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運動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然而,近日福建衛生報的一則報道卻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健康的生活習慣作為支持,運動反而會成為心腦血管病的“催化劑”。
今年三月份,足球愛好者小江(化名)正在綠茵場上馳騁,可比賽進行到一半,卻突然感到喘不上氣,下場休息時更是一頭栽倒,心臟驟停。隊友見狀連忙撥打了120,將小江送到了醫院。
經檢查,小江是突發心梗,他的冠狀動脈已經被堵塞了90%,情況十分危急,醫生快速為其進行了心臟支架手術,小江這才轉危為安。
醫生后續經過詢問得知,小江平時雖然熱愛運動,但是體征卻一直不太好,因為飲食偏好油膩以及經常熬夜,一直屬于心腦血管病的高危人群。足球運動較為激烈,在長時間劇烈運動的催發下,小江便發病了。
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體質、預防心腦血管病,只是對于心腦血管病患者及高風險人群來說,運動時一定要適量適度。對于小江這樣做完心臟支架手術的患者來說,需要在體征穩定后逐步開始運動,才能避免再次出現動脈堵塞的情況。
為了能讓心梗患者的預后更加安心,早日穩定體征開始進行運動調理,專家學者們也進行了很多嘗試和努力。在近期召開的第二十七屆中國醫師協會介入心臟病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胸痛大會上,我國首個通絡藥物專家共識《通心絡防治冠心病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發布,該《共識》由國內心血管領域四十余位權威專家共同精心討論編撰而成,旨在聚焦冠心病治療難題,指導臨床應用。
此次《共識》內容覆蓋了急性冠脈綜合征、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心絞痛等多種疾病類型和患者群體,并對通心絡在不同類型冠心病治療中的使用方法進行了推薦。
在冠脈介入術后治療方面,通心絡獲得了一個1個Ⅰ類推薦:冠心病二級預防基礎上聯合通心絡,有助于進一步降低PCI術后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 1個Ⅱa類推薦:通心絡可以降低PCI術后支架內再狹窄率。這代表通心絡在有效降低PCI術后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以及支架內再狹窄率的同時,還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當然,對于心梗患者來說,即便術后我們通過藥物調理將體征調整到了最佳狀態,運動時也要遵循以下原則:
注意休息。運動前要盡量保證良好的身體狀態,在感到疲勞或者睡眠不足時,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
注意氣溫變化。目前正處于春夏換季的時節,晝夜溫差有時甚至能達到20度。如果是早、晚鍛煉,一定要注意溫度變化,避免因為氣溫驟變誘發心腦血管病。
適量適度。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根據自身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對于心腦血管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可以在運動過程中通過運動手環等電子設備實時關注身體狀況,以便隨時調整運動強度。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更在于堅持。體欲常勞,勞勿過極,希望大家都能通過科學合理的運動,擁抱健康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