎,你本著慈悲之心救下了猛虎,可后來,痊愈后的猛虎卻襲擊村民,造成了人員傷亡。那么你是做了一件善事,還是一件惡事呢?



還有我們通常都認為貪財是作惡,不貪戀錢財才是廉潔之人該做的事。但發生在孔子的兩位學生子貢、子路身上的一件事告訴我們,有時候,貪財也是行善的一種手段。

春秋時代的魯國有一種法律,凡是魯國人被別的國家抓去做奴隸,若有人肯出錢,把這些人贖回來,就可以向官府領取賞金。

孔子的一位學生子貢,家里很有錢,他悄悄地把被抓去做奴隸的魯國人贖回來后,也沒有去領國家給的賞金。



而孔子的另外一位學生子路有一次把一個落水的人救上來后,對方送了子路一頭牛作為答謝,子路高興地收下了,還牽著牛在集市里招搖。

結果孔子卻表揚了子路,批評了子貢。

按理說,子貢做好事不留名,要比子路做好事后貪戀他人錢財要顯得高尚得多呀,但孔子卻說,現在魯國富有的人少,窮苦的人多,若讓大家以為贖人后拿國家的賞金就是貪財的話,那么不肯受貪財之名的人,或者錢不是那么多的人,就不肯去贖人了。



只有真正的有錢人才會去贖人,如此一來,被贖回來的人就少得多了。同樣的道理,見義勇為后,讓大家知道被救者也是知恩圖報的,這樣將來就會有更多的人加入見義勇為的隊伍。

我們曾經做過一期「彭宇案」的視頻,詳細剖析了現今社會「老人摔倒路人不敢扶」的問題。

相信但凡是一個有點惻隱之心的人,看到路上有老人摔倒,內心里都是想過去幫忙,但之所以不敢去,無非是因為這些年被訛、被碰瓷的案例太多,太廣為流傳了。



如果每一個被扶起的老人和其家屬都做到知恩圖報,而且這些知恩圖報的例子也能得到大肆宣傳,相信人們也不會對「見義勇為」望而卻步了。

另外,袁了凡還提到了,行善也是分種類的。有真善和假善,這個我們已經解釋過了。有陽善和陰德。所謂陽善就是做了好事留名的,陰德就是不為名不為利,默默做好事的。

還有半善和滿善。如果你兜里有100塊錢,而且把這100塊錢都捐了,這就是滿善。但如果你兜里有1萬塊錢,你捐出了1000塊錢,即使金額比100塊錢大,這也只是半善。



另外還有小善、大善、偏善、正善等等,這里就不贅述了。行善積德就像儲存東西一樣,不用急于一時,要當做畢生的信條去實踐。

《了凡四訓》的最后一篇是「謙德之效」。除了改過和積善,袁了凡認為,人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免不了和他人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謙遜」是非常重要的品德。

他以周易中的「謙卦」為例,說謙卦是周易64卦中難得的六爻全吉的一卦。我們在之前的視頻中講過,易經的每一卦都由6個爻組成,長橫杠是陽爻,兩個短橫杠是陰爻。



不同卦象中,每個爻都有對應的爻辭,也有吉、兇之分。而謙卦的6個爻都呈吉象。

正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凡是驕傲自滿的人,老天爺總會想辦法讓他吃虧的,凡是謙虛之人,老天爺總會讓他得到一些益處。這就是天地之間的道理。

在這一篇中,袁了凡也舉了很多他身邊真實發生過的案例。



比如說,1591年,袁了凡入京覲見皇帝時,在京城見到了一位叫夏建所的讀書人,不僅滿腹經綸,而且毫無一點驕傲的神氣。當時,袁了凡就覺得夏建所將來一定能高中,事實也確實如袁了凡所料。

后來,袁了凡就說了這樣一段話:「凡是上天要使一個人發達,在給你福分前,一定會先給你智慧。有了智慧,輕浮的人會變得實在,放肆的人會變得安靜。夏建所如此謙遜,可見已經發了智慧了,上天也很快要給他福分了。」



以上就是《了凡四訓》的基本內容了,當然,我也省略了很多細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原著。

總之,袁了凡就是想要通過這4封家書來告訴兒子,人的命確實有天注定的成分,但所謂的命運只能束縛地住凡夫俗子。智者根本不會去算命,因為他知道沒有人可能算準他的命。



想要改命,就要做到先改過,再積善,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熟讀《了凡四訓》的日本實業家稻盛和夫也說過「唯有極致的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

