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 13 代英特爾都發布 1 年多了,還沒體驗過旗艦芯片的我因為工作需要特意買了一臺搭載了 i7-13700H 小主機使用,型號為 MOREFINE 摩方S600,體驗幾天下來感覺還是不錯的,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我第一次體驗英特爾旗艦芯片的迷你主機的感受吧。
首先感覺13代芯片提升還是很大的,聽說英特爾 12 代開始使用了新架構,工作時調度更加積極,13代延續了此架構,加上工藝的提升,性能有不錯的增強。而作為甜品級的i7也是相當有誘惑力,就像 i7-13700H這顆芯片, 在英特爾官網查到,它擁有 14 核 20 線程,24MB L3緩存,標壓的45W TDP,5.0GHz 的最大睿頻,但從數據看就很強,相當接近于上一代的 i9-12900H,媒體的跑分也比較接近,實際體驗應該不輸i9-12900H。
其次是13代有個容易被忽略的提升,那就是支持的DDR5內存頻率由4800MHz提升到了5200MHz,MOREFINE 摩方 S600 配有兩個內存接口,這對于大型程序來說,頻率帶來的提升是很大的。
另外的,不少服務對網絡配置要求非常高,但很多旗艦小主機都是單網口,外接USB網卡既占地方性能還不好,雙網口機型就顯得非常珍貴,MOREFINE 摩方 S600 搭載的2.5G網口讓我有點驚喜,這點必須給個好評。
下面談談我對MOREFINE 摩方 S600小主機的使用感受, 搭載的 i7-13700H 相比我的舊筆記本電腦搭載的 i5-9300H,除了性能和代數的優勢,還有一點區別就是核心數的增加,我的筆記本打開幾個應用 CPU 基本占用率就滿了,而 i7-13700H 卻能保持在正常范圍,因此流暢性也提高了非常多。PC Mark 跑分也能達到6000分,生產力水平絕對是強的。
而英特爾以辦公強大聞名,特別在剪輯視頻和解碼視頻方面都要比 AMD 要強的多,使用 PR 剪輯視頻時,我的 MOREFINE 摩方 S600 更加流暢,導出一個 17 秒左右的 1080P 特效視頻,i7-13700H 只需要花費 1 分 19 秒,這也是硬件加速帶來的好處。
不過核顯算力就一般般了,i7-13700H核顯達到GTX750Ti的性能算是夠用的水平,流暢玩大部分網絡游戲還是可以的,像《英雄聯盟》可以跑 180 幀左右,《DOTA2》也能保持 80 幀運行,《GTA5》這種大型單機也能跑 60 幀。
關于打游戲和運行大型軟件時的穩定性,MOREFINE 摩方 S600 在高負載工作時風扇會有點動靜,不過溫度還在合理范圍,用手摸機器外殼溫度并不燙手,估計 35-40℃ 左右。烤機溫度也能穩定在 70℃ 以內。
除此之外,MOREFINE 摩方 S600 還有兩點值得一提,一是在有限的空間里騰出了三個硬盤位置,兩個 M.2 NVMe 接口,有一個支持 PCIe4.0×4 ,方便我儲存各種大型程序,而且它還支持一個 2.5 寸 SATA 硬盤,兼容性更強。
第二點便是 MOREFINE 摩方 S600 的接口,這臺小主機接口就差個雷電接口,其它接口都是挺合理的,小主機有 HDMI、DP 以及 TYPE-C 三個視頻接口,還能穩定支持 4K 級別的顯示輸出。
目前來說我的MOREFINE 摩方 S600 的體驗比較良好,i7-13700H 處理器默認功耗有些限制,但可以通過BIOS進行調整,火力全開時性能足夠強大,溫度也不會太高,大容量的擴容空間給我存放工作文件,網絡配置也很 OK,沒遇到任何小毛病,而且價格還算合適,準系統版本為 2669 元。
總結:
1. i7-13700H性能很強,除了核顯比較中庸外基本滿足生產力的需求;
2. 在DDR5內存還沒普及的時代,5200MHz頻率的內存就算高配了,生產力是完全夠用的;
3. 雙2.5G網口在旗艦小主機上比較少見,算是個亮點,在工作中也有很大的用處;
4. 三硬盤擴展和三視頻接口好像是旗艦迷你主機的標配,但也值得一提;
那么大家覺得這臺 MOREFINE 摩方 S600 表現滿意嗎?對于英特爾處理器的看法如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交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