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戰爭上,山東莒南縣人曹玉海榮獲特等功,遺憾的是,他并沒能活著走出戰場。
那時候,曹玉海唯一的親人就是他的嫂子王月花,奇怪的是,在戰爭結束后,嫂子卻受盡了白眼和冷嘲熱諷。
一直到49年之后,部隊來到了曹玉海的老家,曹玉海的事跡直接震驚了家鄉的村民。
曹玉海都有什么經歷呢?她的嫂子又為何會受盡嘲諷呢?
曹玉海奔赴朝鮮戰場
1950年10月,朝鮮戰場激戰正酣,而隨著以美國為首的所謂的“聯合國軍”的加入,戰場局勢被扭轉。
朝鮮人民軍節節敗退,戰火已經燒到了鴨綠江,美軍還時不時派出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的城鎮。
全中國上下一致聲討美軍的侵略行為,我國也在深思熟慮之后做出了一個歷史性的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曹玉海,山東莒南縣人,曾在抗日戰場上大放異彩,后在一次反掃蕩戰斗中身負重傷,還好沒有威脅到生命。
1949年6月,曹玉海轉業到了武漢監獄擔任監獄長一職,朝鮮戰爭的戰火燃燒到東北邊境后,他主動請纓赴朝作戰。
但是,上級考慮到曹玉海的身體剛剛痊愈,不適合投入作戰,拒絕了他的請求。
巧的是,曹玉海以前待過的部隊趕赴朝鮮戰場時,正好路過了武漢,曹玉海再次來到師部,對首長說道:
“首長,我是一名孤兒,如果犧牲了,牽掛少,請批準我入朝作戰吧!”
其實,曹玉海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他并不是一個孤兒,至少,他還有一個嫂嫂相依為命。
曹玉海的表態感動了首長,他如愿以償地回到了114師342團2營擔任營長,這支部隊在踏入朝鮮后改為了38軍3師9團2營。
1950年10月25日,曹玉海跟隨大部隊奔赴了朝鮮前線,11月2日,第一場仗,曹玉海就帶領著戰士們全殲了敵軍的一個營,還與兄弟部隊相互配合,活捉了5個美國顧問。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志愿軍入朝作戰后俘獲的第一批美國軍官。
后來的曹玉海參加了4次大規模戰役,11月14日,在第一次戰役中偷襲了敵軍的陣地。
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美軍還在自顧自地喝酒跳舞呢,曹玉海帶領著2營的戰士們直接來了個出其不意,打死了100多個美國鬼子。
11月29日的晚上,第二次戰役中,改任為1營營長的曹玉海拼死奪下了敵人的兩處炮兵陣地,拿下了價川附近的陽站。
此戰,消滅了600多名敵人,還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
第三次戰役是最為關鍵的一戰,志愿軍的目標是突破“三八線”,曹玉海的1營承擔起了最為危險的任務:突擊作戰。
敵軍陣地有著“固若金湯”之稱,戰斗又發生在1951年元旦,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中。
但這一切在曹玉海的1營面前都是“如履平地”,直接擊垮了敵軍老巢,不光繳獲了武器彈藥,還意外收獲了30多輛汽車。
此戰,曹玉海所在的部隊憑借著優良的戰斗作風和英勇的作戰氣概,被冠以“鐵軍”的稱號,他自己也被大家贊譽為“鋼鐵營長”。
打仗沖在最前面,也意味著要承擔最多的風險,在第四次戰役中,曹玉海出現了意外……
曹玉海壯烈犧牲
在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戰役發生在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是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聯合起來,應對所謂的“聯合國軍”的猛烈攻勢,為大反擊做準備的一仗。
也是在這時候,曹玉海的1營迎來了一場惡戰。
1951年2月12日的黎明,美騎1師動用了1個團的兵力向曹玉海1營所在的350.3高地陣地發動猛烈的進攻。
另外,飛機和坦克也在配合美軍的攻勢,炮彈就像傾盆大雨一樣宣泄而來,我軍陣地上的各種防御工事直接被夷為了平地。
曹玉海命令戰士們節約每一顆子彈,等敵人靠近后再打,就這樣,前前后后打退了敵人的6次進攻。
從黎明戰斗到黃昏,曹玉海身邊只剩下了20多名戰士,他們身上都綁好了手榴彈,就是為了在最后時刻用生命還擊敵人。
意外發生在敵人的第七次進攻中。
當敵人距離陣地僅有50多米遠的時候,曹玉海和戰士們沖出戰壕,手拿機槍朝著敵人掃射。
因為目標暴露,曹玉海的頭部和胸部被敵人邪惡的子彈命中,他的身體顫抖了兩下,最后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
曹玉海犧牲了,他用盡最后一絲力氣跟身旁的班長說道:“一定要守住陣地,有機會告訴俺嫂子,我沒有給她丟臉。”
“曹玉海的1營鏖戰7天7夜,前后共打退敵人70次進攻,消滅680多名敵人,是我志愿軍營級建制上消滅敵人最多的一次,戰斗結束后,志愿軍總部授予1營‘抗美援朝英雄營’稱號,3連被總部記特等功和二級戰斗英雄連光榮稱號。”
曹玉海榮立了特等功,他也成為了一名抗美援朝英雄,但是,他家鄉的嫂子卻受盡了村里人的白眼和冷嘲熱諷。
這是怎么回事呢?
