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中指出,會是常常從早上開到晚上,沒有話講的人也要講一頓,不講好像對人不起。總之,不看實際情形,死守著呆板的舊形式、舊習慣,這種現象,不是也應該加以改革嗎?
毛澤東這番針對形式主義會議的畫像生動形象,道出會議中存在的諸多不良現象,今天讀來依舊如雷貫耳,叫人深思。
數十年過去的今天,毛澤東當年指出的怪現象并未完全絕跡,甚至有進一步抬頭之勢。
2019年3月,為了剎住各層級會議中存在的形式主義抬頭之勢,更好為基層干部松綁減負,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不懈奮斗,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并將2019年定義為“基層減負年”。
《通知》悉數列舉了體制內存在的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其中“文山會海反彈回潮問題”被列為重要整治范圍。
- 《通知》要求,發揚“短實新”文風,堅決壓縮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長空洞;
- 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
- 多采用電視電話、網絡視頻會議等形式;
- 提高會議實效,不搞照本宣科,不搞泛泛表態,不刻意搞傳達不過夜,堅決防止同一事項議而不決、反復開會。
實事求是來看,“基層減負年”里,會議中存在的形式主義雖然沒有徹底絕跡,但文風會風確有一定改善。
但整治形式主義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隨著“基層減負年”漸行漸遠,曾被壓制的會議形式主義死灰復燃。即便以“半月談”為代表的國家級媒體年年刊發文章予以批評引導,但形式主義這個早已植入某些人基因的東西,始終難以得到有效根治。
進入新年以來,一周3至4次會議對于基層單位來說如家常便飯,甚至一周開上五六次也習以為常,以至于有網友調侃道:5天開6個會,集齊龍珠召喚神龍嗎?
- 這些被基層詬病,嚴重干擾正常工作秩序的會議,要么像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 要么照本宣科,對著文件一字不落照著念,讀者口吐白沫,聞者點頭打哈欠;
- 要么是講話稿詞義浮夸,排比句像錢串般一個連著一個,表面看似磅礴激昂,實則內在缺乏深度與實質內涵。
- 要么是一會多開,重復開。視頻會議本來是會議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它也如一把雙刃劍,成為重復開會的罪魁禍首。部里面向全國開了,省里再面向全省開,無非是就落實情況提些要求,然后基層單位再開一次,無非是就落實情況再提些要求。開了3個會,內容一模一樣。
《開會的革命》一書中提到,“如果你是一個中層管理者,每周可能有大約 35% 的工作時間用來開會,而如果是高層管理者,則可能超過 50%。這就意味著,你可能要把一半以上的工作時間用于組織會議和參加會議。”
頻繁的,空洞的,沒有實質內涵的會議令基層苦不堪言,已嚴重影響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干擾了基層工作的有序運行,到了需要再次予以嚴打的關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