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有這樣一個傳奇人物:他2002年以619的高考成績報考了北京大學,卻不幸落榜;第二年,他繼續參加高考,考出了606分,這次如愿進入了北京大學學習,然而北大卻在一年后把他給勸退了;隨后,不甘心的他又一次參加了高考,以703分的成績進入了清華大學學習,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清華大學竟然也把這個人給勸退了!2007年,這個人再次參加了高考,考了667分,第二次被清華大學錄取。
這個人就是被稱為“高考釘子戶”、“考霸”的四川學霸張非,他四次考出高分,又兩次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勸退,他的傳奇故事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即便是放到今天,也很讓人佩服。
張非
為什么這個四川的高考奇才能考一次、金榜題名一次呢?他又是因為什么事被大學勸退兩次的呢?如今十五年已經過去,張非又在從事著怎樣的工作呢?
不愛說話愛學習
張非出生于1983年,他來自于岳池縣的農村家庭,他的父親在鄉村中學當教師,母親祝明燦是個普通的農婦,只有小學文憑。
張非出生以后,父母剛開始并沒有多管他,他的學習天賦是后來慢慢被發現的。
村里人對張非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靜、老實、不愛說話,這是因為他有一個缺陷:結巴。
張非
張非說話結結巴巴、期期艾艾,村里的小孩一看張非這個樣子,就特別想捉弄他。
張非小的時候沒少挨欺負,時間一長就造成了他自閉的性格,每次走在大馬路上,張非的頭永遠是低著的,看著腳下,就是不肯抬起頭。
要在路上遇見個熟人,張非也不敢開口——因為他結巴,害怕別人嘲笑他。
父母一看孩子那么自閉,心里別提多么著急了,就把兒子帶去了縣醫院接受治療,醫院大夫檢查完張非的身體后,認為張非他的結巴完全治好,但是這個性格恐怕很難改過來了。
張非
據大夫所說,張非這個性格也和他的父親有很大的關系,受到了遺傳的影響。
張非的父親在講臺上能揮灑自如,可平時在村里也是不愛說話,是個愛讀書的老實人,張非的性格也有這個因素的影響。
一向沉默的張非雖然性格上有缺陷,可他卻極其地有自尊心,他把自己受到的傷痛轉化為動力,發憤圖強,努力讀書,從此他在學習上的天賦逐漸展現出來。
張非
不久后,父母就發現,張非這孩子腦子很聰明,每次學校里教的課程,他總能很快領悟,而且成績排名班里的第一,讓人刮目相看。
張非小學的班主任對張非父母表示張非現在完全可以跳級去上中學,小學的知識已經難以滿足張非的胃口。
張非父親作為老師,他覺得兒子既然如此聰明,就不用在小學浪費時間了,所以把兒子送去了當地的中學,那一年,張非才五年級。
張非
但家人們不能理解孩子的心情,張非如此努力的學習,就是為了讓班里的同學們瞧得起自己。如今自己調去了中學,又要熟悉新的環境,新同學對這個小朋友充滿了敵意,這下張非更加的自閉了!
同學們的孤立讓張非反而越來越高傲,他認為大家不和自己玩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學習太好,自己高他們一等,不屑與這些人為伍,時間一長,張非變得自命不凡,頗有一番天才少年、舍我其誰的模樣。
14歲那年,張非初中畢業了,原本他要進入重點高中學習,然而在中考的前夕,他和父親大吵了一架,極端的張非選擇擺爛,中考答卷上亂寫亂畫,最后去了四川省的一所中專學校,這下張非遠離家鄉,要獨立生活了。
張非
來到陌生的地方以后,張非剛開始沒有放棄學習,他很后悔來到中專讀書,想擺脫這里,可他又染上了一個惡習:上網。
張非非常的喜歡上網,他年紀小、腦子又好用,所以電腦剛一接觸就學會了操作方法,打游戲非常的厲害,引得同學們對他極其崇拜。
同學的崇拜極大地滿足了張非的虛榮心,從那以后,他就經常逃課去打游戲,性質越來越惡劣,甚至為了游戲還選擇夜不歸宿!
