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古代社會以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為主,宋代商品經濟繁榮,社會開放程度較高,為女性走出家門,從事各種職業提供了機會和條件。在社會氛圍、家庭教育及自身的覺醒中,宋代女性積極從事各類行業,并獲得了一定的報酬和贊譽,展現出特殊的宋代女性職業形象。由于宋代仍處于封建社會的發展階段,宋代女性從業呈現發展不均衡的特點。
一、宋代女性從業的原因
女性自古以來都被認定為弱勢群體,出嫁前由家族提供教導和保護,出嫁后接受丈夫的供養,年老接受子孫的照顧。一些女性幼年喪父,中年喪夫,老年喪子或被掠賣,在此境況下,這些女性必須從業以維持生計。
有宋一代經濟高度繁榮,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各行業的發展,為宋代女性從業提供了條件。首先,紡織品的商品化,為女性大量從事紡織業提供了條件;其次,宋代商品經濟的繁榮,促使人們提高對服務的需求,在五花八門的服務業中,女性占了半邊天。宋人樂于享受,雇傭業高度發展,女婢、廚娘、針線人、乳婢、琴童、棋童比比皆是。
“宋初循舊制,置教坊,凡四部。”
自宋建國以來,統治者就在宮廷蓄養一些女樂來滿足享樂需求,因此“四方執藝之精者皆在籍中。”此外,民間亦有大量女藝人在勾欄瓦肆提供音樂服務,宋代從事女妓的人數增加。宋代經濟市場因女性的參與而更加繁榮,反過來又提高了宋代女性的社會地位。
隨著參與商業活動的女性群體的增加,宋代出現了女稅務官,以便對女性的收稅,稱為女攔頭。隨著市場交易的興盛,宋代還出現了作為中介的女牙儈,陳普在《古田女》中就有“插花充牙儈,會合持物價”的描述。
宋代社會風氣開放寬容,條件較好的女性可以獲得不錯的從業機會,社會上甚至出現了“喜生女”的現象。有遠見的家庭會悉心培育家中女郎,按資質教以技術,長大后成為本事人、針線人,酬勞不菲且贏得艷羨,這在封建社會已算是女性不錯的出路。
有些家族世代經營產業卻家中無子繼承,在這種境況下,也會考慮將產業秘法交給女兒以求傳承。如喻浩之女秉承父志,將《木經》流傳下去,舒翁女舒嬌承襲父業,制瓷賣出高價。
二、宋代女性從業的種類
自農業社會以來,女性就同男性一起參與農業勞作。宋代底層勞動女性吃苦耐勞,耕地、采桑、采茶、紡織,只為繳足稅款,補貼家用。宋代的勞動女性也同男性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生活,堅強的宋代女性吃苦耐勞。
《岳陽風土記》記載:“人皆習男事,采薪負重,往往力勝男子。”
宋代商品經濟發達,社會開放,女性出嫁有一定的嫁妝且地位有所提升,這為女性從事商業提供了條件。宋代女性大量投身于飲食業,如李婆婆羹、宋五嫂魚羹、張婆賣糖、王媽鬼茶都是宋代女性開創的事業,宋代女性從事商業既磨煉了管家的技能又可貼補家用,宋五嫂甚至憑借賣魚羹成為富媼。
除了飲食業,宋代醫藥業、販賣業也有女性涉商的痕跡。比如開封的丑婆婆藥鋪,杭州的陳媽面具風藥鋪,杭州夜市點茶婆婆敲響盞,杭州王媽媽的一窟鬼茶坊。其中有些已成為宋代街巷的名場面。
商品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女性以其獨特優勢在服務業占有一席之地。宋代驅使婢女已成為雇傭勞動,婢女可以憑借其本事成為身邊人、本事人、供過人、針線人、堂前人、劇雜人、拆洗人、琴童、棋童、廚娘,等級載乎不紊。
