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早申階段取得“開門紅”之后,君誠學子在常規錄取中繼續高歌猛進,TOP30名校多點開花。
其實,近兩年君誠的升學成績一直亮點不斷,在競爭激烈的北京國際化學校賽道中異軍突起。但相對而言,今年,在學術賽道堪稱一次“爆發”——無論是錄取院校的整體排名、所覆蓋的專業,還是有能力沖擊TOP30級別的學生數量,都有了大跨度的進步。
沉浸式體驗君誠如何扎實學術建設
“巧合”的是,這屆畢業生恰好是君誠首屆9年級IGCSE(簡稱IG)課程班的學生,也是從那時候起,君誠體系化的國際課程走上了正軌。
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這樣一個規律——沖入錄取“決賽圈”的選手,幾乎都是在君誠長期連貫就讀的學生。由此可見,一封封重磅Offer背后,同樣離不開“信任”的加持。
作為一所辦學24年的老牌國際化學校,君誠連續刷新錄取紀錄是偶然還是真實力?君誠學校升學指導中心主任李艾倫以簡短有力的5個字“該出成績了”給出了答案。
學生檔案
@劉承宇:
12年級AP項目學生
入讀君誠時間:6年級
目前錄取學校:美國紐約大學、佛羅里達大學、UC圣地亞哥分校、UC歐文分校、UC戴維斯分校、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
@黃韜:
12年級AP項目學生
入讀君誠時間:8年級
目前錄取學校:UC圣塔芭芭拉分校、UC歐文分校、UC戴維斯分校、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等
01
學術“打底”:受益IG,持續優秀
理想的Offer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能力沖擊TOP30的學生,大多都是“六邊型戰士”,而其中,學術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今年申請季斬獲多所TOP30錄取的劉承宇和黃韜,都來自君誠12年級AP項目,同時,也都是首屆9年級IG班的學生。兩年前(2022年)劍橋夏季大考,他們所在的IG班即以優異的成績“一戰成名”,今年又不負所望,在申請中實現了新的突破。
黃韜在申請時交出了AP宏觀經濟、微觀經濟、微積分BC三門5分的成績單,成為敲開TOP30大門的利器。他說,自己8年級時才從公立校轉入君誠,因為擔心英語不夠好,一開始沒敢選擇IG,插班初期也的確遇到了一些挑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回頭看,這是個正確的決定——兩年完整的IG課程,為后續學習AP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不止于知識層面的銜接和鋪墊,更學會了梳理知識框架和刷題的方法,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對他而言,另外一個重要收獲在于“明確了自己對經濟學科的興趣,從而激發出極大的激情與熱情。”黃韜說,“在課堂上,郭老師會結合個人經歷分享特別鮮活的案例,也會讓我們認識到,經濟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科,而是一個多學科的交叉領域。而這些,正是我的興趣所在。可以說,學習IG,放大了我對經濟的熱情,也種下了學習經濟專業的種子。”
而在劉承宇看來,兩年的IG課程為自己補實了基礎。她特別提到,在君誠,學科老師不僅教IG,也教AP、A-level和IB,而且是連貫帶班。因為這種連貫性,老師非常了解課程的銜接情況,哪些內容需要著重講,哪些可以一帶而過,把握得非常準確。同時,也能夠根據每個學生的優勢和薄弱點,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助。因此,在國際大考中,同學們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申請大學奠定了先機。
02
規劃先行:競賽、活動面面精彩
申請海本,特別是美本熱門大學,僅有過硬的成績是不夠的,競賽、科研、活動也要面面精彩。在提升軟背景方面,君誠專業升學指導團隊前置到八九年級,貫穿整個高中階段的長線規劃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完備的全球競賽培優體系和有力的資源驅動也同樣不可或缺。
在申請文書中,劉承宇呈現了一個“有繪畫天賦的生物學家”的人設。她說,自己不是考試型選手,成績單也并不十分突出,能夠在“學術卷出天際”的申請季命中多個TOP30大學,很大程度上贏在了“多樣性”——通過豐富多樣且與生物專業強相關的科研、夏校、志愿者活動,包括學生會經歷和申請時提交的繪畫作品集,彰顯了豐滿的人格色彩。而這一切,都得益于學校的長線規劃,以及陪伴式的指導。
十年級確定生物專業方向之后,承宇在學校升學指導老師和學科老師的建議下,參加了BBO、IBO等一系列國內外的學科競賽,不局限于生物,還有數學和經濟類的商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承宇說,自己最出彩的兩項長線活動,一是參與寵物醫院社區服務;二是為身邊人提供幫助,創建環境過敏源檢測APP,都是聽取了李艾倫老師的建議,包括在申請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在文書中加以呈現,李老師也給了很多專業性意見,“有任何問題、想法我都會第一時間和老師溝通,無論周末還是節假日,甚至晚上十一二點,發信息他都會‘秒回’。”
▲劉承宇同學參加世界學者杯獲獎