網癮少年
這樣的情況讓張非的老師感到很痛心,老師多次勸導都沒有起到作用,最終張非被學校開除,兩年的郵電學校生涯仿佛是一場夢,張非似乎什么都沒學會,但也學會了一些惡習。
被開除回家的張非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面對未來的道路,他該何去何從呢?
傳奇高考之路
回家以后的張非重新自閉了起來,通過游戲建立的那一點點信心變得蕩然無存!父親對他的表現極為生氣,認為張非這樣的放縱,簡直愧對父母對他的期待!
張非
在父親的強制措施下,張非被送到了岳池當地的一所復讀學校,經過一年的復讀以后,張非即將迎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
一年的學習已經讓張非熟練掌握了高中知識,面對高考這個坎,張非下定決心,要考個清華北大,讓家人刮目相看,自己也能揚眉吐氣,站起來做人!
張非下定決心,發憤圖強,在2002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19的高分!在全縣排名前三!
張非的成績出來以后,全家、鄰居都來道賀,張非已經證明了自己,也算能抬起頭了!
北大
然而,張非卻對自己的成績一點都不滿意,因為他的目標是清華北大,這個成績恐怕有些玄乎。
事情果然不出張非所料,張非沒有收到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反而收到了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張非一看不是清北,瞬間不開心了。
他把自己鎖在屋里,并且對父母說道:“我除了清華北大,哪里都不去!”
要知道,復旦大學也是我國的名牌大學,教學質量絲毫不亞于清北,是很多人夢寐以求、搶著都想去的學校,可是張非就是鐵了心,除了清北哪都不去。
復旦大學
父親給他做了好多思想工作,想讓兒子對復旦大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只是張非的性格倔強,父親的話他聽不進去,最終父子倆沒能達成共識。
考了那么多分,最后沒學上,這種情況也是極為罕見!張非決定再復讀一年,他要給大家證明,自己能夠考上清華北大!
2003年,張非進入了四川省岳池縣第一中學復讀,在這里,張非依舊保持著穩定的發揮,顯然前一年的落榜沒有對他的心態造成影響,而他依舊是全班第一。
很快就到了2003年的高考,這一年張非鋒芒畢露,考出了606的分數!
清華大學
這個分數比前一年低了十多分,父親擔心極了,萬一頭一年還能上重點大學,第二年連復旦大學都考不上了,這肯定會對張非的心態造成影響!
好在父親擔心的事沒有發生,這一年的高考題特別難,考出六百多分的人都是鳳毛麟角,張非這個分數放在廣安市都能排前幾了。
北京大學當年的分數線是604分,所以張非這一次如愿踏進了北京大學的校門,北京大學信息技術學院錄取了張非。
北大
消息傳到家鄉以后,張非的老家別提有多么熱鬧了,大家都來他家里慶賀,就連校長都親自來到了張非家里。
校長這一次還帶來了學校頒發的、高達數萬元的獎學金,校門口還張貼了張非的巨型海報,慶賀這一喜事!
張非這次高興極了,他以為自己可以去北大大展拳腳,卻沒想到,自己的網癮惡習,將會毀了他的第一次大學生涯。
網癮少年
清華北大勸退
2003年9月,張非踏進了北大的校園,在張非的筆記本上曾寫過這樣的一句話:“人的欲望多了,很痛苦;欲望少了,也痛苦!”張非的第一次大學生涯就被自己的欲望給毀掉!
由于張非學的是計算機技術,再加上他本來就是個電腦高手,所以他在電腦方面造詣頗深,很多計算機知識根本就不用學。
據張非的舍友講述,曾有一次,老師讓開發一款系統,給大家一個月的動手時間,結果平時上課不好好聽講的張非一個星期就給做出來了,真的讓人刮目相看!