宋代商品經濟發達,飲食業興盛,宋人對口腹之欲的追求有所提高,一些名聲在外的京都廚娘更是賺得缽滿,雇傭廚娘辦宴席花費很高昂,普通官員都難以負擔。此外,宋代的酒樓、歌館空前發達,也為女子從業提供了一些便利。宋代一些下層女性為生活所迫,在外奔走以一計養活自己。
宋代社會風氣較為開放,不僅出現了一些女名醫,一些涉及到驗女尸的案件也會請坐婆參與。宋代的《洗冤集錄》提及諸多頗為詳細的女性驗尸流程,穩婆對案件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洗清冤案。出于量刑的考慮,宋代官府也會請穩婆鑒別胎兒的死因及大小。
女性從事娛樂業,自古有之,宋代存在大量從事娛樂業的歌女、舞女、戲子,更有女弟子隊和女蹴鞠手。自建國起,宋代宮廷就收錄許多女樂,除了傳統的歌舞之外,宋代流行的雜劇、傀儡戲也被納入了宮廷音樂人的表演體系,民間也充斥著大量的女藝人。
宋代蹴鞠的發展離不開統治者的青睞,宋徽宗趙佶幼年就酷愛蹴鞠,甚至組建了自己的蹴鞠隊。上有所好下必從之,再加上宋代充氣式蹴鞠富有彈性球皮柔軟,在深閨女子中很受歡迎。宋代已有專業的女子蹴鞠隊,著名的蹴鞠培訓機構有齊云社和圓社,球技好的女子還會獲得“女校尉”的美名。
宋代社會氛圍較為寬松,一些從事詩詞創作、文采飛揚的女性多受人稱贊。李清照在詩作上將視野投向國家作《詠史》,朱淑真在《斷腸集》收錄了許多描繪與情人相會、相思的詩詞,展示了宋朝女性的自我覺醒意識。《西湖游覽志余》稱其“幼警慧,善讀書,工詩,風流蘊藉。”宋代統治者推崇道教,亦有一些女性入冠并留有詩詞。
三、宋代女性職業的薪酬及特點
宋代女性從業的薪酬分為兩種,一種是財務、物質等顯性薪酬,一種是獲得的贊譽、稱贊等隱性薪酬。就顯性薪酬來說,宋代女性從業所得的報酬有包含銀錢在內的全部物質。比如前文中為貼補家用,維持生計而從商的朱氏、滄州婦等的農女、商女皆屬此類。
《夷堅志·俠婦人》記載:“見董貧,則以治生為己任,罄家所有買磨驢七八頭,麥數十斛,每得面自騎入市鬻之,至晚負錢以歸。”
就隱性薪酬來講,宋代女性從業所獲得的酬勞包含除物質之外的一切美稱,這對一些有特殊地位的女性而言幾乎是舉足輕重的。女名醫馮氏就因其醫術高超而獲封安國夫人;又如擅治橫位胎產的汪夫人作為宋代婦科圣手,最終掌管宋代宮藥院,被封為溫國夫人。更不用提宋代女詩人、女詞人獲得的數不清的贊譽。
宋代女性從業的種類多,涉及農業、商業、手工業、服務業、文化業及娛樂業,從事各行的人數分布及其不均:從事農業、服務業的女性群體較多,從事商業、娛樂業的較少,從事職業的種類大多開放程度較高,且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比如農業、商業、服務業都促進了宋代經濟的繁榮,文化業、娛樂業的發展提高了宋代社會的開發程度。
結語
宋代女性是幸運的群體,在寬松的社會氛圍下得以從事文化業、娛樂業。宋代女性又是不幸的群體,一些女性不得不從事繁重的農業、手工業、商業。從對宋代從業女性形象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宋代女性的堅強、聰慧、能干、能歌善舞、文采飛揚。從中不難看出,宋代職業女性已有當代獨立職業女性的風骨,這一點無疑有著跨時代的進步意義。
參考文獻:
[1]沈約,《宋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