然而,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辯證思維是咱們這個頻道的特色,袁了凡提倡的改命之法,真的有他說的那么神嗎?是時候扒一扒這背后的真相了。



《了凡四訓》的真相

要知道袁了凡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說改了命,我們就要先看一下他原本的命格是怎樣的。史料記載袁了凡出生于明嘉靖12年12月11日,換算成公歷就是公元1533年12月26日。

具體出生時辰我沒有查到資料。沒有時辰,生辰八字就少了兩字,不過也是可以大致推算出這個人的命運起伏的。

網上有很多對袁了凡生辰八字的解析,內容都大同小異,這里我們引用香港命理師父李應聰的說法。



人都是從6歲開始起運,十年一個大運,袁了凡46歲之前行的是水運和金運,與自身命格喜好相背,所以運勢不理想,跌宕起伏,偶爾碰上個好的流年,也頂多只能中個秀才,成不了大氣候。

但46歲之后,運勢開始好轉,火土旺地三十年,大病得大藥,豹變鷹揚,前途似錦。所以袁了凡命格是屬于「倒吃甘蔗節節甜」的,怎么看也不可能在53歲就壽終正寢。



李應聰師父說,袁了凡的八字,結構明確,但凡稍有功力的八字研習者都能看出。那么算命神準的孔先生為什么會說袁了凡的陽壽只有53歲呢?是孔先生算錯了嗎?

其實通讀完《了凡四訓》這本書,最讓我感到好奇的就是孔先生的身份了。他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嗎?是的話,又究竟是誰呢?

查閱資料,我發現,這位孔先生不是別人,正是明朝著名易學家楊向春?!肚≡颇峡h志》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楊向春,字野崖,飽讀經史,喜好命理之學,得到了邵雍先天皇極數理的真傳,頗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常年隱居于四川九峰山,御史李元陽曾多次尋訪他。后來楊向春改號為「孔道人」。

《云南縣志》還明確寫道:「袁了凡《立命篇》內有先生事跡,經百年后,或有人見,竟不見其所止。」由此可知,孔道人就是楊向春無疑。

楊向春著有《皇極經世心易發微》等著作,廣為流傳的占卜寶典《梅花易數》也是楊向春托邵雍之名寫的。

楊向春有多神機妙算,我給大家舉個小例子,你就能體會得到了。



有一次,云南巡撫歐陽重想要看看,楊向春是不是真的如傳說中的那般神,于是就在紙上寫下了一個「梅」字,也不說要問啥事,就讓楊向春卜卦。

楊向春說,「梅」字里面有兩個人字,還有一個母子。你將來會有2個孩子,后生的那一個是兒子。赤文呆人也。

幾年后,歐陽重又見到了楊向春。他對楊向春說,兒女情況確實如你所說,但你說的「赤文呆人也」是何意呀?楊向春說,你兒子是不是名叫「赦保」?



歐陽重這才恍然大悟,赤文合起來是赦字,呆人合起來是保字。楊向春竟然早在幾年前把歐陽重兒子的名字都算出來了。

那么話又說回來,如此算無遺策的楊向春,怎么會算錯袁了凡的壽命呢?這背后會不會有什么隱情呢?

袁了凡八字的天干中自帶貴氣,是為官之命,但地支卻呈現「子卯相刑」之象。

對于卯木來說子水就像是母親,「子卯相刑」的字面意思是,孩子對母親沒有禮貌,實則是指此人待人無禮、囂張跋扈。



袁了凡在初見云谷禪師時,自己也說過,他性情急躁、易怒、肚量小,有時候還妄自尊大,這樣的人如果為官的話,是很難成為一代好官的。

但袁了凡命里又有官運,結合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我們似乎可以推測出這樣一個故事。

袁了凡生活于明嘉靖、隆慶、萬歷年間,當時大明的國力已經開始衰落了,尤其是萬歷皇帝明神宗,創下了20多年不上朝的歷史奇觀。



前朝官員們結黨營私、勾心斗角、貪腐成風。袁了凡十幾歲時,偶遇了楊向春,楊向春看出了袁了凡的為官之命,但又擔心他會誤入歧途,為禍百姓,于是設了一個局,請君入甕。

他先把袁了凡前半生的真實命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然后又誆他說,你做官也做不了大官,53歲就會壽終正寢,而且膝下無子。

