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78
作者:觀察君
校稿:程程 / 編輯:致知
3.15晚會剛曝光了預制菜問題,六部委就發文出新規。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6個部門聯合發文,要加強預制菜監管,促進預制菜行業高質量發展。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預制菜行業進行界定和規范。對于消費者而言,預制菜行業新規有哪些亮點呢?
哪些才算預制菜
今年年初,大網紅辛巴曾在直播間大贊預制菜,還說孩子吃預制菜更健康,引發網絡熱議。辛巴在回應時稱,奶粉和老干媽都是預制菜。老干媽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表示,老干媽屬于辣椒油,不是預制菜。
預制菜爭論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到底哪些才算是預制菜。知道哪些是預制菜,我們才能拿回選擇權。
根據3月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的《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該文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
文件第一條就是規范預制菜的范圍。有幾條關鍵因素:不添加防腐劑、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不包括主食類食品。
這樣一來,很多人誤解的預制菜就被排除在外了。以前被認為是預制菜的速凍水餃之類的速凍食品被排除在預制菜之外了。那么,像老干媽、奶粉這些,當然就更不屬于預制菜了。
把知情權和選擇權還給消費者
關于預制菜,網絡上分為兩派,愛憎分明。而觀察君一直認為,喜歡預制菜和討厭預制菜都沒有錯,這是消費者的選擇權。所以,對于預制菜的發展,最關鍵的是要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和知情權。
點個外賣,十幾分鐘就送到了,后來才知道是預制菜。吃個黃燜雞米飯,一加熱就端上來了,后來才知道是預制菜。
去年9月份,多地學校因為食堂使用預制菜致使孩子出現腹瀉等問題,引發熱議。
不管是餐館還是學校食堂,你可以使用預制菜,但你必須告訴我,而且要尊重我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那么,6部門這次的發文,終于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清晰界定。
“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也就是說,提供餐飲的場所,必須有預制菜明示制度,是否使用預制菜,預制菜的配料,必須告知消費者。這樣消費者才能決定吃還是不吃。
提高門檻,大力發展
此前,關于預制菜的前景,社會上爭議非常大。6部門文件定下了對預制菜的態度:提高準入門檻,鼓勵高質量發展。
這兩年,預制菜成為食品行業一個巨大的風口,眾多企業進入預制菜行業。預制菜產品的電商銷量也是逐步提升。
根據《2023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藍皮書》,去年一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5165億元,增長了23.1%。
互聯網巨頭阿里、京東、美團等都在布局預制菜行業。以盒馬為代表的生鮮企業更是正在大力發展預制菜。
但是,目前預制菜行業的管理還是沒有明確的規范。新規只是對預制菜進行了定義,也是一個指導性文件。關于預制菜的行業質量標準、食品安全標準,目前還是缺乏的。
所以,預制菜行業目前的現狀,還是游戲規則沒有跑贏市場發展。預制菜市場已經一路狂奔多年,行業標準還處于缺乏狀態。
所以,你們支持預制菜行業的發展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