張非
同學們也知道,張非是個神童,大家也想和他交朋友,可是一直以來,張非都極其的孤僻,更重要的是,他有很深的網癮。
張非的網癮大到什么地步呢?老師上計算機課的時候,張非都恨不得在底下玩一整節課游戲,他經常半夜逃課去上網,沒事通個宵,為了上網不做作業、不參加考試都是常有的事。
北大有規定,學生掛科5門就要被開除,張非第一個學期直接就掛了7門,毫無疑問是摸了北大的紅線!
張非
北大對這種問題學生采取“零容忍”的態度,雖然老師承認他很優秀,但這樣一個苗子不往正道發展,將來不會有大的出息的!
張非的第一次大學生涯就此結束,他的北大生活黯然收場!
此時,父親老臉覺得放不下,就把兒子送去了南充讀書,當時南充十一中為了激勵學校學子能考出好成績,特意設了一個十萬元的獎學金。
張非剛轉學到這里,就在當年的高考中大放異彩!以707分的成績拿走了這10萬元獎學金,引起了媒體的轟動。
獎學金
媒體紛紛找上了門,詢問張非為啥三次高考都能考得那么好,面對記者的詢問,本就不善言語的張非直接不答話了,他很討厭和記者們打交道,準確的說,很討厭和普通人打交道。
而這一年,張非也沒有繼續報考北大,而是把目光對準了清華大學,他進入了清華大學數理科學專業讀書。
母親祝明燦知道張非自理能力很差,自控能力更差!為了孩子能夠好好學習,所以她從四川大老遠來到了北京,選擇和兒子陪讀,她在北京租了一個房子,平時在飯店當服務員維持生計。
清華
即使母親在身旁監督,張非也無法控制自己,他又一次沉溺在了網絡里,網絡游戲對他來說真的誘惑太大,他難以把持自己!
2006年,清華大學開除了張非,清華的底線是20科要修滿學分,張非就沒有一科學分是滿的,20多科全都是掛科狀態。
張非的清華夢也就這樣破碎了,他和母親灰頭土臉地回到了岳池縣老家,此時張非的故事已經被人傳到了網絡上,就連央視都高度關注張非了。
清華大學
而張非這種離譜的行為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大家稱他為“高考釘子戶”,嘲諷他這種行為。
能否戒除網癮
為什么有的人參加了多次高考,能被人贊揚堅持不懈,而張非卻被人稱為“釘子戶”,飽受詬病呢?
首先張非不是考不上,他是考上了不珍惜機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學校的培養,網友對此很不滿意;最重要的一點,張非每次都通過高考領取當地的獎學金,占用清華、北大的名額。
張非
有一些網友在網絡上質疑,是張非一家別有用心,他們通過兒子來賺取各地的高考獎學金,這一筆獎學金就好幾萬元。
對于這種荒誕的說法,張非家里人也很無奈,可是他們百口莫辯!兒子的網癮實在太大,必須要去接受心理治療了。
但是在那之前,張非想最終拼搏一次,他要考清華,并向家里人保證自己不會浪費這一次的機會了,下了很大的決心。
張非
2007年,張非害怕清華不要他,特意改名為張空谷,考了677分,以當地第二名的身份進入了清華大學學習環境工程專業。
清華大學對張非持包容的態度,決定給他最后一次機會,讓他來學校學習。
央視記者特意從北京趕到當地,采訪張非一家,然而當他們來到現場以后,發現了很大的不同。
別人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北大,那都是敲鑼打鼓,擺桌子筵席招待客人,然而張非一家覺得考個清北太過正常了,他們家都擺了三次宴席了,可每一次都打了張非父母的老臉。
張非
這一次張非父母沒有太過高興,在記者面前顯得格外憂愁。
母親祝明燦對記者說道:“大家只關注我兒子智商高、分數高,可誰又關注他不會與人相處、不理解父母、沒有自理能力、情商幾乎為零!他真的會快樂嗎?”
母親的擔憂顯然很有道理,張非宛如一張白紙,用班主任的話來說就是:“他太過純粹,不懂俗世的人際交往。”
張非
而記者在隨后對張非的采訪中,他也表現出了自己的不同。記者問他為什么那么喜歡上網,張非答道:“我希望尋找一個現實之外的世界,網絡就是天堂!”