如同承宇切身感受到的,在君誠,升學指導并不只是某個部門份內的工作。比如,每次生物競賽,周老師都會第一時間幫助同學們報名,每周五還會專門安排一兩個小時做系統的訓練和輔導。再比如,準備繪畫作品集階段,學校美術老師也不厭其煩地提出了很多專業性的建議,對于彰顯承宇的藝術功底和人格色彩起到了重要作用。
▲劉承宇同學在老師指導下準備作品集的過程及其畫作
在承宇的軟背景中,連續3年的海外夏校是個亮點。不過,站在專業升學指導的角度,李艾倫老師坦陳,夏校雖好,但并非所有人的“必須”,參與實習、社區服務、做項目都可以起到提升背景的作用,關鍵是要提前規劃,不浪費每一個寶貴的假期。
“君誠有充分的資源和強大的校友網絡,吃透學校的資源,包括社團、競賽和各種社會公益項目等等,足以滿足申請的需要。”李艾倫老師以社區服務舉例,有些同學對于“社區”的概念有誤解,其實學校也是社區,積極參加學校活動即是為社區作貢獻。君誠每年都會開展國際日、冬日秀、歡迎新生入學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校學生會的同學在統籌實施活動的過程中,既為大家提供了服務,也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彰顯了海外大學非常重視的領導力。
從升學結果來看,包括劉承宇、黃韜在內,近幾年被海外名校錄取的君誠畢業生,絕大多數都是學生會成員。所以,希望更多的同學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平臺和資源,達成鍛煉自己和提升背景的雙贏。
李艾倫老師還強調,承宇從十年級開始,就應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學知識,幫助學弟學妹們調整心理狀態。像這樣,不功利地做活動,愿意拿出自己的時間幫助他人,正是國外大學非常欣賞的品質。因此,建議同學們盡早明確自己的專業路線,做好長線規劃、長期投入的準備。
03
信任加持:家校同心,其利斷金
蘇媛校長曾經在畢業典禮致辭時說:“來自家長的信任,是學校前行最大的動力。”這不是客套,而是發自內心的感謝。
作為家長,承宇的媽媽先后兩次為君誠投了“信任”票,將承宇、承功姐弟倆都送到了君誠學校,并且都已經入讀超過6年。
▲劉承功同學在開放日向來訪家長介紹君誠
小學六年級時,承宇媽媽在考察了周邊多所學校后,將女兒從公立學校轉到君誠。她回憶說,那時候有留學的打算,但是并不確切。之所以選擇君誠,一方面是因為君誠有英文的課后補習,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因為純樸的校風、濃厚的學術氛圍、老師們對每一個孩子的關注以及學校對家長的態度。令人欣慰的是,姐弟倆在君誠都是優秀的存在。姐姐承宇在生物、數學、經濟等各項競賽中摘金奪銀,剛剛又被多所TOP30大學錄取;弟弟承功雖然只有6年級,也已經在學科競賽中嶄露頭角,更重要的是,他覺得“上學是一件最開心的事”。
信任不止來自最初的“感覺”,更需要日積月累。承宇媽媽舉例說,高中階段非常緊張,孩子們要兼顧學科學習、標化考試、競賽等等,時間常常發生沖突。每次,君誠的老師們不僅會給出專業的建議,幫助孩子們分清主次,合理規劃,靈活調整,還會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孩子們趕進度、作輔導。“無論學習還是申請過程中,孩子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會第一時間聯系自己的老師,并獲得及時的幫助。他們之間不僅是師生,更像朋友,這種狀態讓家長覺得安心,也很感動。”
談及“信任”,承宇媽媽還特別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經驗——信任孩子,盡早放手,多放手,讓他們能夠通過豐富的體驗,鍛煉自己的獨立能力、管理規劃能力,在成長過程中找到目標和方向。同時,她也建議同學們能夠充分利用好學校的資源,積極參加社團等活動,不斷挑戰自我,充實自己。
作為學生,承宇和黃韜也表達了對學校的信任和感謝之情。承宇特別提到,由于ED錄取不順利,自己的心態一度很焦慮,是李艾倫老師用專業數據說話,鼓勵自己全力以赴投入到RD的準備中。而令黃韜印象最深刻的是,AP大考前,張老師從已經滿負荷的課表中擠出時間,放棄休息,為沖刺微積分BC的同學們加課、答疑。
家校同心,其利斷金。如李艾倫老師所說,“從歷屆畢業生的情況來看,總體來說,家長和孩子對學校越信任,配合度越高,最終的申請結果就越好!”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申請是個漫長的過程,承宇送給學弟學妹的建議之一,就是整個高中階段,都要保持認真刻苦的學習態度,時刻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通過持續的努力不斷靠近目標。
而李艾倫老師則相信,“君誠不斷精進的國際化教學體系,為同學們考出理想的標化成績提供了保障,已經能夠‘保底’TOP50大學。在此基礎上,通過落實長線規劃,提升軟背景,申請的上限將會繼續上升,藤校可期!”
從以上幾位優秀的君誠同學的成長經歷中,可以看到君誠時刻恪守教育初心,滿足每一個學生個體的成長需求,同時贏得了家長的高度信任。那么,這所京城老牌名校到底為何如此有魅力?君誠學校開放日邀請所有國際教育家庭親自參訪學校,和校長老師面對面聊一聊
免責聲明 | 本文僅用于信息共享,參考內容如有出入,請以官方信息為準; 轉載作品均獲授權,并嚴格標明作者與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涉侵權,請后臺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