當袁了凡發現,孔先生,也就是楊向春所說的話,一句一句都應驗了時,他頓時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失去了奮斗的動力。



楊向春其實早就算準了,袁了凡會遇到云谷禪師,并受到點撥。此后,袁了凡深信自己晚來的福報都是由修身行善換來的,于是不敢越過道德雷池半步。

可以說,是楊向春和云谷禪師兩位高人合力編織了一張道德的法網,把袁了凡忽悠成了一個體恤百姓的父母官。

沒有他們,袁了凡命中注定也是要當官兒的,只不過能不能成為一個好官,就不好說了。當然了,這只是一家之言而已,你完全可以持不同意見。



另外,袁了凡的改命之說中,還有一個bug,那就是他兒子的命并不怎么好。袁了凡的兒子袁儼,44歲時中進士,46歲就去世了,一生都沒有什么大的成就。

要知道袁儼可是《了凡四訓》的第一個學習者啊,怎么沒能成功改命呢?難道是學藝不精嗎?還是因為前世積累的業障太多了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了凡四訓》中的改命之法真的是奏效的,這種把「行善」和「改命」掛鉤的功利做法值得提倡嗎?



其實《了凡四訓》中的大部分觀點,我都是同意的,但這種以行善的「實際好處」來誘人行善的說詞,我認為容易使人滋生偽善之心。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施予」本身就是一件比「受取」更有福氣、更值得感恩的事情,它讓施予者內心平靜愉快,也能獲得滿足感。

如果一個行善的人,除了這種愉悅的內心體驗之外,再渴望再獲得點別的東西,那這就不是行善,而是交易了。



也難怪,明末清初的易學家張爾岐對袁了凡的評價是「與天地鬼神為市」,也就是企圖與天地鬼神做交易。

還有王夫之,更是直切要害地說,袁了凡是「畫地成牢以陷人者」,就是借行善改命之說來禁錮人們的思想。

比起袁氏改命法,我更相信,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行善、謙和、利他其實都是在幫你積攢人氣,也是在積攢運氣。



但想要獲得成功不僅需要運氣,還需要實力。靠運氣換來的一時成功,終究會靠實力敗光。人生的幸福感也不全都來自功成名就,更多的在于心態。

我不同意袁了凡所說的行善還分小善、大善、半善、滿善,行善不分大小,也需要因人而異。

逆境中善待自己,順境中善待別人,如果此時你能力有限,那么照顧好自己和家人,也是一種善舉,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俄高層面見普京時,當面發出的一個警告,關乎俄羅斯的民族存亡

俄高層面見普京時,當面發出的一個警告,關乎俄羅斯的民族存亡

議紀史
2025-07-25 18:10:03
北大醫學專家胡大一:睡覺,一個讓你延長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北大醫學專家胡大一:睡覺,一個讓你延長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尚曦讀史
2025-07-25 11:52:06
捐款修路幫助低保戶的企業家被判無期,四川高院稱其嚴重危害社會

捐款修路幫助低保戶的企業家被判無期,四川高院稱其嚴重危害社會

法治邊角料
2025-07-26 12:33:56
如果沒有央視新聞,懂車帝那個視頻能發出來嗎

如果沒有央視新聞,懂車帝那個視頻能發出來嗎

關爾東
2025-07-26 10:37:01
趙露思的臉又變了!自從發病后,這個臉是每出現一次都變一個樣

趙露思的臉又變了!自從發病后,這個臉是每出現一次都變一個樣

情感大頭說說
2025-07-26 15:18:43
破億!8分!71歲陳佩斯《戲臺》打臉資本:你還管得了觀眾愛看誰

破億!8分!71歲陳佩斯《戲臺》打臉資本:你還管得了觀眾愛看誰

TVB的四小花
2025-07-26 08:02:15
中國跳水隊世錦賽首金!陳芋汐陳藝文領銜,混合團體輕松奪冠

中國跳水隊世錦賽首金!陳芋汐陳藝文領銜,混合團體輕松奪冠

全景體育V
2025-07-26 17:51:59
中方取消制裁歐盟政客,結果歐方沉默三天,決定拉黑10個中國機構

中方取消制裁歐盟政客,結果歐方沉默三天,決定拉黑10個中國機構

歷史有些冷
2025-07-25 19:10:03
高分考生被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誤錄取:已有16人決定復讀,通知短信為“已錄取廈門大學”