記者問他將來最想干什么,結果他說:“我想回到一百多年前,殺了慈禧這個壞女人!”
后來記者還問他喜歡什么,張非說道:“我喜歡鄉下的一切動物,討厭城市的貓狗!”在他看來,城市的貓狗不自由,張非追求的是一種自由。
張非
只是人生活在現實的世界,哪有那么多虛幻的東西?張非不能腳踏實地,就一定會被現實捶打!
在記者和醫院的聯合幫助下,張非被送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進行檢查之后,也給出了張非變成這樣的原因。
醫生認為,張非之所以選擇沉迷網絡,除了性格的缺陷外,更重要的是他一直生活在一個“玻璃房”內,他沒有收到過任何的鍛煉與競爭,從小學習成績就是碾壓同齡人的,父母也把他保護了起來。
張非
但這樣的人往往更加的脆弱,在遇到困難以后,更需要一個窗口發泄,孤僻的張非無法接受現實世界,只能用網絡來逃避現實。
2007年,張非再次進入了清華大學,他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似乎走出了牢籠,可以與社會進行接觸了;為了防止他網癮復發,這次全家都來到了北京陪讀。
張非好像蘇醒了一般,在大二學期考了全院第一名,拿了多項獎學金,一個學霸正在冉冉升起。
張非
可就在這個關鍵的檔口,母親祝明燦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她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當做給兒子的獎勵。
卻沒想到這臺電腦又一次毀了張非!從2009年開始,張非網癮復發了,一下子掛了兩科;與此同時,張非喜歡上了一個學姐,結果對方直接拒絕了他!
兩次打擊讓張非開始沉淪,到了2010年該畢業的時候,張非直接不參加期末考試了,導員給祝明燦打去電話,祝明燦心碎地表示:“我的心已經老了!”
張非
此后的張非就被父母送去了醫院接受治療,而他最終磕磕絆絆地讀完了大學,那么讀完大學的張非,這些年又過得怎么樣呢?
考霸的現狀
張非在拿到大學畢業證以后,又把人生目標定為考上研究生。2012年,張非在北京苦讀,繼續清華大學當做自己考研的目標。
然而考上清華大學的研究生更是難上加難,再加上清華大學對他此前那些離譜的行為有很多了解,所以不敢輕易要這個學生。
張非
更重要的是,張非由于網癮的影響,連清華大學的初試都沒有過!自己的雄心壯志,無奈敗給了現實!
此時張非在北京已經身無分文,父母也回到了老家,在農村生活,張非只好離開了繁華的北京,在老家沉淀了一年多。
一年多以后,張非決定再次考研,他每天都在思索人生的終極意義,學習哲學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他把目標定為中山大學哲學系,也希望自己能夠考出高分。
中山大學
張非為了這次考試做足了準備,經過一番艱苦的學習,他在中山大學的初試中考了366分!
然而,考研不是一次考試決定的,更重要的還有一次復試,而不善言談的張非,在復試中吃了大虧!
2016年,已經三十多歲的張非前往廣州中山大學參加復試,面試的時候,張非說話結結巴巴、磕磕絆絆,對老師的問題也是答非所問,他的思想極為跳躍,一般的人很難懂他在想什么。
張非
老師面對這樣一個學生,都覺得頗為無奈,最后張非沒有進入中山大學學習。
連續兩次考研失敗對他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要知道,當年的高考張非可是想去哪里去哪里,如今卻哪里都不讓他去,這種巨大的落差感擊碎了他心里的優越感,張非也慢慢認清現實,服從了命運的安排。
一年后,張非考上了岳池縣當地的事業編,從此在政府部門當起了一個小職員,一代天才就這樣落下了帷幕,江湖上不再有他的身影,但他的傳說卻依舊流傳。
張非
如今的張非也來到了即將四十歲的年紀,心智慢慢的成熟起來,不知道如今的他看到自己當年犯下的荒誕事跡,心里又會是什么滋味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