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懷觀道--盧俊書法作品展
盧俊,別署養心軒主,幼承庭訓,師從韓天衡先生。曾先后在福建泉州、安徽涇縣、山東曲阜、上海藝博會等地舉辦個人書法展。
出版作品有:
《盧俊書法作品選》、《翰墨飄香——盧俊書領袖詩詞作品專楫》、《澄懷觀道——盧俊書法作品集》。
現為: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名家藝術研究協會會員、上海書畫院畫師、上海詩詞協會會員、上海名家書畫院特聘畫師、上海民建書畫院畫師、上海市收藏協會文創藝委會書法師、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
展覽地址:長寧文化藝術中心
(長寧區非遺中心北漁路95號)
上海文聯原副主席沈文忠先生宣布展覽開幕
上海市收藏協會常務副會長、文創大家胡建勇先生致詞
出席開幕式部分領導、書畫家、好友合影
盧俊,上海書法名家,韓門(韓天衡)弟子,書界同仁送他“變形金剛”之名號。
盧俊本周末應邀來長寧非遺文化中心舉辦個人書法展,是長寧書界的一大幸事,他帶來了手卷、冊頁、扇面、對聯等多種創作形制。長寧的書法愛好者有機會得以在現場細品、欣賞盧俊書法“學書需得趣”(米芾)所帶來的愉悅感。
盧俊說,是父親為少年時的他開啟了習書之路的第一扇門。從少年到如今的耳順之年,書法可以說是盧俊一輩子追求的事業。精通書法的嚴父使盧俊具備了扎實的書法基礎,盧俊先后又問教于任政、胡問遂、徐伯清等書法大家。
鐘情筆墨,臨池得樂。無論是部隊生涯,還是退役回到地方從事外貿工作,這么多年,盧俊始終保持著對書法的癡迷和熱愛,深耘不息。擁抱大海,破浪前行的海軍錘煉,風起云涌、起起伏伏的商海閱歷,催發著盧俊把對人生的體悟升華到書法創作之中。
他喜歡音樂,朋友聚會高歌長吟是常態。盧俊又熱衷于藏書,申城的舊書攤、舊書店,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廣搜碑帖,讀帖臨帖成癮,從而既養成了他對藝術獨特的審美理念,又造就了他真草隸篆,樣樣皆通。
書品如人品,生活中的盧俊爽朗、真誠、愛交朋友,而觀摩他的創作過程,對他人而言,同樣有種酣暢淋漓的享受。下筆或急或緩,有輕有重,抑揚頓挫;墨跡或枯或澀,字疊成行,豁然氣韻貫通。仿佛是書家在牽著你的手,一起沉浸于一支舞蹈的婀娜多姿,一曲音樂的多變節奏之中。盧俊筆走龍蛇的書風,寫出了自我的真性情。
盧俊的書法受北碑漢隸的影響尤其之深,形成了其辨識很高的“方筆”標簽,令人過目難忘。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陶喻之先生評價盧俊:把金石味濃郁的漢隸陽剛張力,寫出了江南風韻的柔美氣息。因為這位坦蕩而有酒量且手上功夫了得,在翰墨林中一如當年叱詫風云“玉麒麟”般“韓門”當家得意弟子,委實值得義結深交啊!而后的這段描述,真是把盧俊的人品與書品刻畫得妙趣橫生。技道雙修,古今求變。盧俊求前輩之精妙,融自身之所悟,漸成一番氣象。
盧俊的書法,的確有股“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勢。去年,上海市收藏協會為紀念書畫泰斗陳佩秋誕辰百年,特別制作發行了一套《佩秋版曼生18式紫砂壺》大全,在名家云集的滬上書壇,盧俊脫穎而出,應邀書就十八首茶與壺的集錦詩題跋書法。在長寧此次的盧俊個人書法展上,有望一睹其“芳容”。
孔子曰:里仁為美。藝術本身也是一種人生修為,近年來,盧俊的書法創作開始涉足紫砂陶刻、造像繪畫等,這種新的嘗試,把生活中的禪意融入到他的作品中,生出他對人生更深刻的思考。筆墨當隨時代,盧俊坦言,對書法藝術的探尋,自己一直走在路上。
60后的盧俊,無疑正值藝海生涯的黃金時段,我們期待,他能為海派書法的創新發展帶來新的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