一切的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曹玉海于1923年出生于山東莒南縣澇坡鄉,家里極度貧困,而命運并沒有因為他的貧窮而施舍“幸運”。
他的父親名叫曹興中,因為交不起租子,直接被地主活活打死,家里的頂梁柱就這樣離開了。
曹玉海9歲那年,給地主放羊,他的母親就在這一年因為染上疾病而去世,小小年紀的他只能跟著祖父祖母一起生活。
沒過多久,日軍的鐵蹄踏入了沂蒙山區,一天,祖父到地里勞作,恰逢掃蕩的日軍,最后的結果是,祖父被殘忍的日軍直接捅死。
在曹玉海16歲那年,嫂子王月花嫁了過來,也是在她的操勞下,這個家才慢慢好了起來。
49年的等待終迎來“救贖”
地主的壓迫和日軍的殘暴讓曹佳支離破碎,好在嫂子王月花非常勤勞。
也正是因為她的加入,這個家才有了一線生機。
春天的時候,野菜生長了出來,王月花就拿著菜籃子挖野菜,待樹葉長好后,她就采集葉子,留在冬天吃。
夏天的時候,借助農閑的時間給家里人納鞋,冬天的時候,嫂子王月花會借機子織衣服,讓全家人不再受凍……
可以說,一年四季到頭來,王月花就沒有閑著的時候。
1943年1月份,八路軍山東縱隊2旅來到了莒南縣。
曹玉海明白,八路軍的目標是消滅日本鬼子,共產黨的目標是給天下人謀幸福,于是,參軍報國的念頭在他心里萌生了出來。
在入伍前一天的夜里,王月花熬著夜做了一雙布鞋,臨走那天,她又把家里僅剩的幾個雞蛋煮熟了。
就這樣,曹玉海帶著幾個雞蛋,腰里別著一雙新布鞋,踏上了新征程。
王月花不知道仗要多久打完,也不知道曹玉海能不能或者回來。
最后,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言語里,望著遠去的曹玉海,大聲喊道:“打完仗快回來,咱全家都等著你啊!”
在抗日戰場上,曹玉海身負重傷,還沒等傷勢痊愈,就又主動重回戰場。
1944年2月,曹玉海投入到了龍古山戰斗和重羅山阻擊戰中,因為作戰英勇,戰績突出,他還被授予了“戰斗英雄”稱號。
1949年6月,在江西宜昌戰役中,曹玉海再次負傷,休養完畢后,組織安排他轉業到了武漢監獄擔任監獄長。
朝鮮戰爭爆發后,轉業僅幾個月的曹玉海就放棄了回家探親的機會,加入到了抗美援朝的隊伍中。
不幸的是,在第四次戰役中,曹玉海英勇就義,他的遺體就留在了350.3高地上,那年的他年僅28歲。
清理烈士遺物過程中,有人發現了曹玉海的遺物,一封未婚妻的信件和一雙繡有“永不變心”的枕套。
曹玉海與未婚妻的相遇是在醫院里,宜昌戰役后負傷的曹玉海來到醫院救治,與一名年輕又漂亮的護士墜入了愛河。
部隊按照信件上面的地址給他的未婚妻寄去了一封信,委婉地告知了曹玉海犧牲的事情。
抗美援朝結束后,志愿軍戰士們陸陸續續回到了家鄉,王月花多么期望能和小叔子見一面,不過,此時的她并不知道,曹玉海的生命定格在了28歲。
后來,有人傳王月花是烈士的嫂子,村民們卻對此冷嘲熱諷起來。
王月花心里難受,但她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沒有跟任何人爭論,只是一個人抱頭痛哭。
終于在1997年4月,38軍專門派人查曹玉海的家庭情況,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經過3年的努力,終于與王月花取得了聯系。
調查之所以花了這么長時間,因為地址弄錯了,莒南縣本是從莒縣劃分出來的,部隊里的信全都錯誤地寄到了莒縣。
在王月花得知曹玉海烈士是一名“戰斗英雄”和“特等功臣”的消息時,距離他的犧牲已經過去了49年,而王月花也已經84歲高齡,我想,她一定會為曹玉海感到驕傲。
讓人欣慰的是,曹玉海的事跡沒有被埋沒,他的故事振奮了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他的精神也將會發揚光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