高分考生被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誤錄?。阂延?6人決定復讀,通知短信為“已錄取廈門大學”

極目新聞
2025-07-26 17:04:41
董璇首談保釋前夫細節!高云翔突然不回消息,第一直覺就是出事了

董璇首談保釋前夫細節!高云翔突然不回消息,第一直覺就是出事了

萌神木木
2025-07-26 15:13:26
因吃了繼母瓜子被父親毒打3年,老年求和時,兒子:你我生死無關

因吃了繼母瓜子被父親毒打3年,老年求和時,兒子:你我生死無關

浩舞默畫
2025-07-26 09:22:18
東北大學6名學生照片流出,他們本不該死,公司自爆延遲救人原因

東北大學6名學生照片流出,他們本不該死,公司自爆延遲救人原因

平老師666
2025-07-26 13:59:31
耶魯終身教授陳志武:中國要趕超美國需培養國民的思辨和表達能力

耶魯終身教授陳志武:中國要趕超美國需培養國民的思辨和表達能力

深度報
2025-07-25 13:06:13
洪森喊保家衛國,家人卻早已撤離:1700萬民眾在為誰的戰爭買單?

洪森喊保家衛國,家人卻早已撤離:1700萬民眾在為誰的戰爭買單?

流年拾光
2025-07-25 13:11:16
克萊轉發父親防守喬丹的滯空照:我的天哪 我爹真能跳啊

克萊轉發父親防守喬丹的滯空照:我的天哪 我爹真能跳啊

直播吧
2025-07-26 10:04:21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醫院黨委書記黃水勤主動交代問題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醫院黨委書記黃水勤主動交代問題

魯中晨報
2025-07-26 18:34:16
53歲性感女神驚爆真空上陣露古怪胸型!豐滿上圍下垂到肚臍

53歲性感女神驚爆真空上陣露古怪胸型!豐滿上圍下垂到肚臍

粵睇先生
2025-07-23 00:55:58
美國工程師:摸不透中國人,大力發展水力發電,卻不知里面的危害

美國工程師:摸不透中國人,大力發展水力發電,卻不知里面的危害

溫辭韞
2025-07-26 10:08:58
佛山確診超4000例!關于基孔肯雅熱,張文宏首次發聲

佛山確診超4000例!關于基孔肯雅熱,張文宏首次發聲

大象新聞
2025-07-26 15:54:03
杭州一小區凌晨3點突發火情,有人跳窗逃生!起火原因讓鄰居很后怕,“這種情況在我們小區很普遍……”

杭州一小區凌晨3點突發火情,有人跳窗逃生!起火原因讓鄰居很后怕,“這種情況在我們小區很普遍……”

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2025-07-26 15:03:30
2025-07-26 20:07:00
腦洞烏托邦小烏 incentive-icons
腦洞烏托邦小烏
腦洞烏托邦
403文章數 1199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洪水涌入縣城一金店首飾被沖走 店主:價值上千萬

頭條要聞

洪水涌入縣城一金店首飾被沖走 店主:價值上千萬

體育要聞

楊瀚森效力NBA期間 青島男籃將暫存球隊15號球衣

娛樂要聞

董璇首談保釋前夫細節!高云翔突然不回消息

財經要聞

劉煜輝:當下重要不是找確定性而是轉折點

科技要聞

AI教父辛頓現身上海:人類如何不被AI殺掉

汽車要聞

"得房率"超90% 全新嵐圖知音空間信息曝光

態度原創

藝術
親子
游戲
房產
旅游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親子要聞

寶藍和爸爸比賽賣冰淇淋和漢堡包,誰賣的最好呢?太有趣了!

一款全新《蝙蝠俠》游戲曝光!或在明年第一季度發售

房產要聞

分數線集體飆漲!海中867分!2025海南中招格局大變!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岗巴县| 阿克陶县| 若尔盖县| 龙泉市| 邹城市| 青州市| 明光市| 东乡| 喜德县| 荔浦县| 陵川县| 会理县| 平陆县| 忻州市| 海门市| 宜兴市| 萝北县| 灵丘县| 商都县| 高雄市| 乃东县| 子洲县| 华蓥市| 孙吴县| 城市| 宝鸡市| 怀集县| 容城县| 亚东县| 池州市| 五峰| 柏乡县| 合肥市| 邻水| 手机| 潮州市| 海城市| 乐都县| 万载县| 宁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